鄭鳳秋



摘 要:對于高職教育而言,要想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就必須重視他們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因此,高職院校需要推廣和實施職業技能的鑒定工作,使其成為促進畢業生就業,開展職業培訓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現狀和問題,然后探討了相關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職業技能鑒定? 現狀統計? 優化措施
現階段,高職院校多實施雙證制度,且普及到每個專業,這對于學生畢業后的工作有著重大改觀。隨著教育機制的發展,很多高職院校開始進行職業技能鑒定,以保證學生順利就業。但是從當前來看,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仍存在各種問題,增加就業困難。對此,需要選用有效措施優化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現從以下幾點簡要闡述。
一、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現狀和問題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開始建立職業鑒定機構,而且國家也頒布了諸如《勞動法》、《職業技能鑒定規定》等,在國家法規的支持下,結合院校特點、優勢開展職業鑒定工作。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鑒定中心也相繼頒布了法律法規,對鑒定環節進行了明確規定,為職業鑒定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數據統計得知,2018年全區有323199人參加職業技能鑒定,278922人取證,通過率為86.30%,比去年增長8.79%(見下圖表1)。按鑒定對象分類情況:其中,企業職工鑒定10363人,通過率為88.93%,院校學生113813人,通過率為81.51%,下崗失業人員3526人, 通過率為95.03%,其他人員195498人, 通過率為88.79%(見下圖表2-4).盡管如此,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設備陳舊,實訓場地不足。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開展,需要配置特定的設備和場地。新員工專業技能的好壞,和各環節的硬件條件密切相關,沒有良好的實踐條件,就無法練習所掌握的知識,也無法熟練運用所學技能。
第二,考評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考評人員作為職業技能鑒定的主要人員,業務水平、道德素質直接影響著鑒定工作的開展,具體表現為:①部分考評人員不按照國家規定工作,或不及時參加考評工作,不利于鑒定工作的進行。②考評人員經由自薦或學校推薦后,再參與教育培訓。但是,在考評人員的培訓過程中,常出現培訓不系統、調派不合理的現象,影響著考評結果的公平性。
第三,題庫更新不及時。我國的職業技能鑒定題庫,是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共同指導下,由技能鑒定中心開發、審核,最終敲定用于鑒定職業技能的,是保證鑒定工作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基礎。但是試題無法沒有及時更新題庫,影響著學生技能水平的考核結果。
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優化措施
(一)深化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畢業生的實習實訓和素質培養。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是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實踐教學工作需要圍繞該目標,深化教學改革,建設實習基地,強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另一方,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升級,都提高著對職業技能人員的要求。在配合企業需求的情況下,應全方面的了解其發展所需要的新知識、新技術,掌握前沿內容。在實訓過程中,做好院校集訓、定崗實習等工作,推動體制改革,減少訓練費用,提高實訓效果。
(二)創新宣傳模式
開辦各種類型的技能競賽,不但能增強資格證書的社會影響力,還能培養更多社會認可的高素質人才。
(三)建設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
實踐教學基地是保證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開展的基礎,部分院校因設備陳舊,導致基地質量和數量不滿足需求。因此,院校需要加大儀器設備的投入力度,建設功能完善、設備齊全的教學基地,滿足職業技能鑒定和實踐教學的需求。同時,還要加大和企業的合作力度,建設校外教學基地,承擔部分鑒定任務,為優秀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越來越完善,各院校應積極開展這項工作,充分利用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訓練學生技能,提高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在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中,從深化教學改革、創新宣傳模式、建設實踐教學基地等方面著手,不但能落實相關的鑒定工作,還能提高工作質量,推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潔.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現狀及相關問題闡述[J].現代經濟信息,2016,26(15):68.
[2]梁樺.湖南省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現狀與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4(4):2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