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本文結合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以及教師在課堂中教學設計等,從融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育的效能;開放性的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自主性的課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等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活力課堂;課堂氛圍;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6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58
縱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有的課堂看起來很熱鬧,學生的自主性、主體地位體現也很好,但是“為了活動而活動”,學生并沒有真正地思考,思維的深度還不夠,這樣的課堂并不是有活力的課堂。而有些課堂看起來不是很熱鬧,學生的思維卻開闊了,閱讀理解的水平提升了,寫作的能力提高了。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提高,教學才有效果。所以,當前我們的課堂要打造活力課堂,什么是活力課堂?首先是研究活力課堂的特質。
一、發展語文活力課堂特質的重要性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形成相對穩定而又靈活的實施機制,不斷地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二、如何發展語文活力課堂特質
(一)融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育的效能
1.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一個專業素質高的教師不一定教出優秀的學生,但是一個關心學生、親近學生的教師,學生都喜歡,都愿意聽從教師的教導,和教師交流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也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
師生關系直接影響了課堂氛圍,課堂氛圍又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我們應該勤于和學生溝通,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上課時如沐春風,輕松活躍,思維敏捷。例如,我們班的一位學生,他上課從來不聽講,只看自己的漫畫書,剛剛接手這個班我并不知道他的情況。后來才知道父母的離異對他的影響很大,于是課后時間,我和他交流,做心理輔導,他很感激我,課后會時不時帶塊巧克力給我。上課時,他聽課非常認真,也很活躍,成績提高很快。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一定會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
2.生動的教學情境,開發學生的思維
情境教學仿佛課堂中的“綠洲”,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在課題研究中,我們發現很多教師只是注重了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情境教學的創設,或者有效的教學情境很少。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節一年級的識字課,在整節課中,教師所采用的識字方法,只有加一加,減一減,組組詞。學生開始熱情高漲,到了后面就沒有了興趣,很多學生開始低頭做自己的事情。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更不容易集中,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設計生動活潑、富有影響力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可以開發學生的語文思維活動。
良好的師生關系、生動的教學情境,使課堂氛圍變得融洽、生動。小學生天生好動,不能夠集中注意力,創設融洽的教學情境就尤其重要。融洽的課堂氛圍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的活動,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的效果。這樣的課堂是活力課堂。
(二)開放性的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
學生想要學好語文,就是要學會運用語文課程這一工具,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并在這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積極有效地開展開放型課堂教學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這正是活力課堂所體現的。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生活即語文。”語文是我們的母語,也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與此相關的開放性閱讀材料內容數不勝數,有人文性的、知識性的、生活性的等。如果我們能在學習完每一篇課內的文章之后,再給學生拓展兩三篇課外文章,這樣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量便大大增加。
(三)自主性的課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活力課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在課堂調研中我們發現,這樣的課堂學生學習是積極主動的,充滿活力的,這樣的課堂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素養。
比如,在學習“綜合性學習:輕扣詩歌的大門”時,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教學開始,教師以“○”引入,看到它會想到什么?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把自己想象的句子羅列起來就變成了一首簡單的兒童詩。教師的語言也在一步步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學習,最后引導學生自選主題,自擬題目進行創作,也可以根據教師給出的參考主題選擇最感興趣的自由創作。
語文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就要在課堂中實施自主性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課堂中,教師要作為一名引導者,改變觀念,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改進,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才能提高,語文素養也隨之提升。
參考文獻:
[1]盛魯杰.課程標準(2011)導讀與教學實施.小學語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2]顧明遠.小學教師專業標準 (試行) 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全一冊.2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李娟(1990.10— ),女,山東臨沂人,小學初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