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文化能引導學生向善,抵制社會生活中的不良誘惑,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習語文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是語言性學科,其中詩歌、散文等也屬于傳統文化范疇,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8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71
小學是一個人認識事物的初級階段,在這個時期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對學生的思想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是文明古國,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但是由于西方文化的沖擊,許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都被忽視了。語文學科人文性較強,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是歷史賦予的責任。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恰當的方法,將傳統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
一、傳統文化的概念和現狀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學習傳統文化有利于現代人吸收古代圣人的智慧,也有利于吸取古代的教訓。小學生各方面還不夠成熟,對社會上的事物認識也不全面。在小學教育中滲透傳統教育更有利于學生從心底里認同、崇拜傳統文化,真正使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由于應試教育,許多小學的語文教師只注重課本表面知識的傳授,沒有真正地挖掘課本中傳統文化知識,使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特別少。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很多學生都覺得傳統文化就是指詩歌、詩文。其實不然,傳統文化在實際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粽子會使人聯想到端午節、屈原,吃月餅會讓人聯想到中秋節、嫦娥奔月,還有剪紙、皮影,這些都屬于民間傳統文化。
(二)識字、寫字中滲透傳統文化
識字和寫字是語文教育的基礎,小學教育在識字和寫字上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含有傳統文化的書籍來幫助學生識字和寫字,會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不僅能幫助學生識字和寫字,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傳統文化還包括許多藝術形式,書法藝術就是其中一個,這就要求教師在寫板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板書的質量,小學生通常喜歡模仿,好的板書才能夠促使學生學好漢字,認識到漢字的美感,促使學生寫得一手好字。
(三)古詩文學習中感受傳統文化
詩文中蘊涵著許多傳統文化的精髓。從古至今,中國誕生了許多優秀的詩人,他們寫下無數的詩歌、文章。通過詩歌、文章來學習傳統文化,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在詩歌、文章中學習傳統文化,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激發熱情
首先要創設情境,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多學生理解古詩文很困難,教師如果能在課堂中將古詩文的內容進行還原,那么學生學習詩歌的困難將迎刃而解,通過學習詩歌給學生講述作者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歷史文化以及歷史習俗,不僅會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保證語文課堂高效順利地進行,還有助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方式還有:在教室內張貼國畫、張貼名人名言,或者是在詩歌朗誦時播放傳統音樂等。在情景的學習條件下,學生很容易將自己帶入情境中,從而更深刻地理解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2.重視誦讀,情感教育
古詩文是韻文,朗讀古詩文有助于了解古詩文結構,朗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非常常見。新課標也指出:要加強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朗讀,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雖然朗讀如此重要,但是,還是有許多小學語文課堂上缺乏朗讀的指導。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足夠的朗讀技巧來指導學生。
(四)通過傳統美德教育滲透傳統文化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我國豐厚的傳統文化,以及我國古人的高尚情操。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傳統美德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傳統的道德觀念,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五)加強學生在實踐中對傳統文化的學習
傳統文化來源于生活,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財富。傳統文化不僅包含在經典中,還包含在生活中。因此,教師可以在我國的傳統節日,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結合實際體驗傳統傳統文化的內涵。
三、結語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要不斷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由于傳統文化的精髓以文字、詩歌等形式保存下來的較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是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著名學者劉國正認為:中國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如膠似漆,密不可分。所以,語文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教學中,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國君龍.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探究式滲透之思考[J].才智,2013(12).
[2]徐祥香.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親》教學案例分析[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12).
[3]房殊.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3(11).
[4]趙敏俐.讓吟誦重新回歸課堂[J].中學語文教學,2011(7).
[5]范劍南.播下一粒種,收獲一份情——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知識[J].考試周刊,2013(75).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姚本忠(1963.4— ),男,苗族,湖北恩施人,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