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偉偉
摘要:根據研究發現,當前一些發達國家的銀行,需要占用一部分資金以降低自身風險。在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過程中,主要采用的就是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因此在全新的市場競爭背景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制度如果不能有效執行,必然對于銀行綜合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對后續國家經濟建設產生制約。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將對新形勢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進行詳細研究,希望對后續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提供有效幫助。
關鍵詞:新形勢;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研究發現,我國銀行產業房貸基數相對較大,占據了我國銀行信貸工作的絕大部分,這種情況必然會對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帶來一定負面影響。此外,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傳統的水泥產業、鋼鐵行業也將面臨著更嚴峻的發展局面,這也使得銀行信貸風險問題更為嚴峻,所以為了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更需要對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提出嚴格要求。在當前我國銀監會等管理部門的幫助和引導下,國家經濟政策逐漸向著更完善的方向發展,這也意味著銀行對于房貸偏好性逐漸降低,所以銀行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數額也將明顯增加,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將為銀行信貸風險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下文就將對新形勢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進行詳細論述。
一、當前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主要問題
(一)銀行信貸對象和領域存在明顯集中問題
由于當前我國經濟新常態發展水平的提升,供給側改革工作也在全面推進,這對于我國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也是十分顯著的,在銀行信貸發展中,由于制造行業發展水平相對比較緩慢,因此銀行信貸對象在房地產行業上也出現了明顯集中問題,這種情況的出現必然會出現對象和領域的集中性問題,造成風險問題的集中。由于我國商業銀行結構發展明顯不合理,所以銀行信貸工作中也會受到較大限制和影響,尤其是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環節中,更是需要吸引大量銀行信貸資金[1]。在我國經濟機構轉型發展過程中,逐漸向著消費領域轉移,所以如果國家對房地產行業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調控措施,很容易對房價問題產生影響,甚至造成銀行信貸風險的提升。并且由于房地產行業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貸款周期相對比較長,所以資金回籠會十分緩慢,這也將對銀行信貸風險的增加產生負面影響。
(二)對抵押物質估價管理存在不合理問題
在銀行的信貸風險工作中,對物質的抵押估價也是對風險問題進行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這對于貸款人的信用評估都會產生重要影響。但是通過實際研究發現,在進行信貸操作環節中,一些銀行信貸物質抵押管理仍然存在不規范的問題,比如對抵押的物質檢查缺乏不合理性,甚至一些信貸客戶以次充好也能蒙混過關[2]。還有,銀行在對抵押物進行調查的環節中,并沒有對所有人的所有權問題進行有效核查,或是在抵押過程中進行所有權的轉移,這使得在爆發風險問題的時候,抵押物質的價值將大大降低,對于銀行發展必然會帶來較為顯著的負面影響。比如在2015年的時候,資本市場發展行情整體較為優異,很多公司股票都明顯升值,所以一部分企業在投資環節中會比較激進,沒有對市場發展情況進行有效分析,直接就將企業的股票股權進行銀行抵押,造成股市明顯動蕩,這種情況不僅對企業股票價值造成了嚴重影響,同時也影響了銀行的利益[3]。
二、銀行開展信貸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一)推進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
經濟新常態是今后我國經濟發展和增長的重要趨勢,而銀行作為我國經濟活動的核心企業,更需要正確理解問題所在,從而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情況,對銀行面臨的信貸風險問題進行認識。而風險管理一般被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和流動風險。
在近年來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由于銀行與銀行之間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加,所以很多銀行為了更好的達成放貸目標,都會分別為信貸員制定相應的任務,在競爭壓力的不斷提升作用下,使得銀行出現了嚴重的信貸資產問題,并且由于當前銀行信貸制度缺乏完善性,所以銀行工作中也出現了多種類型的風險問題。由此可見,加強對信貸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幫助企業應對各種風險問題,同時對于銀行經濟建設工作的穩定發展也將起到有效幫助作用[4]。
(二)強化現代風險管理是市場外部競爭的要求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金融服務行業仍然面臨較大風險問題。比如現代市場競爭壓力的提升對銀行企業發展產生的制約性問題,此外,一些外資銀行借助自身優勢不斷和中資銀行進行客戶之間的爭奪,這種情況的出現也使得中資銀行出現大量的客戶流失,如果在今后工作中不能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必然會對銀行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對我國銀行信貸風險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也要對這一問題進行關注,從而制定一個更為長遠的發展目標和計劃方案,全面提升銀行自身信貸風險管理水平。
三、對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進行提升的相關對策
(一)提升銀行自身信貸風險防范意識
針對市場經濟,尤其是金融市場的發展來說,銀行信貸也是當前社會融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我國發展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開展銀行信貸工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銀行的利潤,還需要正確認識到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和優化風險防范意識,避免出現銀行壞賬問題。在此環節中,銀行就需要對當前經濟發展形勢進行研究,針對國家提出的信貸要求對風險問題進行控制。要想對風險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有效降低,銀行就需要針對經濟發展情況和經濟變化對信貸資源進行優化,實現對風險問題的控制和降低。在當前發展中,銀行也要對信貸集中問題進行適當改進,尤其是要完善對房地產行業規模的控制,為后續銀行的長遠發展提供支持。
(二)構建更為完善的信貸風險管理制度
針對當前銀行存在的各種信貸風險管理而言,應該借助完善的工作制度有效降低工作風險問題。也就是說在開展信貸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既要對信貸業務過程進行關注,還要適當加強對信貸流程問題的管理,除了對信貸前期工作進行科學調查,還要對信貸后期工作進行有效追蹤,通過這種情況對借款人的還款情況進行掌握,實現對風險問題的精細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對銀行信貸工作中的風險問題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在后續還款管理工作中,也應該對借款人的還款情況和信用情況進行合理分析,保證借款人能在規定時間內按時完成貸款的歸還。通過在工作中對相關制度的建設,我們也要進一步對信貸部門的工作責任進行明確,通過對各部門之間的配合,更好的實現銀行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有效開展內部控制
在對銀行信貸風險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有效加強對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從而對銀行內部控制工作進行完善,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對銀行信貸風險控制能力進行提升,同時還能確保銀行信貸的健康與穩定發展。對于一些重要的風險客戶,銀行在實際工作中也可以建立相應的監測圖表,對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關注,積極調整和優化工作結構。通過對不良資產的處理,進一步實現對信貸質量的優化,降低銀行在經濟建設和信貸工作中出現的損失問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發展形勢不斷轉變的背景下,銀行壞賬問題也明顯增加,這些問題必然會對銀行利潤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在全新的工作形式和背景下,更需要對銀行信貸風險問題進行研究,只有在經濟結構的優化和轉變過程中,實現對信貸結構的有效調整,才能對風險問題進行更有效的管控。
參考文獻:
[1]李原野.新形勢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的研究[J].環球市場,2018,25 (27):33,35.
[2]朱文娟,汪于平.探析新形勢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8,16 (4):335.
[3]張潮.淺析新形勢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J].絲路視野,2018,35 (18):7.
[4]韓芳.新形勢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的相關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54 (23):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