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重視,政府對高校辦學資金投入力度逐漸加大,政府、公眾愈發關注辦學資金的使用情況。預算內控作為高校內部控制的核心,對減輕高校面臨的財務風險至關重要,同時也為高校內部控制措施的落實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本文從高校預算控制角度出發,詳細分析高校在財務管理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旨在完善高校預算內部控制,確保高校資源配置優化。
關鍵詞:內部控制;高校預算管理;評價監督
一、從內部控制角度分析高校預算內控的重要性
非營利性、廣泛性、復雜性和多樣性構成了高校內控的特點。辦學資金使用情況錯綜復雜。經調研發現,有些高校隨意使用教學資金,資金使用缺乏統一科學的規劃和預算,有些單位預算執行不力,監督不嚴,甚至出現舞弊現象,導致存在部分資金浪費的現象,既阻礙了高校資金使用的效率,又影響了高校財務管理的發展。
(一)從內部控制角度來看,對高校實施預算內部控制,可以幫助高校管理及監督辦學資金的使用情況,減少資金浪費,實現辦學資金使用在刀刃上,促使高校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二)有效的高校內部控制可以將高校的長遠發展規范與實際預算情況有效地結合,進一步優化資金的使用,提升高校的資金使用效率。
(三)通過實施高校預算內部控制,可以最大程度保證高校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
二、高校在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缺陷
(一)預算內控意識及風險防范意識薄弱
保障預算內控良好環境的前提是樹立良好的預算內部控制觀念,雖然很多高校加強了對財務的管理,但仍然有大部分領導對財務預算內部控制的意識較為薄弱,鮮少關注甚至沒有意識到預算管理對高校財務健康發展存在的重要意義,導致高校領導班子無法參與到預算內部控制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去,如此一來預算管理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性質和意義,預算管理也淪為空談。
(二)缺乏預算授權審批制度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缺乏對于內部控制預算管理相關的制度,專業的內部控制預算管理人員缺失,高校預算控制一般由財務來制定并執行。經調研發現,大部分高校預算審批較為隨意,甚至無會議決議進行資金使用決策,舞弊現象時有發生。有些高校雖然設置了預算內部控制制度,但也只是紙上談兵,可操作性小,且無相應的獎懲及績效考評措施。有些高校并未按照內控制度來執行,將預算金額任意調整,職位分工不合理導致許多高校領導存在身兼多職的現象,有些領導既是資金使用執行人,又是審批人,存在領導高于內控之上的現象,其隱患是巨大的,且大部分內控對未發生的風險考慮不足。
(三)缺乏強有力的預算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不嚴格的考核與監督制度導致內部控制預算管理流于形式。若各個崗位、職能之間缺乏監督與協調機制,將會導致各種信息傳遞與交流受到限制。在預算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執行及評價過程中,如果缺少恰當的監督,不僅會損害學生的利益,由于辦學資金部分由政府提供,也會損害社會公眾的利益。
三、從內部控制視角出發,完善高校預算內部控制缺陷的對策
(一)提高預算內控意識,更新預算觀念
思想觀念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指導,高校領導班子應意識到預算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在開展高校預算管理工作時,首先,高校可以采取宣講會等方式加大對內部控制的宣傳力度,同時通過社會調查問卷或匿名投稿的方式了解本校預算內控的不足,增加預算內控相關培訓,進一步提高相關人員對預算內控的意識。
(二)實施嚴格的預算授權審批制度,提高預算內部控制管理水平
高校資金使用應實施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例如:10萬元以上資金的使用應進行會議決議,并有專人對會議內容進行詳細記錄,會議結束后,由參加會議的人簽字,未參加會議的可以委托同級別的人參與會議并進行表決,并形成會議紀要存檔,由檔案部統一管理,盡可能防止舞弊現象的發生,在預算實際實施時,高校可以通過建立責任審批制度,積極落實獎懲制度,嚴格按照審批流程進行開支,強化預算調整流程。
高校應對預算管理的全過程保持控制,同時明確高校各個部門在預算編制、預算實施以及對預算監督過程中的職責權限。在整個經濟運行的過程中,都應該保證各部門預算制定合理、審批適當,防止預算指標不合理。綜合考慮招生、科研、聯合辦學等因素,按照分級編制、上下結合、逐級匯總的程序,編制年度全面預算。
在完成預算編制后,高校應當針對預算執行進行全面管理工作,明確審批權限,確保預算授權審批制度嚴格執行。
同時,高校應完善預算調整的流程制度,規定調整預算的條件。例如,大額預算調整應由部門主管審批后報經高校董事會表決確定,并將預算明細提供給學生及家長,保障預算清晰明了。若客觀環境未發生明確的變動或國家政策出臺預算調整制度,預算一旦確定,不可任意對其進行修改。
高校應在預算實施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并分析,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漏洞并及時處理,按照預算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保障內控的有效性,與此同時,高校領導應對漏洞及時進行分析,確定導致預算執行不力的原因是由于制度制定不合理或是執行不到位所致,將良好的經驗加以固化,保障預算良好執行。
(三)建立健全預算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1.高校可以建立預算內控監督小組,專門負責對高校預算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并編制內部控制工作底稿,列明發現的問題及提出建議。其主要職責:
(1)制定預算內控審核的方案與計劃;
(2)通過調查本校各項預算相關內部控制,評定內控缺陷,并提出整改意見;
(3)落實整改計劃,并及時向高校全體成員及學生家長報送整改情況報告;
(4)其他與預算內控監督相關的工作。
2.內部控制評價監督內容
對高校預算內部控制進行評價時,應主要關注高校控制環境,并對學校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以及監督進行全面考慮,尤其要關注主要資金使用情況及其可能產生的重大風險。
其次,針對高校預算業務層面進行評價,主要關注債務、支出、合同以及科研項目支出是否合規,是否經過合理審批等。預算內控監督評價小組成員對高校的內控進行評價時,相關人員應當盡量回避。
結束實施階段后,預算內部控制監督小組應就發現的內控缺陷編制內控評價工作底稿,并對底稿實施交叉復核并簽字,高校應在規定時間內對評價出的內控缺陷予以反饋,若未反饋超過規定時間,責視作無意見。
預算內控監督小組在現場調查高校內控的基礎上,可以綜合采用個人訪談、重新執行等方法,對高校預算內控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列明主要風險點及相應的控制措施,在內控工作底稿的基礎上編制預算內控報告。高校在收到報告后,應及時對預算控制小組發現的內控缺陷進行整改,預算內部控制監督小組要實時跟蹤其整改情況;學校可以追究對高校產生損失或負面影響相關人員的責任。
四、結論
綜上所述,從內部控制視角出發,高校預算內控作為高校內部控制系統的核心,對優化資源配置及防范財務舞弊風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應重視預算內部控制的執行及監督,正視問題,提高預算內控意識,更新預算觀念;實施嚴格的預算審批制度,提高預算內部控制管理水平以及建立健全預算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翟志華.試論高校會計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J].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 (2):14.
[2]傅揚.我國高等學校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與對策分析[D].華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2009.
[3]何家臣.國外部分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經驗與啟示[J].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2009 (12):19.
[4]吳輝,劉芳.大數據技術對管理會計的影響[J].財務與會計,2015 (14):45-47.
[5]趙善慶.高校財務預算管理探微[J].財會月刊,2009 (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