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壹
所謂“學困生”,簡而言之就是成績較差、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一般指智力正常,但在學習方面存在著困難,還達不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必須經過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給予補救或矯正的學生。那么如何提高學困生的成績呢?下面談談幾點做法。
一、調查研究,全面了解
調查研究,是全面了解學困生成因的重要途徑。為了準確了解學困生的成因,我們對142名學困生進行了調研。調研采取問卷調查、個別訪談(訪談老師、訪談家長、訪談學生)、個案分析、舉行班級討論會等方式進行,調研的范圍涉及學校、家庭、社會、教師、家長及學生本人。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造成學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學校、家庭、社會、教師、家長及學生自身均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學校和老師方面,表現為平時對待學困生缺乏鼓勵和關愛,態度冷淡,對他們不聞不問,課堂上從來得不到提問,學生厭惡學習,導致他們學困。
在家庭和家長方面,表現為學困生的父母教育水平低,對孩子學習不重視,有些父母離異或外出打工,家庭環境差等因素,都是造成學困生的重要原因。
在社會方面,表現為網吧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些學困生直接參加不良社會活動,經常出入網吧,無心向學,嚴重影響了學習。
在學生自身方面,表現為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習缺乏興趣,經常迷戀于網絡和電子游戲,在校表現差,經常違反紀律受到老師批評,看不到前途和希望,灰心喪氣,討厭老師,厭惡學習,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二、活動領航,綜合施策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我們改變以往以純輔導為主的做法,而是以開展活動為切入點,多點施策,讓學困生在系列活動中受到感染,促其進步。
1.學習培訓,促進提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切實提高家長的素質和家教水平,優化家教環境,提高家教效益,促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我們舉辦了家長學習班,并以“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為主題,與家長互學互研,請資深教師傳授教育方法,請優秀家長作教育孩子的經驗介紹,請熱心專家作專題講座,建立家校群,搭建家長和老師交流平臺,探討家庭教育方法,探索提高學困生成績的辦法。通過反復學習、培訓、交流、探索,家長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平時對孩子學習不聞不問的家長,現在變得關心孩子了,外出打工的家長,也經常電話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小黃同學的家長很有感觸地說:“以前真的錯怪孩子了,這活動早搞多好啊!”許多家長向學校反饋意見:希望學校今后多舉辦這樣的家長培訓學習活動。
2.內涵引領,培養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必備的綜合素養,是學生持續發展、提高成績關鍵。為培養學困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著力加強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并引領全體學生自覺融入學校內涵發展的行列,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一是著力打造書香校園。為了營造讀書氛圍,學校圍繞“書香”主題,潛心打造讀書文化。為了正確引導學生閱讀,學校對學生殷切寄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讀書。學生學習寄語,踐行寄語,校園內處處書香飄逸,隨處可見學生閱讀的身影。學困生也自覺地把自己融入閱讀的海洋。
二是著力打造班級文化。班級文化要體現“一班一主題,一班一特色”,學校開展評比。各班師生結合實際,開展大討論,建設班級文化。
三是不斷創新,深入開展文明班文化評比活動。把校園衛生、班風班容、儀容儀表、愛護公物、升旗等十多項內容納入文明班文化評比。文明班文化評比給學校帶來巨變,全校師生積極響應,“三風”全面好轉,早讀書聲瑯瑯,環境干凈整潔,班級整齊有序,學生穿帶整齊,校園安全穩定,課堂井然有序,集會、升旗、做操紀律嚴明,一花一草一磚一瓦人人愛護……育人環境全面提升。學校的變化感動著每一位學生,學困生也主動參與到文明班文化評比行列,經常受到老師表揚,學習變得更主動了。
四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學校積極開展“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主題教育活動,全校唱響價值觀,暢想新未來。
文化熏陶,潤物無聲。學校在變,學生在變,一切都在悄悄地變化。
3.制定計劃,實說實改
針對調研中老師、學生、家長存在的問題,我們決定改變傳統的說教模式,組織老師、家長、學生舉行“實說實改”專題討論會,把造成學困的問題梳理出來。結果大家發現自身問題真不少,都迫切要求改正自身的缺點,并達成“三約定”。
與老師約定:要熱愛每一位學困生,要制定學困生成績提高計劃,課堂上要多提問學困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
與家長約定:要自覺提高家教水平,重視孩子學習,給孩子更多的愛與關懷,要經常過問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主動聯系學校,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與學困生約定:遠離網吧,不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不參與不良社會活動。人人要制訂個人“實說實改”行動計劃。計劃要求:結合個人實際,能改什么就訂什么,能改多少就訂多少。同學們在老師、家長的指導下,在同學的監督幫助下,每個人都在積極主動地實施自己的計劃,不斷地改變自己的缺點,每個學生都在進步。
4.結對幫扶,共同進步
發揮優秀生作用,鼓勵優秀生與學困生“自愿結對,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在老師的倡導下,各班學困生均與優秀生結上了對子。同學們積極性很高,他們利用課間、課余時間互幫互學,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困生的成績大幅度提高。
5.強化榮譽,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我們專門為學困生設立進步獎。期末考試,80%的學困生都獲得了獎勵。我們為學困生舉行了榮譽時刻頒獎會,并邀請獲獎學困生的家長參加。在頒獎儀式上,班主任致頒獎詞,給獲獎學困生戴鮮花。多數學困生從未獲過獎勵,在頒獎現場,學生感動了,家長感動了,全場都感動了,這對學困生的影響是長期的。
通過開展系列活動,老師更愛學生了,家教水平提高了,家校關系密切了,學困生成績進步了。活動前,142名學生期末考試的及格率為48%,活動后,及格率提高到86%,學困生人數大大減少。
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提高學困生成績的研究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