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霞
◆摘 ?要: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閱讀方法是閱讀教學的重頭戲,所以在閱讀中掌握好閱讀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筆者將就閱讀方法中的朗讀與默讀、精讀與略讀四種閱讀方法來做一詳細的比較和分析,試圖用以幫助學習者可以在這些對比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關鍵詞:閱讀;方法;分析;比較
閱讀教學方法是閱讀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學者對此都做過相關研究。有人提出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有人是針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了進一步分析,有人對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方法做了具體說明。筆者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閱讀教學方法作進一步的歸類比較。
一、朗讀法
朗讀是指在對書面語言達到一定的理解基礎上,把它轉化為有聲語言,并使表達準確而連貫的一種閱讀方法。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重要的意義,是閱讀最基本的方法,是培養閱讀理解文章能力的重要途徑。葉圣陶說過:“要親切的體會白話與文言的種種方面,就必須花一番功夫去吟誦白話與文言?!边@說明朗讀對理解、體會文章內容的作用。朗讀是可以在對原有文本增加或減少字數的基礎上對原有文本有更透徹的理解,從而使閱讀能力得以提高。歐陽修在他的《硯山亭記》中寫道:“元凱名功于二石——一置茲山,一投漢水”,他的朋友章子厚讀到此處,就建議他改為“一置茲山之上,一投漢水之淵”,歐陽修聽后連聲叫好,其實增加兩個字意思并沒有改變,反而讀起來更加順口,言簡意賅,意思明了,使人深有體會。
二、默讀法
默讀就是無聲的閱讀方法,是語文教學中訓練閱讀能力的方法之一,默讀速度比朗讀快,可謂一目十行,默讀需要保持安靜的環境,在安靜的環境下默讀便于集中精力進行思考,理解讀物的內容。
現如今,默讀算得上是一種主要的閱讀方法,但是也有人認為默讀在現代社會并不適用,如小學生在語文課上,就需要大聲朗讀才能見效果,這里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默讀的優點了。拿朗讀和默讀做一個簡單的比較,以突出默讀的價值。我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我給學生上《春》這篇課文時,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文中共描繪了幾幅圖畫?每一幅圖中描繪的植物各有什么特點?”我要求在不發出聲音的情況下找出問題的答案,由于默讀時注意力集中,所以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學生紛紛舉起手回答問題,很快問題解決了。而在另一個班上同一課時,也是同樣的問題,我要求學生自由朗讀然后回答問題,十分鐘過去了,學生依舊找不出答案,有的學生才剛剛讀完,少數同學回答了問題,但不全面,由此可見,默讀可以大大提高閱讀效果。
默讀和朗讀各有所長。為什么有的同學在放聲朗讀課文一段時間后便停下來默默地看了起來,這是因為朗讀時學生的眼睛,嘴巴,和發聲器官都要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久而久之,便心生疲憊。而默讀并非如此,默讀時文字經過眼睛迅速傳入大腦,精神自然就很集中,也不會感覺到累。默讀也有助于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提高閱讀效率,達到閱讀的目的。
三、精讀法
精讀是指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反復的讀,逐字逐句,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要深入理解?!熬x是比較傳統的閱讀方法,要求‘循文入義做到‘字訓其義,句貫其旨,文尋其脈,篇會其旨。逐步進入‘字會,意會,情會,理會,神會”。即要求逐字逐段深入鉆研,包括注釋,圖標,序言,標點一個不漏的進行閱讀,而且讀的時候要做筆記,做批注,劃出重點字詞或句子,通過鉆研理解每段的大概主旨,對自己喜歡的句子要摘抄在自己的筆記上,適當的可以寫寫自己的心得體會。
精讀的范圍很廣泛,在學習一篇課文時,首先必須準確的認識文中的字詞句,理解它們在文中的具體意義,對有特點的詞句要明確它所表達的感情色彩,對文章的結構以及作者的行文思路必須掌握。那么如何精讀呢?常用的方法有分析閱讀法,復讀法,熟讀精思法等。
四、略讀法
略讀就是粗略的閱讀。略讀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比較廣泛,人們想要了解某些重要信息,必須通過略讀才能實現,一方面節省時間,另一方面也達到閱讀的目的。另外,略讀與精讀相同之處在于都講求閱讀理解的準確性,不同的是略讀講求速度,不僅快,而且準,兩者結合起來,就有很好的閱讀效果,準確的理解,是從質的方面來說的。而速度則是從量的方面說的,沒有質的保證,閱讀便勞而無功,即便速度快,讀的多,沒有理解等于做無用功。如果能夠快速的閱讀,準確的理解,這樣積累的越多,閱讀效果就越明顯。
精讀和略讀是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精讀在于“精”,在于深入鉆研,深層了解。略讀在于“博”,在于知其大意,增長知識,兩者應該有機的結合起來。葉圣陶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學生在學校的時候,為了需要和興趣,須在課本或選文以外閱讀旁的書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為了需要和興趣,一輩子閱讀各種書籍和文章,這種閱讀都是所謂應用?!比~老的意思是略讀要以精讀為基礎,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是為了增長知識,擴大知識面,是知識的應用。除此之外,略讀為精讀做鋪墊,略讀之后方知重點,而這些重點才是精讀的內容,可以說,略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精讀質量的高低,所以兩者同等重要。
總之,在這里列舉了四種閱讀方法,并對此進行了對比分析,能明顯地看出這些閱讀方法的優缺點。掌握必要的閱讀方法,有利于我們閱讀課文。當然,不管什么閱讀方法,都要活學活用。
參考文獻
[1]王曙.語文閱讀教學新視野[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5(12).
[2]葉圣陶.語文教學論集[M].上冊,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3]陳靜靜.試論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中的探究性閱讀教學法[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