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曉燕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古詩,古詩教學必須遵循科學的方式方法,特別是新課改實施的背景下古詩教學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提升趣味性和教育性。本文嘗試分析了幾種實施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對同仁的教學有所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 語文? 古詩教學
古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據著半壁江山,特別是新課改實施的背景下,隨著教材的調整改革,古詩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古詩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總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古詩的情境以及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們的古詩教學必須要有特色,對癥下藥,讓學生可以走進古詩的世界,愛上古詩學習。
一、趣味吟誦,入情入境
誦讀對于語文古詩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過大聲誦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古詩營造的情境以及作者的感情,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手法。誦讀要講究科學方法,具體來說,針對小學古詩教學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情境誦讀學習法。這種方法的目的是讓學生融入情境中,投入自己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讀從而體會古詩的內涵,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王維的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個內容時,古詩的開頭兩句描寫了詩人獨自孤身一人在異鄉,佳節大家都團聚的時候詩人獨自感傷,勾勒出一幅凄婉悲涼孤獨寂寞的畫面,我們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這種感情,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一個這樣的背景畫面:重陽節,一個孤獨的男子站在高山上仰望,眼角默默流出淚水。同時還可以配合一些悲涼的背景音樂,在這樣的情境中在要求學生進行誦讀會達到良好的效果。第二,聲情并茂學習法。這種誦讀方法是要求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首先分析整首古詩所要表達的情感,在誦讀的過程中結合誦讀的技巧,對于節奏的把握,高低音的轉換以及語調的轉折等都做到熟練掌握,并且通過這些技巧來帶動學生的情緒,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古詩情境。
二、設疑啟思,多元解讀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通過設置問題來啟發帶動學生思考,并且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對于教材內容的多元解讀也是一種可以嘗試的古詩教學的方法。很多學生沒有學習古詩的興趣很大程度是因為覺得古詩的年代距離自己太遙遠,古詩中所描寫的人物事件以及情感對自己也沒有什么吸引力,我們結合這個現狀可以運用問題引導法來進行古詩教學。具體來說,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平鋪直述的把每個詞每句話都給學生講明白,而是設置一些問題,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探索答案。比如說在學習小學語文王維的古詩《鹿柴》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前可以設置兩個問題“為什么在空曠的山林中我們能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但是看不到真的有人在呢?”“山林當中到底有沒有人呢?”我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查閱資料、互相討論等方法來思索答案,這樣的方式既可以增加學習的樂趣同時還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大家集思廣益最終得出多元化的答案,也就豐富了古詩教學的內涵。
三、品詞析句,學會審美
古詩具有非常豐富的審美意境,這是需要學生去體會和感受的,每一個字詞的使用,每一個句子的使用都是作者精心雕琢的結果,我們除了要讓學生了解和熟讀背誦每一首古詩,還要帶領學生去體會每首古詩中蘊含的情感以及美的體驗,讓學生在古詩中受到美的熏陶,真正的發現古詩的魅力,走進古詩的世界。第一,我們要帶領學生感受古詩中的意境美,在這一點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幫助,幫助學生營造畫面感受氛圍,比如我們在學習小學語文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的時候,我們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作者對于孟浩然千里相送深情的感動,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個兩人依依惜別的畫面,并且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力去感受當時二人分別的畫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第二,帶領學生感受古詩當中的音韻美。古詩是我們國家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具有燦爛輝煌的歷史,凝聚了很多古人的智慧,古詩中所蘊含的音韻美就是它的重要特色之一,是我們現代文字所達不到的水平。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進行配樂詩朗誦,在優美悠揚的樂曲中一首詩的意境更能夠充分的發揮出來,學生也會更加陶醉其中。第三,帶領學生感受古詩中的凝練美。古詩當中往往有一些點睛之筆,它的運用會讓整首古詩生動活潑起來,也就是我們說的“詩眼”,它往往凝聚了很多智慧在其中,比如說小學語文漢樂府古詩《江南》,這其中有一句“魚戲蓮葉間”,這一個“戲”字就向讀者傳達了一幅生動的畫面:一群魚兒自由自在的穿梭在蓮葉間,這種凝練美是古詩詞的特色魅力所在。
古詩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已經得到了大家的共識,我們要帶領學生攻克古詩這個難關,可以通過趣味吟誦的方法,讓大家在吟誦的過程中入情入境,同時還可以運用設置疑問導學的方法來加強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帶領學生體會感受詩詞的意境美,最終讓學生愛上古詩詞的學習,全身心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