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豐
摘? 要:文章采用資料收集、問卷調查和數理統計的方法,對某學院不同專業、同一學期體育課程類別的重修人數進行統計分析,從性別、生源地、學生平時表現、學習障礙、心理疲勞等幾個方面剖析了高職學生大量掛科現象產生的原因,最后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途徑和策略,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大學生體育掛科的人數。
關鍵詞:學生? 體育課程? 掛科?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b)-0054-02
高職大量重修現象的發生已經給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不同程度的混亂,同時增加了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的工作量,更有學生由于體育課程不及格造成無法正常畢業,無法順利畢業,因此探討高職學生大量重修現象已成為目前教學管理研究的難點和熱點。以往的研究表明體育課程重修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是造成體育課程掛科的主要原因,。本文不但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重修的原因、過程、評價、結果研究,而且從重修的運動項目設置、課程管理方面研究,目的是為解決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課程掛科原因獲得更多的理論框架與可操作的方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大學生69名,他們屬于體育課程掛科的學生,平均年齡(20.1±2.67)歲,其中男生30人,女生39人,雖然他們均參加高職院校開設的體育課程,但是都因為體育成績不及格而重修。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知網收錄的體育期刊文章中查找相關的資料。
1.2.2 訪談法
通過對本市20多所高校的體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和走訪,重點了解體育課程重修及保健體育課程設置。
1.2.3 問卷調查法
于2017年12月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2016級2016—2017第一學期體育課程重修的69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有效回收67份,占97.10%。
1.2.4 數理統計
進行常規統計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掛科原因分析
以往研究結果表明造成他們體育課程重修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身體素質較差或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他們內心存在輕視體育的意識以及缺乏準確的過程性評價,這樣往往是造成大學生體育課程重修的根源。從表1的調查結果不難發現:68.66%的學生承認個人無故曠課是造成體育課程掛科的主要原因,僅有31.31%的學生認為是自身對待體育的態度或者是教師評價不公平造成的。統計的數據提示我們:幫助掛科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策略首要任務是要轉變大學生對待上體育課程態度、提高對體育課程重要性的認識。
2.2 掛科因素
2.2.1 心理疲勞
因為體育動作學習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其一緊張程度較大,其二動作往往需要重復練習,這樣容易而造成學生心理不安和疲乏感。
2.2.2 注意狀態渙散
由于體育項目的練習密度過小,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往往注意不集中,容易出現走神的情況,造成運動傷害事故。
2.2.3 心理因素
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的前提,體育課也不例外,缺乏對體育的興趣,存在抵觸的情緒, 勢必造成對體育學習的態度冷淡,尤其是在惡劣的天氣,這種心理因素表現的更為突出。
2.2.4 情緒狀態不穩定
在學習體育技術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保持情緒的穩定,才較好地掌握技術動作。如果學生在較長時間情緒不穩定的話,極易導致學生動作失誤和不必要的身體傷害。
2.2.5 心理感受性
已有的研究已經表明人的心理疲勞與主觀感受性的相關度較高。有的體育項目技術動作的學習并不難,但由于心境不佳,外在表現比較疲勞,然而內在的肢體并沒有疲勞。因此一般情況下疲勞的產生既有心理因素,又有生理因素。
2.3 學習障礙分析
對學生的常規管理一些高校比較寬松,往往對學生違紀放寬處理,學生雖然經常出現上課遲到、早退及曠課的現象,也無人過問,個別教師責任心不強,對學生要求不嚴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沒有被老師調動起來,使得部分學生在對體育課的授授模式產生厭倦,最終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
2.4 生理因素
女生的生理周期,身體自感不適,學生的身體患病,產生過度疲勞后, 繼續練習技術動作, 超負荷運轉,超過心理調節機能的承受力,必然導致心理疲勞。
2.5 教學因素
(1)教學的是否按照教學大綱進行,運動技術的復雜性難易程度,運動技能的規律性及變化情況等因素操作的難易程度,信息量和課堂內容的多少,教學是否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教學方法有沒有創新,教學的準備環節是否充分,練習的動作技術是否連貫,是否超過學生的接受能力。
(2)如果學生學習或鞏固某一技術動作,高頻率單調長時間無意識地重復某一技術動作經常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厭煩,不利于動作技術的學習。
(3)教學環境:當學生處于惡劣天氣,強烈的日光直射,置身較大的灰塵及噪音區域,對于學習會產生極大地干擾,學生的心理上往往處于一種壓抑狀態,無法安心進行學習。
2.6 體育課程重修的過程
通過調查天津市的20余所高職學生體育課程重修的研究發現,目前天津高職學生體育與健康課重修采用如下三種方式:第一,通過學習學時減半,集中學習的形式重修,一般安排在學期的中后階段或周末進行開班重修。第二,給學生規定明確任務,通過學生課后自我鍛煉完成,即指導重修。第三,在重修人數少的情況下,可隨下一年級上課,領取教務的重修單,上課8次即完成重修。
3? 對策
3.1 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要使大學生認識到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于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過渡時期,大學生仍是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骨干,而高職學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所急需的,各行各業需要大量的應用型高職人才,并對高職生培養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高職生必須把這些目標內化為自己的需要,成為自己學習的動機,才能保證學習順利進行和取得理想效果。
3.2 樹立大學生終身體育思想
之所以要樹立大學生終身體育思想,是因為大學生正處于接受新理念、新觀念的最佳年齡時期, 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鍛煉習慣,不但要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而且要讓學生認識到身體健康的益處,沒有好的身體談什么都是空談,增強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3.3 建設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
教師是體育教學的執行者,既要教學又要育人, 此外教學質量的關鍵取決于教師隊伍綜合素質高的高低。
3.4 期末考核手段多樣化,關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高職學生的學習成績考核及評定應靈活多樣化,技能考試以標準參照式為主,理論考試應以開卷為主,加上平時出勤和練習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有機結合。
4? 結論
(1)研究表明高職院校學生體育課程重修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曠課影響是主要原因;應引起足夠重視,提高學生按時出勤上課的意識。
(2)既然體育課程重修并不能改變大學生體育重修學生的體育認知、因此在考核與管理方面必須進行改革:既要有人性化評價方法,更要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有機結合,不要讓重修成為形式。
參考文獻
[1] 王酈.高校大量補考現象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J].嘉興學院學報,2004,6(4):83-84.
[2] 張贊.民辦高職院校課外體育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5(2):226-228.
[3] 于素梅.體育教學質量評價標準體系建立的難題及初步構想[J].體育學刊,2014(3):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