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
摘? 要: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重點在于堅持就業(yè)為導向展開人才培養(yǎng),重視學生專業(yè)技能的習得與提升,并且將所掌握的專業(yè)技能逐步內化為職業(yè)心態(tài),以綜合職業(yè)能力的凸顯去驗證職業(yè)院校教學的實效。然而當前中職院校教育教學中,教師過多關注于學生專業(yè)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一味迎合用人單位需求,卻對學生的心理品質、團隊合作等素質培養(yǎng)較為忽略。所以,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我們需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助力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養(yǎng)成。
關鍵詞:中職院校? 體育教學? 團隊合作精神?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099-02
隨著社會時代的發(fā)展,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在對人才的團隊合作精神方面提出了嚴格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具備良好團隊合作精神的人才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個人力量,還能有效帶動身邊同事一同助力企業(yè)與單位的發(fā)展。在當前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大環(huán)境下,人才的團隊合作精神顯得愈發(fā)可貴[1]。而中職院校作為職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基地,在體育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所以對于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不可忽視,文章便結合筆者工作實踐,對這一內容展開全面分析。
1? 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影響因素
(1)家庭因素。
從目前中職院校的生源來看,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家庭,城市學生只占有部分,所以這些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有一定的差異,尤其是農村學生,由于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而家庭教育較為缺失,加之農村地區(qū)可用所體育運動的正規(guī)場地和設施較為欠缺,所以學生之間的溝通難以順暢,也就導致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同齡之間無法通過交流達到默契。此外,來自城市的學生大多生活條件優(yōu)越,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也以其為中心,所以大部分城市學生都有一定的孤立性格??梢?,中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彼此間溝通交流方式存在差異,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自然難度更高。
(2)學校因素。
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以職業(yè)技能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這一點固然重要,但許多中職院校卻幾乎將全部精力投放在專業(yè)技術課的教學上,對于語文、英語、體育等課程卻一帶而過,導致其處在尷尬的邊緣境地。而中職院校的專業(yè)技術課不僅能夠得到學校層面的支持,國家與地方政府也會有財政補貼,而體育等基礎課程只能獲得有限的經費,這對于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方面更具實效的體育課程而言,無疑捉襟見肘,所以中職院校領導層引導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3)個體因素。
中職院校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育的重要轉型時期,他們踏入中職校門的主要目的在于習得一技之長,從而保證自己在激烈的就業(yè)環(huán)境中保持競爭力。然而,由于中考的失利,許多中職院校學生對于學習存在自信心不足,對未來與職業(yè)也感到無所適從,這種消極心態(tài)一定程度上在體育教學中也有所體現,制約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則像無源之本,難以收獲實效。
2? 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策略
(1)以競賽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采取競賽教學模式去培養(yǎng)以及檢驗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有了合作便會存在競爭,有了競爭便會加強合作,并且中職學生正處在勝負欲極強的年齡階段,所以競賽教學法能夠將學生的競爭欲望向健康鍛煉方面引導,使其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主動性得到激發(fā)。在集體體育運動中,學生的個人技術固然重要,但團隊合作更加關鍵,比如中職院校的學生所感興趣的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即便是一個人的得分能力與射門意識再強,沒有隊友的全力防守與拼搶,也無法取得集體的勝利。又如在田徑接力賽跑中,不管哪一位學生的接力出現失誤,都勢必會導致全隊的努力流空,唯有團隊中所有成員齊心協(xié)力與密切配合,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又如在拔河比賽中,所有學生同處在繩索的一段,在整齊的號子下一同發(fā)力,才能保證“勁往一處使”,奪得最終勝利。因此,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去組織針對性的體育競賽活動,在競賽活動中滲透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合作學練法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在過去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備受推崇,而學生只能夠響應教師所提出的要求被動做出反應,可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等各個方面的非智力因素被忽略,尤其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會對教學進度格外重視,卻對學生的自我學習、評價與教育等能力重視不足[2]。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筆者認為可選擇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在小組長的領導下實現組內成員的互幫互助,一同完成運動任務,強化彼此間的交流溝通,在不知不覺中深化對團隊合作精神的認知,助力其團隊合作能力的養(yǎng)成。學生在分入各個小組之后,便會在潛意識中覺得合作過程中不得落后,在個人技術加強練習的同時,對同組成員的優(yōu)秀動作、技術進行模仿與練習,長久以來便能大大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收獲更多體育知識,最為重要的是提升他們與他人交往的自信,使其與同學之間形成的凝聚力有所強化。
(3)以體育游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融入游戲教學法,可憑借游戲較強的趣味性與娛樂性,在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過程中收獲奇效。體育游戲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有著豐富的形式,學生的參與興趣也非常高,不僅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能夠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彼此間的交流合作,助力團隊合作精神養(yǎng)成。所以,在諸多教師的嘗試下,越來越多能夠助力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養(yǎng)成的體育游戲得到開發(fā)利用,比如,開展“盲人方陣”體育游戲,能夠讓中職學生懂得互幫互助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得到加強,一同為勝利目標努力;又如“多人賽跑、三人四足”等體育游戲的開展,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彼此間的協(xié)作能力,也讓學生對團隊合作的重要作用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4)以團隊拓展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隨著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目標不斷向多元化方向轉變,也使得更多拓展訓練內容逐漸滲透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而團隊拓展訓練作為拓展訓練中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與獨立訓練內容相區(qū)別,更注重團隊之間的合作[3]。因此,團隊拓展訓練重在培養(yǎng)個體對群體的認識,強化個體與群體的融入,從而改善人際關系,使其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得到鍛造。在團隊拓展訓練活動開展中,每一個項目都像是體育教學中的游戲,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師需要對培訓的規(guī)則、技巧與方法清晰掌握,加之拓展訓練需要的場地、器械都較為簡單,訓練手段也較為靈活,拓展內容也較為豐富,融合了知識性與趣味性,可在最短時間內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他們在參加團隊活動中對自我與群體的認識得以提升。所以,將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與團隊拓展訓練相融合,能夠促使學生在訓練中從雜亂無序到井然有序,從陌生到默契十足,進而在娛樂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需要高度重視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通過良好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條件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基礎。此外,文章中所提出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方法并非以單獨形式存在,教師在運用中應當為了達成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目標靈活組合與應用,進而強化學生的交際能力與合作意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洪軍.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5):168.
[2] 陳輝立.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4):55.
[3] 劉曉慧.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