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航
摘 要:失業保險基金是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依法支付,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失業保險的規律受經濟現狀等因素影響而難以預測,山西省在失業保險管理過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問題。本文根據部分學者對我國現狀的研究,對山西省失業保險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監管措施的建議。
關鍵詞:失業保險基金;管理風險;監管
一、文獻綜述
(1)文獻綜述
倪文玲(2005)認為由于我國的失業保險制度本身建立較遲,尚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在失業保險基金管理中還存在著經濟基礎不牢固、管理制度不健全、實施辦法不完善、具體運作不規范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失業保險機制作用的發揮。
陳貽佳(2007)認為管理好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對健全和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同年,盧蓉(2007)強調了搞好失業保險基金的籌集、運用、支出與管理,對于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貝弗里奇報告——社會保險和相關服務》是社會保障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著作,是西方現代福利國家制度產生的理論基礎。鄒靜、李愛平(2014)借鑒《貝弗里奇報告》觀點后,他們對我國在加強失業保險基金監管方面提出有效建議。
(2)其他省市舉措(齊齊哈爾市為例)
齊齊哈爾市對失業保險管理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1)指紋認證管理,對失業保險精更加規范地管理;2)規范流程減少辦事時限,把申領待遇的時間由之前的兩三個月縮短至一個月內;3)加強監管堵塞發放漏洞,定期清理不符合要求人員;4)利用新聞媒體普及政策,提高人民群眾的參保繳費意識。
二、山西省失業保險基金現狀
(1)運行現狀
1.參保人數持續上升且達到全國平均水平。2001-2015年,山西省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平穩增長,覆蓋面穩步增長。截止2015年底,該值達到411.29萬人,比2001年增長了53%。山西省2016年調整失業保險金標準,達到人均1025元,保持了與周邊及中部省份失業保險金標準(909-1266元)基本一致。
2.基金收支增長較快,且結余較多。根據山西省統計年鑒,山西省失業保險基金收入在2000-2015年間有了大幅提高。2015年,我省失業保險基金收入比2001年增加28.18億元 15年間增長了14倍。
3.基金支出結構不合理。我省在2001-2013年間失業保險基金各支出項目中促進就業方面的支出在三項支出中占比最少且增長幅度有限,十幾年中變化不大,2013年約為5%左右。
(2)管理風險
1.基金收入環節存在的風險。國企改革導致效益下降,同時中小民營企業在市場中缺乏競爭力,這直接導致企業對繳納失業保險金的動力不足。因此,我x省失業保險基金的征收和繳納工作實施困難。
2.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結構不合理。目前,山西省失業保險發揮的功能主要在維持失業者的最低生活水平,對預防失去工作和促進再次入職的功能重視不足,失業保險基金中用于促進就業的比例應適當提高從而增加求職者的就業知識和就業能力。
3.基金運營環節存在的管理風險。山西省失業保險統籌層次低。山西省明確規定要求各市級實行同一標準,然而經濟水平的差異而導致的失業保險基金發展差異不可忽視。因此目前仍然有多個縣區實行縣級統籌。統籌層次低導致各地失業保險基金的征繳和支付工作不統一,經辦業務管理流程差異大,資源利用低下,阻礙了勞動力合理流動。
三、失業保險基金的監管
(1)失業保險基金監管原則及目標
1.失業保險基金監管法律原則。失業保險基金從籌集到儲存再到待遇給付的各個過程均需要依法規范監管,以保失業保險基金正常運營,實現保值增值,滿足給付需要。失業保險基金監管應遵循如下原則:1)依法監管原則;2)規范運行原則;3)收支兩條線原則;4)預算監管原則。
2.失業保險基金監管目標。1)確保失業保險基金使用效率,想盡辦法采取各種措施防止失業保險基金被不法分子挪用亂用。2)確保失業保險基金效益可觀,是在要求失業保險基金保值的基礎上,實現增值,保障需要時失業保險基金有能力應對。3)確保實現社會公平公正,給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2)失業保險基金監管體制架構
1.法律體系。跟其他法制工作一樣,依法管理失業保險基金對失業保險的運營具有重大意義。主要包含:關于失業保險基金監管的相關立法;加快修訂失業保險條例;保證基金監管運營的各個環節都有法可依。
2.制度體系。目前,我國初步形成了以行政監管為主,其他相關監督并駕齊驅的體系。1)行政監管:在所有的監管主體中,政府監管作用可以說最為關鍵。2)財政監督:財政部通過設立從中央到地方的社會保障財務司、處、科等行政機構行使對失業保險基金的財政監督職權。3)審計監督:要求以審計署為首的國家審計部門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失業保險基金的收支、運營情況進行監管,經辦機構必須隨時自覺接受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4)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對我國失業保險基金監管的基礎環節。部門內部應當完善行政責任制、經濟責任制和執法執紀責任制,明確各責任主體,監督規范化、運行透明化很好地貫穿于基金運作的各個環節。5)社會監督:社保基金來源于社會大眾,廣大參保者對基金的收支運營享有知情權,也有權對其進行監督,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麗萍.我國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及可持續性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8,No.498(14):32.
[2]宋志剛,叢威.領取失業金指紋認證資格——齊齊哈爾市加強失業保險基金監管工作[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5(10):43-44.
[3]陳天紅.中國失業保險基金現狀、問題及原因分析[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28(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