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龍
摘 要:闡述了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模式,分析了茬口安排、病蟲害管理以及采摘和茬口對接等技術,希望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技術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3-0110-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62 文獻標志碼:A
1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模式概述
在大棚種植的過程中,通過科學把握農產品種植的嫁接因素、時間因素等,可以使多種種植產品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以此來提高種植的產量與質量,使我國農業的收益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促進現代農業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同時,這種種植模式符合農作物生長的基本規律,對于提升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提升農民的經濟效益帶來積極影響。在實際運用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模式時,還需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綠色化發展原則[1]。要基于農業種植的基本規律,提高種植質量與種植次數。二是可持續發展原則。合理地規劃土地,提高農業技術水平。
2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技術
2.1 茬口安排
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技術的應用,需要結合現階段市場的實際需求。例如西瓜的種植。西瓜的第一茬種植時間通常是3—4月,此時正處于春季,市場的需求比較低。隨著氣溫的逐漸回暖,市場對西瓜的需求將會越來越高,所以西瓜第二茬的種植時間為5—8月,雖然西瓜的市場需求會逐漸增大,但是為了保證競爭優勢,要重點關注西瓜的品質。西瓜生長到第3茬、第4茬時,就屬于反季節水果[2]。
2.2 育苗
要嚴格按照標準育苗。采用磷酸鈉溶液(溶液濃度為10%)對種子進行殺毒,清洗30~40 min后,將其放入清水中,促進種子發芽。在浸泡種子的過程中,要剔除腐爛的種子和浮于水面的種子,浸泡時間為10~20 h。同時,育苗的溫度一般要控制在12~16 ℃之間,以此保證大棚瓜果菜的質量。
2.3 播種
通常情況下,我國大棚種植的播種主要分為4個時間段,分別是1—3月、4—6月、7—9月以及10—12月。由于南方地區的氣溫比較高,所以可將大棚種植劃分為6個時間段,每2個月為1個階段。為了提高大棚瓜果菜多茬次種植的質量,增加經濟收益,農民需要在種植期間,合理把握不同因素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現代農業種植水平的提高。
2.4 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是整個大棚種植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貫穿于大棚種植的全過程。由于大棚種植的環境是人為提供的,所以土地的營養自然循環情況相對較差[3],這樣就需要把握和分析不同大棚果蔬的營養需求,合理施肥,保證種植效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既要關注大棚內部土地情況的改變,也要做好為作物提供營養的準備。
2.5 病蟲害管理
在現代種植技術中,病蟲害防治也是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中的重要內容。其中,主要的防治階段是幼苗成長期,但這并不意味可以忽視成長中、后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盡管果蔬的成長環境良好,但也會為一些細菌的繁衍提供機會,相關人員應該定期對其生長環境和土壤進行消毒,以此提高種植的質量,減小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模式實施中的病蟲害威脅。
2.6 采摘與茬口對接
采摘與茬口對接是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模式的最后一個環節,在采摘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確保果實的完整,避免在采摘的過程中損傷果實的根莖部。如果在冬季采摘,還要注意果實的儲存。
3 結束語
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技術的應用,需要遵循綠色化發展原則與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提高大棚種植整體的生產效益與質量,推動我國農業種植水平的發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梁衛紅.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5):86.
[2]鄧殿新.大棚瓜果菜多茬次高效種植模式[J].吉林蔬菜,2016(7):15-16.
[3]祁水琴.大棚作物多茬高效栽培模式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5,1(3):33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