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珠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與發展是教育工作者應該著重關注的內容,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而就目前我國小學生的總體創新能力水平來看,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不強,針對這種問題,教育工作者要創新教學方法,利用各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進行培養。而家庭實驗室就是一種方式。本文就從家庭實驗室與小學探究活動的關系出發,分析其在小學探究活動中的作用,以期達到給小學教育工作一些借鑒的效果。
【關鍵詞】家庭實驗室;小學;探究活動;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近些年,我國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探究活動中來,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深入理解教學內容,進而達到舉一反三,鞏固知識的目的。家庭實驗室的建立,正符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目標,利用學校與家庭中現有的各種實驗材料,在學生家中建立一種微型的實驗室,這對小學生的探究活動的開展是一個補充。
一、建立家庭實驗室的作用
小學生的大部分活動都是在學校進行的,小學生的探究實驗也是在小學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但家庭實驗室的建立是對小學生在學校探究活動的一個補充。小學生利用自己在學校學習的各種知識,通過對家庭中各種材料,自制實驗工具,模仿教師的實驗步驟,再次進行實驗活動,然后再在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不僅僅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作用,而且促進家校關系、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的和諧。
(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運用
家庭實驗室的建立,有利于學生對在校學習的基礎知識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將學習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這是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學習測量方面的知識后,可以安排學生回家后對家中的各種物品進行測量,這樣的探究活動,對于學生對測量的相關知識得到了鞏固,也培養了動手能力。素質教育強調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教育中,家庭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有效的途徑。在家庭實驗室中,沒有學校實驗室中的器材,沒有實驗室中優越的實驗條件,要完成一個實驗,需要學生不斷思考,找出有利于自己完成實驗的器材。最后,經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學生完成實驗,創新能力也進步了。通過家庭實驗室,學生不但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學生進行家庭實驗的過程中,還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延伸,學生在進行家庭小實驗過程中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從而促進他們自覺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二)家庭實驗室的建立能夠彌補學校實驗器材的不足
目前大多數小學的教學資源也不能夠實現每一個小學生人手一套。僅僅依靠學校現有的實驗材料,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難以真正地動手自己進行實驗。而家庭實驗室的建立有利于彌補實驗器材的不足。小學生所進行的實驗十分簡單,所需要的實驗器材都是簡單易得的,一般的家庭都能夠得到或者買到。
例如在學習表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只在學生面前演示表盤的各個方面,而學校的供學生實踐的表盤是有限的,學生很難在課堂上實際操作。但家庭實驗室的建立,學生可在自己家里找到時鐘,然后再進行對時鐘的知識的進一步的認知。
(三)家庭實驗室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
小學生正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培養的關鍵階段,個體之間都是有差異的,每個學生所擅長的方面都是不同的,男學生和女學生之間的差異更為明顯,部分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強,有些學生形象思維較強,學生在課堂上由于學習成績、個性等因素,可能表現不同,所以課后的家庭實驗室就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環境,學生能夠獨自進行課堂上沒有進行的實驗,對自己不擅長的部分也可以進一步地探究,對自己擅長的部分也可以進一步地發展。家庭實驗室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在家庭實驗室中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化解難題,獲得實驗的成功,這有利于樹立自信心和堅持不懈的價值觀。在學校,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實驗的經驗,通過互幫互助,學生培養了合作共享、相互溝通的精神。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討論交流和相互幫助,建立了相互溝通、信任、合作的精神,體會到科學探究的不易,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凡是能夠體現自我價值的事情,會引起學生的重視和進一步探究。學生在家庭實驗室中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達到自己的實驗目的,從而獲得自己和家長教師的肯定。這樣,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自然會增加,學生的探究精神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四)家庭實驗室可以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對于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原理,小學生處于思維發展的初級階段,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有限,依靠教師的講解,對所學內容難以形成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家庭實驗室,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完成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的小實驗,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而且能夠在動手實驗中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加強理解,形成全面而準確的理解。
二、如何組建家庭實驗室
(一)更新家長的認知,建立家庭實驗室的基礎
家長、教師受傳統的教育觀念的影響,將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一位,而忽視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家庭實驗室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學生家長的認可,認為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將實驗等同于“玩”,這是錯誤的認識,學校和教師要對家長進行教育、分析。小學生正處于好動、貪玩的階段,家庭實驗室的建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在實驗課上沒有完成的實驗進行繼續的探究,使孩子在游戲中完成探究學習。家庭實驗室的地點在學生的家里,家長作為學生家庭活動的引導者,對家庭實驗室的創建支持與否,直接關系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建立機制,動員全體學生
家庭實驗室的主體是學生,家庭實驗室要動員全體學生一起參加,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教學時,要多方面給學生布置活動內容,使學生選擇面廣,利用學生對實驗內容的興趣,引導學生參加家庭實驗的探究活動,使他們在實際活動中發展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家庭實驗完成后,應該動員全體學生進行實驗經驗的交流,建立激勵和評價機制,對學生的成功及評價,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勵學生繼續進行實驗,持之以恒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夠無意間發現新的知識,開闊新的視野。
三、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小學生是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家長和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家庭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家長要支持家庭實驗室的建立,學會尊重學生的隱私,減少對學生家庭小實驗的干預,主動承擔起家庭實驗的引導者。教師要為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提供環境,促進家庭實驗室的進一步發展,從而為學生的科學創造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陳雪.關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探討[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8).
[2]沈洋.項目化創建 課程化玩轉——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室項目化創建與課程化應用研究[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6(1).
[3]王丹.生物數字化探究實驗室應用于教學中的優勢、問題及建議[J].中小學電教, 2016(z1).
[4]田松華.“探究蜂群中蜜蜂的種類”實踐活動——走進西屯中心小學蜜蜂探索實驗室[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