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佳思 戴鴻 李小燕


摘要:文化與設計的結合,有助于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在滿足產品功能需求的同時,更有助于喚起消費者的認同感,進而形成產品的品牌個性。本文以陜西戶縣“年畫”為研究對象,通過陜西戶縣年畫樸實的漢族民風民俗反射出的時代精神文化內涵,并運用圖形解構理論來對“年畫”進行分析,從設計應用視角出發,以“年畫”圖形設計為主,進而設計出體現陜西戶縣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
關鍵詞:年畫;文創產品設計;文化特色;品牌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3-0116-02
馮繼才教授曾經說過:“年畫的傳承必須保持兩個不變,即年畫的地方經典。代表性工程必須保持不變,區域性必須保持不變。因此,從保護民族和地區特色的實際切入點來看,保護區之間的差異也是最重要的。保持獨特的民間傳統和民間藝術保護傳承工作的特點,可以進入良性循環的局面,發揮關鍵作用。
傳統圖案是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在我國可以被稱為“傳統圖形”,是非常豐富的,五干年來,我們這個民族創造出來的“圖”是無法數計的,無論是站在創意的角度,還是為了運用圖形元素的需要,這些在博大進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文化發展中留下的智慧都是可借鑒的。設計從陜西戶縣農民繪制的年畫與真實的農民生活中來提取設計元素、色彩并進行圖案的設計。
1 陜西戶縣民間年畫概述
陜西民間畫是通俗畫的一種,多系農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賞的繪畫和印畫,風格奇特,手法夸張、有東方畢加索之美譽,其范圍包括農民自印的紙馬、門畫、神像以及在炕頭、灶頭、房屋山墻和檐角繪制的吉祥圖畫。現代農民則有在紙面上繪制鄉土氣息很濃的繪畫作品。近年來受到國家相關部門廣泛重視,有些地方農民畫已經被國家文化部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
2 陜西戶縣民間年畫的象征意義
陜西戶縣年畫以樸實為內容,詳盡而生動地記錄了農村生產勞動的壯觀場面、熱烈活潑的節慶場景和絢麗多彩的漢族民風民俗。戶縣農民畫地域特色鮮明,畫面簡潔而飽滿,想象大膽豐富,風格浪漫稚拙,裝飾意味強烈,古拙中流露天工。今天的戶縣農民畫更加注重表情達意,農民畫家們以自身生活體驗和獨特的藝術創造力,畫出熟悉的生活,透出強烈的時代精神。
3 陜西戶縣民間年畫設計的發展現狀
農民畫作為一種客觀事物,自有其不可逆轉的自身規律。總體上來看,戶縣農民畫不管在組織形式、發展規律還是藝術風格的行程上,都為全國農民畫的形成和發展作了艱苦探索。它的出現是一個奇跡,是戶縣文化發展史上空前輝煌的一頁。因為種種原因進入低速前行狀態,或者說是徘徊不前,戶縣農民畫發展和壯大遇到了一定困難:大多數農民畫作者的作品難以進入市場,農民畫作者隊伍成逐年下降趨勢;為迎合市場。農民畫作品商品化導致市場缺乏精品力作。農民畫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復制、臨募、剿竊作品充斥市場,嚴重干擾了市場秩序。
4 基于“年畫”要素的文創產品設計
4.1 設計調研
陜西戶縣年畫系列產品的主觀評價主要采用五級標尺的方法進行問卷設計與最終結果的分析,五級標尺中主要涉及到在款式、色彩與材質中存在的特點進行問卷的設計。問卷中設置的五級標尺中5為非常喜歡、1為不喜歡,將收集到的問卷信息進行平均值比較,越接近5表示越受消費者喜愛。此次調查人數為200人。
根據表1可以得出大部分人對本產品還是持肯定態度的,選材、顏色搭配、圖案比較符合群眾的眼光,值得收。
4.2 設計定位
文化創意產品是藝術衍生品的一種,它利用原生藝術品的符號意義、美學特征、人文精神、文化元素,對于原生藝術品的解讀和重構,通過設計者自己對于文化的理解,將原生藝術品的文化元素與產品本身的創意相結合,形成的一種新型文化創意產品。與之相關的文創產品種類有馬勺、包包、服裝、蠟染的工藝品。
市場定位:為使產品在目標消費者心目中相對于競爭產品而言占據清晰、特別和理想的位置而進行的安排。
市場潛力: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高質量、高品質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收藏有價值和手工精細的東西,而且本產品價格不是很昂貴,能滿足多數人的需求而不需花費太多,因此有很大潛在的市場價值。
目標人群:所有愛好裝飾和收藏的顧客群,范圍廣,符合消費者對產品的價值追求。
產品需求定位:裝飾家里、主題餐館、酒店、具有藝術氣息等地方的擺件,市場廣泛。
產品特色:原創產品,純手工制作。
價格:260元/件
4.3 設計構思
結合陜西戶縣年畫,設計出特色產品。雖說傳統的繪畫作品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與地方特色,但是它們過于傳統,與我們當今的現代社會有著違和感,所以筆者顛覆了以往的傳統繪畫作品,設計出具有創意的新式作品,讓它能夠融入我們現代的生活當中,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愛上陜西戶縣文化。設計靈感來自于傳統神話和年畫圖像,雖說傳統的繪畫作品富有民間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強烈的地方特色,是藝術珍品,針對每個作品的不同創意設計特點,創意圖形的表現手法融入,將夸張、對比等表現手法運用在設計作品上,使其表現完整、直白。
從陜西戶縣農民畫與真實的農民生活中來提取設計元素、色彩并進行圖案的設計。色彩提取:純度較高的色彩,色彩應用比較豐富。運用視覺傳達過程中較直接、準確的一種傳達方式,呈現一種新穎的視覺效果,以處理過的現代手法點、線、面重新解構進行再設計,采用大量新的裝飾手法、傳統幾何形,絢麗的色彩以及表現那些效果的高檔材料。在設計上主張樹立整體意識,吸收東方哲學,提倡國際風格,形成傳統風格與現代風格于一體的多元藝術,使傳統圖形設計的信息傳達更加科學準確,表現手法更加豐富多彩。
4.4 年畫要素的提取
4.4.1 色彩特征
年畫對色彩搭配規律沒有科學的認識,只能依靠自然和人的直觀感受。他們的審美需要以及利用環境和場合進行色彩搭配,一般的畫面色彩簡潔、明亮,純度較高色彩。年畫的色彩體現了東方色彩觀念中的樸素原則,并在整個畫面中形成了幾個簡單的色塊。搭配在作品中,采用疊加和碰撞,具有強烈的視覺張力的畫面效果。年畫色彩多為紅色、翠綠、深紫色、金黃色。
4.4.2 造型特征
年畫在造型上采用了圖像造型技術,包括用高度概括的方式描述對象,使其對未來的視覺得到完美的表達,通過對一些好的合意的理解和對畫面中同音表達的向往,畫面色彩豐富、意味深長、充實而富有層次感。紋樣的構成,形成了年畫的特點,同時。它滿足了西北地區人民的審美需求。
4.5 選材及制作
把圖形重新解構再設計,獨立完成設計作品。作品尺寸為30cm*30cm,運用黏土作出立體形式的畫面。每幅作品的主題都表達突出,設計出既具有陜西戶縣文化特色又具有現代元素的創新特色作品。在材料上選擇了粘布、輕黏土等,在上面進行作品的捏制。(如圖1、圖2、圖3)使作品形象新穎,具有獨創性將具象與抽象相結合進行表現,表現技法為電腦制圖。
5 結論
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大背景下,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節奏不斷加快。如何弘揚傳統文化特色,并且通過受眾群體的使用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就顯得十分重要。近年來我國特別的重視文創產業發展,各地也是,所以很多地方政府都會建藝術街區、園區等等,國家還專門成立了藝術基金,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是在扶持了,就像上海,早就出臺了針對動漫行業的扶持政策。那么,在政策和管理這個層面,文創產業發展也是一條坦途,相信有政策、有市場,現在乃至將來文創產業定將越來越順風順水。
參考文獻
[1]王西平,高從宜.中國戶縣農民畫大觀[J].陜西旅游出版社,2008(09).
[2]段景禮.戶縣農民畫春秋[J].中國檔案出版社,1999(2).
[3]李琰君,王西平.中國戶縣農民畫史略[J].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