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沙原
【摘要】古文教學一直都是中職語文教學大綱的一個重要部分。基于現在教學形式的多樣,如何將智慧課堂這種現代化的教學形式與古文教學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先進的教學模式和優化的思維引導對古文的學習和掌握有進一步的提升。
【關鍵詞】智慧課堂;古文;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在教學改革創新日益發展的今天,智慧課堂的應用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語文教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歸根結底,這些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都是為了讓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讓他們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語文。所以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把智慧課堂應用到了中職生的古文教學上,有了一些小小的嘗試和啟發。基于此,談談自己的一些探究。
一、中職生古文教學現狀的概括
根據中職生在初中古文學習基礎不牢固的特點,在現階段的古文教學中對古文基礎知識的掌握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加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讓他們在閱讀中積累一些成語、典故和優美語句的習慣,以此調動學生閱讀積累的積極性,真正發揮文言文教學陶冶情懷、提升素養的育人功能。在中職生的文言文教學活動中,如何讓學生在掌握古漢語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語感和材料的積累,培養學生古文閱讀的興趣,為他們以后自行閱讀古文打下基礎,這才是古文教學的根本所在。
二、智慧課堂在古文教學上的具體應用
智慧課堂指的是將高科技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和老師共同發揮主觀能動性,集合每個人的智慧于課堂。智慧課堂本質上是一個結合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來學習的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開放的動態課堂有利于學生自主創造性的發展,相較于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更加注重學生的自我發現知識的能力,而這個能力也是古文學習目的所在。在我的教學實踐中,主要利用了兩個智慧課堂常見的系統,一個是課前預習部分“雨課堂APP”的應用;另一個則是課堂教學中Hiteach教學系統的應用以及教學后AI蘇格拉底系統的反饋。
一個古文教學過程的完整性不僅包括課堂教學部分,其實在課前的預習工作和課后的總結反思也是重要的環節。所以在智慧課堂的運用上,注重課前部分的預習和課后部分的反饋,也是我在實踐智慧課堂教學上的重要步驟。課前部分我選用了“雨課堂APP”這個系統,通過微信的方式將課前預習內容發送給每位學生,讓學生養成提前預習的好習慣。完成后,教師可以通過系統,檢查預習情況。相較于傳統的預習方式,這里增添了教師的可查性,第一時間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以便于更好地調整、完善課堂上的教學。同時推送一些關于古文的相關知識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部分建議以推送視頻資料為主。
課堂教學部分,采用了先進的Hiteach教學系統來授課。教師登錄相關賬號可以及時將自己這堂課的授課過程上傳到數據庫,以便于課后AI蘇格拉底系統的數據反饋。Hiteach教學系統的應用,對于古文教學有如下幾點可嘗試的好處:
第一,可利用教學軟件設置對課前預習部分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例如在我教學《寡人之于國也》過程中,將作者及其文學常識設置為選擇題的形式,課堂上學生通過Hiteach系統手機客戶端答題,答題情況如實呈現在電子屏幕上,并且有數據分析。根據提供的數據分析,選擇答對的學生解釋或者提問答錯的學生。課堂上學生一目了然,他們能在第一時間看到自己在班級中的完成情況,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掌握。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Hiteach系統提供了多種學生學習成果的抽查方式,如隨機篩選、智能搶答、數據分析回答等。在小組討論下,學生可以利用拍照的方式上傳答案,這樣在教師講解總結時,全班的同學也能看到他們小組的作答情況,增加了課堂的參與性與互動性,這正是古文教學所要突破的一個難點。因為在我們傳統的課堂上,古文學習部分往往是學生參與互動最少的。所以,如何讓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學習文言文,如何優化文言文的課堂教學顯得非常重要。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謂把課上得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現代文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精彩紛呈,鼓勵學生自學,真正體現新課堂的自主、互動、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圍,扎扎實實地提高文言文學習的能力。完成課堂教學部分后,及時的課后反饋更是古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這里我選用了蘇格拉底數據的反饋。該系統是具有“機器學習”能力的AI蘇格拉底系統,反饋科技互動、教法應用、教材實踐指數,協助教師自我反思、探究、合作、分享,就像是老師們的AI智慧教練,善用AI智慧教練,可以幫助老師們充分用好智慧教學技術。
AI智能的反饋讓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在古文教學過程中,實時數據呈現所包含的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學習數據(掌握和未掌握部分);二是自己智慧課堂中科技運用的情況。以便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做出合理的調整。
三、智慧課堂在古文教學中所面臨的幾個問題
智慧課堂的運用可以增加古文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面臨了幾個問題。首先,在科技產品的使用上不容易管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設計出緊密的教學互動環節,容易出現學生使用手機操作課堂以外的應用情況發生。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因為依賴科學技術多于傳統課堂,所以對教師使用和教學設備的要求較高,同時在操作過程中也對教師應用的熟練度有較高的要求。再次,在古文教學中,議論性的古文更加適合這種多互動多科技運用的教學模式。它可以增加學生的討論意識和創新思維,其他類型的古文有待商榷。
總之,在古文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智慧課堂教學方式的合理引入可以推動和促進學生對古文學習的興趣,增加古文課堂教學學生的參與度,這樣有利于學生對古文知識的掌握和對文章深意的理解,教師也能從課堂反饋的科學數據上做出更加細致的教學分析和規劃。對古文教學的大膽嘗試,也是為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一次有益的實踐。
參考文獻
[1]姜靜.關于文言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學學院學報,2011(8).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