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晶

【摘 要】目的:評價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對于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和影響。方法:本研究在調查的過程中,采用分組對照方法進行研究,所有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本研究選擇7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產婦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預見性護理組,每組產婦均為39例,分別對兩組產婦落實常規護理和預見性護理,評價兩組產婦產后陰道出血的情況。結果:對于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進行評價,常規護理組產后出血發生率為46.15%(18/39),預見性護理組的產后出血發生率為10.26%(4/39),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于本研究兩組研究對象產后2h出血量和產后24h出血量進行比較,本研究的預見性護理組,也明顯比常規護理產后出血量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陰道分娩的產婦在進行分娩過程中,為產婦應用一鍵性護理進行指導能夠有效降低陰道出血發生率,也能夠減少24h時的出血量。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陰道分娩;產后出血
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工作者需要根據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知識,對患者進行觀察,并實施有效的護理。預見性護理就是對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洞察,并通過臨床經驗進行指導,為患者配合一切有效的護理方法,以便降低和預防相關不良癥狀的發生[1]。這種護理方案在臨床上具有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臨床產科和特殊的科室,預見性護理的應用,能夠大大提高對患者的護理保障。本研究針對于此主要分析將預見性護理應用在臨床產科,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并且將主要的研究情況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的研究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進行陰道分娩的產婦,選擇其中的7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按照隨機方法分為常規護理組和預見性護理組,每組產婦分別為39例。本研究常規護理組的產婦,初產婦和經產婦的比例為20〖DK〗∶19,產婦的最大年齡為39歲,最小年齡為21歲,平均年齡為(28.6±6.1)歲,預見性護理組中,初產婦和經產婦的比例為19〖DK〗∶20,產婦的最大年齡為38歲,最小年齡為22歲,平均年齡為(27.4±6.2)歲。本研究所有產婦均為自然分娩產婦,排除剖宮產產婦,所有產婦和產婦家屬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采用統計學軟件檢驗兩組產婦的臨床基本資料,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產婦無明顯的差異性(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本研究的常規護理組落實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常規護理按照常規護理原則進行,具體的方法因篇幅限制,所以不做詳細贅述。對于本研究的預見性護理組在護理的過程中,配合預見性護理進行指導,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預產期前1周護理:在此期間,護理人員需對產婦進行必要的相關指導,使產婦進行必要的產前檢查,護理人員還應該對產婦的狀況進行綜合評價,了解產婦的年齡、孕周和胎兒等相關情況,評價產婦的心理狀態。要了解產婦的基本狀況和性格特點,為產婦進行針對性的預見性心理指導,要耐心地傾聽產婦的想法,為產婦提供必要的理解和支持[2]。2)健康宣教:需要將陰道分娩的相關問題告知產婦,特別是在分娩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使產婦對產后恢復有必要的了解,還要使產婦了解陰道分娩對胎兒的好處和分娩疼痛的等級等,這樣能夠幫助產婦樹立陰道分娩的信心,也能強化產婦對陰道分娩狀況的了解,使產婦在分娩之前就做好心理準備,能積極應對。如果產婦文化程度偏低,在落實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使產婦正確認識陰道分娩過程,以及在分娩的時候的疼痛等級進行全面的了解,避免產婦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從一定程度上降低并發癥的發生。3)體育鍛煉:需要對產婦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指導,這能夠幫助產婦強化其自身身體的機能,保證產婦具有良好的身體狀態。4)生命體征的預見性護理:護理工作者需要注意產婦的各項生命指標,為產婦提供必要的干預和指導。產后對產婦落實預見性護理,這一階段尤為重要,需要護理工作者認真負責,觀察產婦的詳細狀況。能夠在產后2h密切對產婦的狀況進行觀察,產后2h是產婦最容易出現產后出血的關鍵時間,所以在這一期間,應該密切關注產婦的狀況,如果存在有產婦神色痛苦或情緒不佳的情況,需要對產婦進行檢查,做好產后出血的預防工作和應對措施。在產后24h這一時間段應該更加重視對產婦的觀察,了解產婦的狀態,檢查產婦的狀況,如果各項指標不正常或不符合標準范圍,護理人員應該和醫生進行相關溝通,為產婦制定合理的應對方案,并且在最短時間之內,幫助產婦控制出血。
1.3 觀察指標
對本研究所有產婦的產后出血發生率進行比較,同時調查兩組產婦產后2h出血量和產后24h出血量,對兩組產婦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 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當P<0.05,說明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對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進行評價,常規護理組產后出血發生率為46.15%(18/39),預見性護理組的產后出血發生率為10.26%(4/39),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于研究兩組研究對象產后2h出血量和產后24h出血量進行比較,本研究的預見性護理組,也明顯比常規護理產后出血量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 討論
從臨床陰道分娩來看,陰道分娩的過程當中容易出現產后出血的情況,這在臨床上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癥狀,臨床一般通過注射縮宮素的方式進行干預,但是縮宮素又容易被消除,而且起效相對緩慢,止血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通過科學可靠和有預見性的護理干預方法作用于臨床產婦陰道分娩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分析預見性護理在陰道分娩中所取得的效果,從結果可以看出,本研究的預見性護理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證實了預見性護理應用的意義[3]。在進行護理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進行護理配合,產前做好對產婦的觀察和評估,了解產婦的具體狀況,根據產婦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見性的指導,能夠寸步不離地在產婦身邊進行相關的干預,如產婦出現有不良情況,就可以及時進行相關的調整,控制產婦產后出血的情況。綜上所述,對陰道分娩的產婦,在進行分娩的過程中,為產婦應用預見性護理進行指導能夠有效降低陰道出血發生率,也能夠減少產后2h、24h出血量。
參考文獻
[1] 周立娟.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J].吉林醫學,2014,35(09):19901991.
[2] 楊彩霞.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5):111112.
[3] 肖美霞.探討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臨床應用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06):82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