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華 羅仁杰
摘 要: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學在面對職業需求過程中,普遍存在學生應用操作技能較差的現象,本文從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實施策略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以此幫助教師完善汽修專業教學理念,進而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專業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職業需求;職業院校;汽修專業
1 引言
職業院校在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下,在國內的地位也逐漸增高,職業院校在汽修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術能力,學生在學習汽修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技術能力,職業院校在完成學生具備職業需求的專業能力的任務,在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學生通過在學校學習的汽修專業知識,充分發揮自身專業技術能力,以此在完善自身專業素質能力的同時,加強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2 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育概念簡述
職業院校根據汽修專業教學的特點與內涵,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開展合適合學生專業水平的實踐活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技術能力,強化自身綜合素質能力。職業院校在汽修專業教學中,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學生在跟隨汽修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增強自身的汽修專業技術能力。汽修專業在開展實踐活動教學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術能力與專業素養方面為重點,著重于學生在未來的發展,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其教學在拓寬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同時,極大程度幫助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時打下堅實的專業能力基礎,進一步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
3 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3.1 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化
職業技術院校在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并未針對教師教學方法方面,進行創新性的調整,使教師仍采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學生并未有效的根據教學內容,完善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第一,在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學中,諸多教師在汽修專業知識儲備方面,存在極大程度上的不足。教師在并未充分掌握汽修專業知識,學生無法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正確學習汽修專業知識,教師其自身并未具有深厚的汽修教學實踐經驗,在汽修教學過程中,并未有效的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進行準確的教學,學生無法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第二,教師在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并未根據學生所需,構建準確的教學方法,學生無法在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無法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進一步降低學生對汽修專業的學習興趣,進而導致學生出現對汽修課程出現反抗心理。
3.2 教學目標缺乏明確性
在當下眾多的職業院校在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并未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致使學生在汽修教學過程中,無法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其一,教師在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并未構建適合學生所需專業知識的框架,進而導致學生無法根據教師正確指導,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在汽修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并未根據汽修專業,建立有效的實踐活動目標,進而極大程度影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準確的掌握實踐活動中所需的操作技能,進一步促使學生降低其專業素養。其二,教師在汽修專業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其實踐活動內容過于單一,學生無法通過過于機械化的訓練方法,提升自身的汽修專業技術能力,以至于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無法將自身所學的汽修專業知識,充分的發揮到實際工作中,學生在無法掌握汽修專業基礎知識能力的同時,降低自身的實踐能力,學生逐漸失去對汽修專業學習的興趣與未來發展方向,極大程度的影響教學質量與效率。
3.3 教學模式欠缺重視性
職業院校并未根據現代汽修發展進度,建立正確的教學模式,學生無法跟隨汽修時代發展的步伐,進而逐漸失去在專業領域里的競爭力。一方面教師在汽修專業教學中,并未將教學內容分層化,缺少對知識、技能與方法等方面的正確運用,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無法開展提升學生操作能力的實踐活動,學生在其理論教學下,無法提高汽修學習能力,進一步喪失其專業特點。職業院校缺少對汽修設備的更新,諸多教師仍使用舊有的機械設備,進行汽修專業的教學,使學生無法利用所學知識融合到工作崗位中,使學生與實際生活拉開距離,進而導致學生降低對汽修專業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教師在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對理論的教學,忽視利用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操作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出現實踐活動中操作能力較差的現象,其影響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4 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育改進策略
4.1 強化教師教學體系
職業院校需要建立正確的教學體系,構建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準確的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第一,教師需要在汽修專業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正確的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有效的指導,學生能夠將教師的建議與自身實踐活動內容相結合,進一步提升自身實踐操作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第二,教師需要增加時間活動課程,學生能夠在實踐操作中,將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相融合,在完善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建立與學生學習能力相符合的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汽修專業知識的儲備。此外,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分析其原因,并幫助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學生能夠在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4.2 增加教師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在汽修專業教學中,需要建立信息化的教學方法,構建正確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跟隨汽修行業的發展步伐,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教師需要舍棄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理念,與先進的汽修設備相結合,保證學生接收優質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提升學生在汽修專業方面的競爭力。教師應配合學生所需,適當減少汽修理論的教學,為學生進行正確的示范,使學生能夠準確的掌握其應用技能,在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同時,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其次,教師需要在汽修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創造與創新能力。學生在實踐活動教學中,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操作應用技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對汽修學習的興趣。
4.3 構建教師教學目標
職業院校在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更新汽修教學設備,在保證學生接受優質的教學資源的同時,建立科學的汽修教學目標,配合汽修教學信息化的方法,有效提升學生汽修專業應用操作能力。第一,教師需要建立具有信息化技術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充分掌握信息化技術能力的同時,將汽修專業教學相結合,能夠極大程度的幫助學生在專業能力方面的提升,教師在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的同時,正確的根據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方向。第二,教師需要構建有效的教學管理模式,將汽修專業教學目標相結合,以此完善汽修專業教學體系。教師能夠利用詳細的教學內容,開展對學生針對性的汽修教學,在完善信息化技術數據處理能力的同時,強化汽修專業教學的規范性,進一步幫助學生具備優秀的專業品質。
5 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改善汽修教學出現的教學方法、體系與管理方面的問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汽修專業的動力,教師能夠提升汽修專業教學效率,完善汽修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實踐活動的開展,進而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并為社會培養優秀的汽修專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曹新華.職業院校汽修專業人才培養途徑分析[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04):122.
[2]田雄偉.職業學校汽修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10):107-108.
[3]楊國棟.職業院校汽修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07):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