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輝
【摘 要】 情境,指的是教師基于既定的教學目標,并依托具體的教學內容而創設的富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創設有效情境,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進而有利于優化課堂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這一問題淺談一二。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情境 問題 直觀 實踐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大多是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即只是一味地向學生講授和灌輸課本知識,這就使得課堂氣氛壓抑沉悶,進而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鑒于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善于以學生的思維水平為依據,以教學的具體內容為依托來創設有效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進而獲取理想中的教學效果。
一、基于趣味情景,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學好一門學問,興趣培養是關鍵。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思維較為活躍,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課堂的教學氛圍對他們學習興趣的影響極大。基于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不妨在課堂教學之初基于趣味情景來向學生提出富有啟迪和思考價值的問題,以便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順理成章地引出新課內容,進而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例如,以“有理數的乘方”這部分內容為例,在導入環節,我對學生說道:“同學們,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是38.4萬千米,如果現在給你一張足夠大且足夠薄的紙,你需要對折多少次才可以到達月球呢?”這一極富趣味性的問題一經提出便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大多數學生直接表示折疊多少次都不可能到達月球。這時,我繼續說道:“假設一張紙的厚度是0.1mm,折疊1次是0.2mm,折疊2次是0.4mm……同學們不妨算一算,當對折多少次的時候便是地球到月球的距離?!边@時,學生都紛紛拿出筆在紙上演算著。如此,通過在導入環節基于趣味情景來向學生提出問題,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課內容,進而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借助有效手段,創設直觀情境,突破教學難點內容
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都比較強的學科,學生學習和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而現代信息技術憑借自身形真情切的獨特優勢,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鑒于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不妨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創設直觀情境,以突破教學難度內容,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
例如,以“圖形的旋轉”這部分內容為例,為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學生清晰直觀地認識“旋轉三要素”,我決定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首先,我向學生展示了橫桿的運動過程,并問道:“同學們,橫桿是如何運動的呢?”學生答道:“旋轉運動!”于是,我又向學生演示了橫桿的“放下”和“收起”,并繼續問道:“橫桿的這兩次旋轉有何不同?”學生答道:“一個是順時針,一個是逆時針?!贝藭r,我加深了問題的難度:“注意觀察,橫桿的放下和收起是繞著哪一點進行的?這兩次旋轉有何共同之處呢?”待學生回答完畢,我向學生引出了“旋轉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角度和旋轉方向。如此,通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創設直觀情境,既突破了教學難點內容,又加深了學生對“旋轉”這一概念的理解和認識,進而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提升。
三、依托現實生活,創設實踐情境,增強學生應用意識
雖然數學學科獨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征,但其歸根結底是一門應用類學科,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數學問題。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尋求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科的契合點,并在此基礎上創設實踐情境,以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所學知識加以實踐和運用,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例如,在學習完“扇形統計圖”這部分內容之后,我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對全班學生最喜愛的球類運動進行調查統計,并在制成扇形統計圖的同時,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1. 哪種球類運動最受歡迎? 2. 最受歡迎的兩種球類運動是什么?它們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3. 如果你是班長,讓你組織全班學生去觀看球類比賽,你會組織觀看什么比賽?4. 你還能夠從扇形統計圖中得到哪些有用信息?如此,通過創設實踐情境,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所學知識加以實踐和運用,不僅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扇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而且還使學生體會到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進而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總而言之,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及時掙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并善于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材的具體內容來創設各種有效情境,以優化數學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獲取高質量、高效化的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蔡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7(22):140-141.
[2] 汪涌.初中數學課堂情境創設之探究[J].學周刊,2016(1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