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彬
【摘 要】 提高初中生生物解題效率的正確方式是幫助他們掌握行之有效的解題技巧。在論述本文期間,教師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從排除法、正反推理、直選法三種解題方法入手,指出如何在生物課中幫助學生掌握合理的解題方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生物核心素養。
【關鍵詞】 初中生物 解題技巧 指導方法 教學策略
經常有初中生因為解題失誤而丟掉分數,甚至有些習題明明是初中生接觸過的,可是再出現時他們依然會得出錯誤的結果。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在解答生物習題時都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甚至不了解生物習題的內在規律。其實,任何一門學科的習題都存在固有的規律和特點,如果將其掌握,便等同于擁有了打開習題大門的鑰匙,從而極大程度地提高整體解題效率。所以,培養初中生的解題技巧,讓他們掌握科學、合理的解題方案,這無疑是初中生物教師所要認真思考的重中之重。而在具體的研究中,另一方面,生物習題有一個獨特的規律,每一種題型都應對了一種解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這些解題方法,可以有效地縮短學生在考試期間所要耗費的時間。
一、排除解法,順藤摸瓜間抓住答案
在初中生物習題解答技巧中,排除法具有常規性,也是被運用最多的一種解題技巧。在運用排除法解答習題時,學生需要根據提干交代出的信息進行逐個排查,將不符合信息的選項剔除,如此一來,唯一剩下的選項便是答案。通常,這種解題方法最多地被運用在選擇題中。如下所示:
例題1:在下列選項當中,屬于非條件反射活動的是( )
A. 強光刺眼,立即閉目
B. 聽到鈴聲進教室
C. 看《唐山大地震》電影流淚
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解析:這是一個考察學生對反射知識的掌握情況的選擇題,難度適中。但是學生在解答的時候,多數都出現了問題。如:有的學生看錯了題干信息,當成了“屬于條件反射的選項”。當然,這種情況屬于馬虎所致。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在分析四個選項的時候,因為對條件反射的混淆認知,導致得出了錯誤的答案。這時重新分析條件反射的定義——“兩樣不存在任何聯系的事物,因長期共處,當其中一樣東西再出現時,便無可避免地聯想到另外一樣東西”。然后再觀察四個選項,B、C、D三個選項在表達上都符合條件反射的定義。所以,在排除了這三個答案之后,便可以確定正確答案為A。當然,也有一些選擇題利用排除法無法第一時間尋出答案(因為存在多個選項均符合正確答案的標注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學生采取其它的解題技巧。
二、正反推理,循序漸進中解開謎題
正反推理是一種邏輯性、思考性很強的解題方法。在使用這種方法進行解題期間,學生需要對習題的客觀因素進行提煉、排列、分析和整合。隨后,再對選項中相近、容易混淆的幾個選項的概念進行剖析,從而屏蔽似是而非的選項,做出正確選擇。當選擇題中的各個選項相近時,這種解題法可以發揮良好的優勢。尤其是在排除兩個錯誤選項,并對另外兩個選項模棱兩可時,利用推理法可以獲得異樣的效果。如下所示:
例題2:雞的毛腿(F)對光腿(f)是顯性。豌豆冠(E)對單冠(e)是顯性。有一只公雞甲,一只母雞乙,一只母雞丙。這三只雞均屬于典型的毛腿豌豆冠。假如將公雞與兩只母雞分別進行雜交,那么誕生的后代的性狀表現則為以下兩點:(1)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2)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單冠。那么,則公雞甲的基因型是( )
A. FFEE B. FFEe C. FfEe D. FfEE
解析:在解答該題時,首先可以采用正推的方法。因為三只雞都屬于毛腿豌豆冠,假如公雞的毛腿基因型屬于FF,那么可以直接得出結論——其后代的表現型不可能是光腿ff。同理,倘若公雞屬于豌豆冠基因型EE,那么其后代的表現型同樣不可能是單冠ee。這時,學生可以再采用反推的方法進行逆向推理,也即是:當公雞的豌豆冠基因型屬于哪一種時,后代才會出現光腿和單冠兩種基因型。由此一來,正確的答案便呼之欲出了。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選擇題都適合采用正反推理的方法。尤其是那些難度較低的習題,如果采用這種解法進行解答,反而會浪費學生的時間。
三、直選解法,循序漸進中挖出真相
這是解答生物選擇題時采取的最基本的方法,與排除法一樣都是初中生必須扎實掌握的基礎性解題技巧。在利用直選法解答時,學生需要依據題目所給出的客觀條件,借助于已學知識進行分析和判斷,直接得到結論。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正誤型的選擇題。如下所示:
例題3:各種植物細胞能夠保持一定的形態,這主要是靠( )
A. 細胞壁的保護作用 B. 細胞膜的保護作用
C. 細胞壁的支持作用 D. 細胞膜的支持作用
解析:這道選擇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細胞結構及其功能的掌握情況。之所以選擇直選法來解答習題,是因為細胞中可以保持一定形態的是細胞壁,故而正確答案是C。不過,如果學生在這期間對A和C兩個選項存在模棱兩可的問題時,則可以重溫植物細胞這部分知識,這樣答案自然浮出水面。當然,在利用直選法解題期間,如果時間準許,也可以進行二次驗算,以此確保答案準確無誤。
總而言之,當學生成功掌握解題技巧后,生物習題對于他們而言將不再是折磨,而是一種快樂。但是,習題解答技巧的指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練習與反思才能成功。因此,生物教師必須具備足夠的耐心,客觀地看待每一位學生所存在的不足,隨后制定科學的針對性解決方案,由此讓學生在解題技巧的幫助下逐漸走向生物學的真諦。
參考文獻
[1] 盧慶花.初中生物習題教學有效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08):15-16.
[2] 幸尊權.初中生物非選擇題的主要類型及解題技巧[J].中學生物學,2017(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