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安民
【摘要】在初中階段,聲樂演唱方法和技巧的學習,是初中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但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部分音樂教師認識上的偏差,造成教學方法和技巧簡單隨意。教學手段的抽象和繁雜,導致學生的歌唱興趣不高,歌唱意識、習慣和技能技巧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養成和提升。經過多年的探索,筆者運用“悄悄話”的發聲原理,在對初中學生的歌唱教學中發現,無論在歌唱氣息、吐字、獲得腔體共鳴,還是讓學生完整表達作品的情感等方面,都使得這些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既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也促進了學生歌唱能力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初中學生;歌唱教學;方法探究;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歌唱教學是初中音樂課的基本教學內容之一,《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的初步技能;能主動地參與各種演唱活動,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積極參與齊唱、輪唱及合唱;了解變聲期嗓音保護的知識,懂得嗓音保護的方法”。從課程標準的要求中我們不難看出,要讓學生進行規范的發聲練習,掌握科學有效的發聲方法,是初中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實際歌唱教學活動中,大家存在著諸多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部分音樂教師認識上的偏差,造成教學方法和技巧簡單的隨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從學生方面來看,初中學生對于過于深奧的聲樂理論,過于抽象的歌唱方法經常摸不著頭腦,缺乏對歌唱過程中科學方法的把控,造成音色不能很好地統一,音域難以拓展,音準不能準確把握,高音唱不上去,低音唱不下來,甚至完成一首歌曲都成了困難。對于處于變聲期的初中學生,長此以往,一方面造成聲帶受損,另一方面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歌唱這門藝術學習的興趣。
一、初中生聲樂演唱教學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經過小學到初中的過渡,從少年期進入青春期,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知識視野的拓展,個人認識方面的提高,情感世界開始變得細膩而豐富,因此,初中生在聲樂演唱方面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初中時期不但能更好的掌握歌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也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進入初中,很多學生開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喜歡唱歌,部分學生也有很好的聲音條件。歌唱有益于健康,能促進良好的體態和沉著自信的心境。
近年來,大家普遍都對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也不斷被注入新的內容,尤其歌唱藝術教育在陶治學生情操的同時,使學生的課余生活將變得更加豐富。很多學校的師資隊伍也越來越完善,專業水平越來越高,音樂教師在初中時期就著手培養學生在聲樂方面的特長,這對學生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歌唱教學是其他形式不可比擬的,因此要正確運用歌唱教學,不僅能達到教育的全面性和普及性要求,更主要的是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二、目前初中聲樂演唱教學的現實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對初中學生歌唱技術教學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一部分音樂教師認為,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歌唱發聲訓練不夠科學。主要理是由于初中學生正處于變聲期,客觀條件并不成熟,這一階段的學生唱歌要么大聲的喊唱,要么虛著嗓子唱,要么低八度演唱,對聲帶傷害較大。這一階段的學生聲帶處于發育期,容易造成閉合不嚴,導致缺少氣息上的支持,唱歌力度欠缺,大部分學生幾乎達不到聲樂演唱的基本要求。還有個別教師認為,聲樂演唱方法引入課堂教學,那是音樂專業院校要做的事,和初中音樂課堂歌唱教學不存在必然的關聯。
事實上,歌唱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內容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大多數音樂教師反而喜歡上歌唱教學課,但他們的歌唱教學一般形式比較簡單,程序顯得單一,內容比較膚淺,尤其缺乏歌唱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培養和訓練。但凡需要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與訓練時,大多數教師采取回避或一帶而過的方式,使得學生的歌唱意識、習慣和技巧技能沒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養成和提高。根據筆者近幾年的所見所聞,發現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課上,很多教師幾乎不會對學生進行歌唱發聲訓練,也不會對學生進行歌唱意識的培養和引導。很多老師在歌唱教學方面,缺乏起碼的歌唱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素養,初中歌唱教學大部分仍停留在一種跟隨錄音,鸚鵡學舌般的跟唱形式,對于學生那種違背嗓音發聲規律的喊唱、漏氣、音準、歌曲情感處理等方面的錯誤表現,很少能有教師及時的糾正。
還有一種不可忽視的事實,那就是初中學校將音樂課列為副科,無論學校領導還是家長都覺得音樂課不重要,所以課堂管理和各類教研活動都做得極不規范,造成大部分音樂教師的歌唱課隨意性比較強,具體表現為,不對學生進行正確科學的歌唱引導,不進行系統而規范的發聲訓練,導致學生的歌唱水平和歌唱素養沒有本質的改變。目前在初中學生中間,能夠比較完整的演唱,或者利用一定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來完成一首歌曲的學生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三、筆者對初中生聲樂演唱方法的探索與改進
如何找到適合初中生聲樂演唱的先進方法和技巧,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改善自己的聲音,培養學生的演唱能力和水平,使學生的演唱自如、流暢、動聽。因此首先要打破傳統聲樂理論的思想禁錮。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既繼承一切傳統的優秀的先進歌唱技巧和方法,也要努力探索一些新的,適合初中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發聲和演唱方法。
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聲樂演唱時,往往存在氣息淺、嗓子緊、吐字不自然、表情達意不準確等問題。歌唱發聲的關鍵與基礎在于良好的呼吸,首先呼吸方法要正確,要求吸氣深而自然,氣息的控制力量要適當而穩定,讓聲音充分獲得氣息的支持。說“悄悄話”的辦法,解決了很多聲音訓練過程中的問題,由于它有用力輕、音量小、能自如地控制與表情達意等特點,可以較好地改善這些問題。首先,歌唱中的呼吸有吸氣、控制、流動與交換等幾個要點,但對于初學者就顯得過于抽象,很容易因氣息緊張造成聲音生硬,甚至出現憋氣,漏氣等現象。而在說“悄悄話”時,氣息的呼與吸以及控制都非常自然,嘆氣的感覺十分明顯,橫隔膜的下降也不怎么困難,感覺小肚子一松一鼓,氣息會很輕松的沉下去,胸底部也有擴張的感覺,給歌唱一定的發力儲備,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氣息淺,嗓子緊的問題。因此,在呼吸訓練的要求中,與其過多地介紹一些抽象方法,還不如讓學生多體會“悄悄話”的感覺,悄悄的吸和呼,學生易于掌握,而且清楚明了。
從吐字和咬字方面來看,學生最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吐字不規范,咬字不到位。原因之一就是用力不當,噪子總使勁兒,口腔打不開,牙關遲鈍,字咬不住。這里也可借鑒“悄悄話”的感覺。說悄悄話時用力輕,音量也小,并且為了讓對方能聽清自己的意思,往往嘴角張力比較大,吐字的動作幅度會很夸張,這時牙關也打開了,表情達意非常自然,也容易很好的控制。因此,在咬字吐字時,可讓學生多體會這種感覺,久而久之,就能輕松地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做得好,就能把人這一件樂器發揮到極致,人本身是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音樂的奇妙樂器。要是做的正確、科學,就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妙聲音。
人的發聲體主要由聲帶(含假聲帶)、腹腔、胸腔、喉腔、口腔、咽腔、鼻腔、頭腔等眾多腔體構成。簡單的發聲原理是聲帶在氣息的沖擊下產生振動,然后聲帶振動發出聲音,后經過這些腔體的共鳴,最終發出優美動聽的聲音。
歌唱中高位置發聲的獲取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較難,尤其是處于變聲期的初中學生,胸腔和口腔經常“打架”,甚至壓喉、擠嗓子,高音找不到支撐點。如果借簽“悄悄話”輕輕喊的感覺,反復體會,不斷練習,你會覺的那個點正是要尋找的發聲的高位置。而且利用這種感覺找起高音來更加容易自然。
總之,在對初中學生聲樂演唱的教學過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通過運用“悄悄話”的發聲方法,無論在氣息、吐字、獲得腔體共鳴,還是完整地表達作品情感,都將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不管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人們共有的發音器官的結構和發聲原理是相同的,沒有誰的發聲器官比別人獨特多少,很多知名的歌唱家也一樣。那么,在進行聲音訓練時就必須找到簡潔易行的辦法,“悄悄話”的發聲原理就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掌握正確科學的發聲機理,才能建立切合自身特點的發聲體系,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在實際演唱中,獲得較為準確和適合自己的發聲技巧和演唱方法,將作品演繹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