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
【摘要】近年來,教育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職院校為了提高教學的效果,提升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借助信息技術的平臺輔助教學。微課教學成為時下最受教師和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很好地吸收微課中的知識點,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深受學生的喜愛。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職音樂教育中微課教學的發展現狀和教學意義,主要闡述了高職音樂教育中對微課教學的應用探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微課教學;應用;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高職院校在學生教育方面進行了很大的改變,微課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方式,是將某個重要的知識點通過短視屏的形式展現出來,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微課是對課程進一步的完善和整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提升學生自學的能力以及學習的效率。微課的制作應當以學生的角度出發,真正了解學生的需求,這要求教師在錄制課程時,以學生為主體,真正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理解、掌握的情況。
一、微課教學的發展現狀
微課,顧名思義,以簡短的視頻為載體,錄制課程,那對于教師而言,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課時間,將知識點進行系統講解,難點重點可以通過微課讓學生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重難點,以便于應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于學生而言,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難以在課堂上學會,需要進行課下復習,但往往容易忘記教師講的內容,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音樂教育中最重視的是學生基礎的聲音技巧的訓練,而千篇一律的重復不利于課程很好的講解,但又不能很好地照顧基礎不同的學生,微課得以在教學過程中被廣泛應用。
微課的特點是容量小,但使用靈活,內容精簡,突出主題,時間短,學生更容易提升注意力,系統、明確的教學內容更能夠吸引學生的關注,音樂教學更需要系統化地培訓,這要求教師在錄課時對內容之間構建合理的框架,系統地錄制,避免學生的知識體系過于碎片化。微課的內容需要緊扣主題,微課是對教學進一步的補充和說明,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和深入理解,微課錄制的時長約為15min,過于長的時間難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不能夠實現微課的功能[1]。
二、高職音樂教育中微課教學的意義
(一)豐富教學的內容
音樂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微課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很大的作用,幫助教師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并且進一步整理、完善教學的目標,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的要點、難點,很快的提升音樂表達的水平。微課的應用幫助教師擴大了教學的空間,不僅局限于課堂45min的教學時間內,更可以使得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對微課的引用,有助于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作品的思想表達,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提升學生的審美,以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圖片、視頻的展現,更有助于學生在演唱過程中想象力的運用,進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能夠跟充分運用45min課堂教學的時間,豐富了音樂教學的內容。
(二)整合教學的資源
音樂教育不同于傳統的學科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學科,要求學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能理解和提煉作曲家表達的情感,使得學生在歌唱時凸顯音樂的精神世界,彰顯音樂特有的魅力,既是藝術的升華,又是情感的抒發,可以將人的思想引入歌聲中,更能表現出音樂的風采。微課的運用,有助于教師實現情景模擬或者情景在現,將學生帶入到作曲家的內心世界,感受不同的情感,真實的體驗喜怒哀樂,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幫助完成音樂教學目標。微課的錄制內容可以是寬泛的,只要與教學的內容相關,這要求教師在設計時進行合理劃分,聲音技巧訓練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需要反復強調的地方都可以進行微課的錄制,節約課堂的時間,避免過于重復簡單的內容,充分利用了教學的資源。
(三)合理運用微課,提升自學能力
微課作為一種輔助工具,是需要進行合理的利用的,以新課程標準為參考的依據,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課程的錄制,音樂教育的領域是寬泛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實現情景教學,引導學生對不同類型的曲目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并且掌握不同音樂表達的特點,再進行細分教育,有針對性、專業化的訓練模式有助于學生快速提高,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理解能力。在不同的教學內容里,合理運用教學輔助工具,能夠幫助教師完成教學的目標,提高教學的質量,并且微課的引用還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一個過度[2]。
三、高職音樂教育中對微課教學的應用探討
(一)音樂歌曲教唱中微課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逐字逐句的教學方法,改正學生的發音,但這樣的教學效率低 重復性強,不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整合,通過微課的錄制,將演唱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進行錄制,學生可以在課下練習時循環播放微課的教學內容,既節約了課堂的時間,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又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教唱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音調上不去的現象,造成教學效果不明顯的現象,學生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此時可以通過微課進行歌唱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師反復教,學上被動聽的教學現象,教學的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二)音樂教育中技巧訓練的應用
音樂教育中聲音技巧的訓練十分的重要,音色是天生的,但同時可以通過后天技巧的訓練,完善音質,技巧訓練能夠幫助演唱者很好的處理音調,節奏的把控也很重要,每個音節落到該落的點,在訓練時確保節奏把控準確也很不容易,而節奏的訓練又相對而言較為枯燥,容易激起學生的厭學心理,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能夠通過圖片、音頻變化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并且快速掌握重點,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愛好。
(三)音樂教育中樂器演奏教學的應用
音樂的魅力在于感染力和表現力,能夠打動觀眾的,引起觀眾共鳴的音樂就不失為一首好的音樂,加上樂器演奏更能凸顯音樂的魅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樂器教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學生人數過多,沒有辦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教學器材搬運麻煩,學生看不清楚教師的演示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學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過程中采用微課教學方法可以彌補這一教學的缺點,清楚的演示樂器演奏的方法和技巧,每個學生都可以學習相關的技巧,借助樂器實現音樂的表達,學生課下還可以自主學習、交流樂器,進一步完善教學的內容,以此來彌補傳統教學空白,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音樂教育受條件的影響,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近年來微課的發展,移動端的學習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可,打破了傳統音樂教育的模式,使得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課堂的教學時間,整合了教學的資源,學生可以一遍一遍在微課上學習重點、難點,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了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完善和補充了教學的內容,幫助教師完成了教學的任務,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斯琴.微課教學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 2016(11):88.
[2]謝歡,雷雨虹.創新微課教學對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理論課程的應用研究[J].北方文學,2017(17):242.
[3]周圓.微課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研究及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