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琳
【摘要】 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傳統的主要表現形式。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僅可以使民族最寶貴的部分流傳、繼承下來,同時也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將優秀傳統文化與日常教學工作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對傳統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本文就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教學當中進行了探討,以為實際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傳統文化 教學
優秀的傳統文化集中體現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先進思想智慧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語文作為一門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基本學科,應當緊貼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教學改革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用優秀的、悠久的傳統文化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學生在了解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同時,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識,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意義
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的、多元的社會,各種文化思潮的涌入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或多或少地產生了一些較為不利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育學生不能忘了我們“文化的根”。要讓新一代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并促進傳統文化現代化,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的語文教育中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讓中學生能夠了解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正處在形成發展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正確學習興趣的關鍵階段。因此,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的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從而弘揚傳統文化精神,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通過高中語文的教學,培養學生語言、寓意以及情感分析運用能力,讓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從多角度領悟我國的傳統文化,并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二、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的方法
1. 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將更多的優秀傳統內容加入到教學過程當中。
教師在組織教學安排時,可以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搜集詩歌或者比較優美的文章,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詩歌或文章背誦下來,在課前或課間休息時背誦給大家聽,介紹給大家。這樣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可以增加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形成豐厚的文化底蘊;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開展朗誦詩歌的比賽,提升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提高學生閱讀、朗誦詩文的能力,通過自己對詩歌的理解,體會詩歌韻味,朗誦好詩歌;在班上或者校園里開展書法比賽,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進而更好地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2.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開展教學活動。
在教學中,要利用好語文教材,包括必修課本的每一篇文章以及所有的選修課本。每一本必修教材都自成體系,五本必修教材又成一個系統。我們可以在教材編排基礎上,出于學情和教學需求考慮,自己將課文重新編排。在編排時以傳統文化教育為中心,有助于傳統文化真正滲透入教學。傳統文化是中國古代優秀文化遺產,因而在文言文中有集中體現。我們可以根據古代詩文展開教學安排。開篇的《沁園春·長沙》是很好的切入點。我們不僅可以通過這首詞展現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還可以展現偉人表現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不屈不撓的精神,這一精神即是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展現。本單元的《相信未來》、《斷章》、《錯誤》可以通過與《沁園春·長沙》在形式與內容感情上的對比進行教學設計。之后開展第二單元文言文教學時,同樣需要對比其他單元與其的異同,以傳統文化為參照、為中心展開教學。
3. 結合生活實際開展課外活動,豐富傳統文化的表現學習形式。
我國傳統節日蘊含豐富的文化底蘊,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傳統節日向學生傳播傳統文化,讓學生在節日的氛圍里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可以組織各種有創意的活動,比如“詩詞大會”、“朗誦會”等,中秋節的時候可以讓同學朗誦與中秋相關的詩詞,比如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清明節學生在為烈士掃墓或者是懷念親人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飽含感情地朗誦王禹俏的《清明》等名詩,抒發內心情感,寄托哀思。傳統節日的信息量非常豐富,也可以與經典誦讀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產生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我們還可以借助某一個傳統節日,深入探討語文知識。比如端午節,探討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為何投汨羅江,為何端午節需要吃粽子等,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查詢端午節的信息,讓學生感受別樣的民族特色。
三、結語
在現代社會發展的新時期,西方文化對中華傳統文化形成了一定沖擊,為傳承并發揚傳統文化,需要將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緊密契合,科學開展教學設計,創新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名著閱讀引導學生感知傳統文化魅力,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何西棟.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與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3):58.
[2] 朱厚霞.淺析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開發[J].教育現代化,2018,5(8):358-359.
[3] 朱艷敏.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7(7):120.
[4] 劉麗麗.論述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意義及做法[J].教育:語文教育,201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