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裕
【摘要】 新課標要求把課堂氣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積極性作為課堂節奏把控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初中數學在課堂改革的過程中也進行了很多方面的創新和改變,師生互動式的課堂互動教學模式被提了出來。這種教學模式中在關注學生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也與往常的一言堂有著不同。通過加深教師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使課堂氣氛活躍,從而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加到課堂學習中來。
【關鍵詞】 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互動式教學;深度思考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真正切合實際的課堂師生互動是通過學生在課堂上勇于表達自己的理解和疑惑來讓教師對學生有著足夠的了解 ,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讓學生作為受教者得到足夠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契合新課標的要求,改變課堂氣氛。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不同于以往的呆板的教學管理,師生互動是需要師生發自內心地互動,通過各種教學模式配合來真正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以平等的語言交流,深入開展的教學活動讓初中數學的課堂作為師生共同的發言地,在互動的課堂中沒有絕對的地位差別,只有互相理解的師生關系。
一、運用課堂問答,讓互動教學促進深度思考
在初中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大多數是以問答形式來進行的。提問能夠幫助教師幫助學生提升思維效率、估計課堂教學的成果并且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提問就已經是教師們頻繁使用的教學方式,而教師的提問水平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師生互動的走向。由此看來,對于如何有效實施師生互動的策略可以分成三個方面的問題:對提問的設計策略、問答節奏的控制策略和問答之后的教學評估策略。
首先,設計問題。問題的設計是指提問前的時期教師如何選擇適當的問題來進行問答。一個有用的提問應該是既對課堂的教學內容有一定包括,并且還能留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盡量避免給學生提出對錯判斷題,這樣可能會對學生造成僥幸心理的影響。之后就是對問答節奏的控制策略,這需要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對問題進行部分的改動與取舍。就比如說提問的先后順序,問題應該是逐步深化,由淺入深,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有層次和邏輯地運行起來。在提問后同樣應該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這樣得到的答案能反映得更多。最后就是對教學效果的評估策略。可以說,提問是互動教學的一個過程,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就能夠知道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要保持平靜的心情,在內心進行估計以便下一次的課堂教學調整,不能對學生進行過度的批評教育,應該以鼓勵為主,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
二、把握互動特點,讓互動教學促進深度思考
與傳統的僵化教學不同,互動式教學本來就是一個沒有太多局限的教學模式,如果要以步驟來定性,那對互動教學的性質會有一定的改變,互動式教學最主要的還是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中面對的實際情況為主,教師作為主要的教學引導者。如果如同過去的一言堂一樣進行教學,那么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太近的距離有可能會讓課堂的節奏出現失衡,從而達不到教學目的。
要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持一個相對平等的教學高度,在以學生的視角看待課堂教學時還要注意課堂的氣氛和節奏走向。首先,初中數學課堂的互動應該是靈活性的,以教師引導學生為主。相對于傳統教學中的絕對化教學,互動式教學更傾向于教師的引導和傾聽。不可否認的是教師無論是在知識層面還是社會經驗上都是高于學生的,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認真投入自己的感情,教師也有著屬于自己的疑惑,教師作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導師和朋友,在與學生的課堂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對課堂作出更合理的安排。面對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習效率達到高效化,完美地完成課堂教導任務。
三、引領學生互動,讓互動教學促進深度思考
互動式教學同樣適用于學生之間的,原本的課堂模式中,學生的交流大多都是被禁止的,這是對學生思維的一種限制,同樣也是阻礙課堂效率的一個因素,而在互動式教學的課堂中,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進行平等化的學習交流,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比如在初中的空間幾何題目探討中,由于空間幾何的復雜性,單個學生很難完全理清圖形的要點,這個時候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自由交流自己對圖形的看法和解法,這樣不僅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了學習的進度,對學生的交流能力也有一定的培養。在小組討論后,教師再通過對學生小組討論的結果評價作為切入點進行互動,這樣一來聯通了教師,學生,課堂,使得教與學處于相同的層面,讓學生的學習氛圍更加融洽。
總之,隨著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度逐漸加快,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都有了改變和革新。在課堂教學中的許多教學模式也有了改進,為了讓學生的個人素質得到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不再只是以往被動學習的一方。而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實行策略,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推廣正符合這一進程,由此也可以看出,互動式教學模式的發展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張翠芹.淺談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J/OL].學周刊,2018(34).
[2] 賈鵬超.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J].林區教學,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