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 在新課程標準當中明確指出了語文教學的性質,這樣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基礎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還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語用訓練。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語用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語用教學
0. 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生字詞認識的能力,更加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語文本身就屬于文字類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完成對文字的學習和理解。而語用概念的提出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思想。教師在教授學生生字詞的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去發掘文字的魅力,從而讓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促進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1. 語用教學的含義
語用教學實際上是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學,在該教學理念中強調教育和運用之間的協調性,將其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語用教學是一種專門研究語言具體使用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教會學生如何說話,如何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語境,并采取適當的語言基調和語言方式進行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對語用教學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 小學語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
語用教學的重點是語言的語用,但是由于我國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專注于對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了理解性教學,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解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的提升的。另外,還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對課本進行深入的研究,導致學生無法深入地了解課文的精髓,從而使得他們對于語用教學無法形成深刻的理解,這也是非常不利于學生語言運用水平的提升的。
2.2缺乏語境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特別是在語用教學中,更是也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體現出語用運用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注重語境教學。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趕進度,往往會忽略了對學生語境教學方面的培養,使得課堂氛圍枯燥、沉悶,從而使得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由于缺乏語境教學,導致很多的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從而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語用水平較低。
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語用教學的策略
3.1加強解讀和知識點語用教學
解讀教學可以通過體驗式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悟,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例如:在對《鳥的天堂》這一課文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解讀教學來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在本篇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和朋友劃船出去游玩;第二部分: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第三部分: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時見到的景象;第四部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通過對課文的進行解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對課文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理解。
另外,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鳥的天堂的印象,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出鳥的天堂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更好地感受到鳥的天堂的美,從而增強學生對知識體驗,提升學生的解讀能力。
另外,小學語文是由各個知識點所組成的,因此,在小學語用教學中教師也應當要為學生創設知識點語用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例如:在對《長相思》這一古詩詞進行語用教學時,教師就需要注重知識點教學。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去閱讀這首古詩,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分析這首古詩中所介紹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在古詩詞當中的應用[3]。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覺得比較難理解的字、詞列出來,教師再逐字逐句地幫助學生去理解這些字詞在故古詩當中的含義,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并掌握古詩詞的運用方法,從而提升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所學的內容,自己嘗試著去翻譯這首古詩,從而將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轉化為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3.2加強讀寫訓練,提升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用訓練時,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在寫作中正確地運用語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模仿課文當中精彩的語句、寫作手法以及遣詞造句等,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例如:在對《蟋蟀的住宅》這一課文進行教學時,在課文當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如:“它的工具是那樣柔弱,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等,這些句子就是最好的模仿寫作的材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去分析課文當中的修辭手法,然后再讓學生在課堂或者課后進行模仿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修辭手法的運用技巧,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語用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語用教學中存在過于注重學生成績,缺乏語境教學等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地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使得語用教學能夠真正地被貫徹落實,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梅云.小學語文語用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23):253-253.
[2] 吳永豐.小學語文課堂語用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師,2017(27):24-24.
[3] 王旭明,馮淵,龍祖勝,等. 中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語文建設,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