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祥
體育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學生在學校進行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必要途徑。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課程不被重視,經常被其他文化課程占用。而且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體育任務重,抑制了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本文從游戲化教學法、開展小組合作和結合自由學習三方面出發,分析和探究多樣化教學讓初中課堂“靈動”起來的有效策略。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課程是保證學生身體健康,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體育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減輕繁重學業帶來的學習壓力。而且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越來越受重視,體育課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明顯提升。但是現階段的體育模式落后、方法單一,課堂枯燥單調,致使體育學科的價值和作用的不到有效發揮。因此將多樣化教學方法運用到初中體育教學中勢在必行。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分析和探究如何實現多樣化教學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 游戲化教學法,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行為的源泉和動力,只有充分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投入到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游戲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能夠有效引起學生興趣。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里特點和興趣愛好,并根據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來設計游戲的內容和形式,以教學內容為核心和基本點,將游戲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推進教學進程,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達到通過游戲使學生掌握體育技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反應力、行動力和合作意識的最終目的。
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會涉及許多田徑類項目的教學,純粹的跑步會讓學生覺得無聊,那么體育教師就可以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之間展開競賽。如,讓每個小隊排成一排,排頭成員拿著乒乓球,球拍上放置一個小球,然后跑向指定位置,在跑步過程中,手不可以觸碰小球且小球不可以落到地上,如果哪隊的乒乓球落到地上,那么就要返回起點重新開始,比賽開始后,學生們的氛圍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拿著球拍開始比賽的同學帶著不服輸的精神比賽,觀看的同學在旁邊給予鼓勵,一節體育課就在學生們的歡聲笑語中度過了。這樣,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筆者通過游戲化教學法,提升了體育課程的趣味性,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跑的規則和要領。
2 開展小組合作,增強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教學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也能使增強學生們的競爭與合作意識,讓學生們在小組間的競爭和小組內的合作中不斷地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因此,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體育鍛煉,讓學生們自由地進行4-6人一組的結合,讓小組成員共同學習體育運動,共同開展訓練,通過組間的討論和訓練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然后教師再組織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競爭和比拼,在競爭中激發學生的斗志,激勵他們提升自身素質,也可以使初中體育課堂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初中體育中投擲實心球運動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授課。讓學生自由組合,5人一組,然后教師先對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進行講解和授課,教會他們實心球運動的技巧和方法,然后再讓這個小組對其他的小組進行傳授和講解,并以此類推,展開組與組之間的互幫互助,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實踐運用能力,使學生真正程度上的掌握鉛球技術。 最后再讓小組之間展開競賽,評選出投擲實心球最遠的小組,這樣既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也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
3 結合自由學習,促進全面發展
體育課程中的自由學習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指的是在學生完成體育運動之后,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愛好和特點自由選擇體育項目或者加強訓練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正式活動前,教師應對運動技巧以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理解與掌握運動技巧的同時,盡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學生自由學習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認真監督學生完成熱身運動,并認真觀察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是否存在錯誤或不足,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地加以輔導,幫助學生用正確的動作規范自由輕松的參加體育活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與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實現初中體育的多樣化教學是素質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從利用游戲化教學法、開展小組合作、結合自由學習法幾個方面將多樣化教學法充分地運用到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以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達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目的,使初中體育課堂更加“靈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