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約
【摘? 要】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隨著現在國家政策的傾斜,教育已經被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向農村和偏遠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而語文作為中學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在教學中的地位不可撼動,在農村中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也成為了教育教學的難點之一,教師要根據學校特點,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利用自然資源,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與資源,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豐富教學方法? 教學結合生活? 加強課堂互動
盡管素質教育在不斷推進,但如今的教育狀況還是存在著很大的不平衡性,農村地區資源配置落后,教學效果低下,因此提高農村中小學的課堂效率亟不可待。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利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將教學結合實際生活,加強師生的課堂互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在農村語文課堂中構建高效課堂,希望對廣大的教師和學生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一、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積極性
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有效,很多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都沒有普及,學生的課堂還是傳統的黑板式教學,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課堂氛圍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時就要求教師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用啟發式教學、合作教學等方式營造積極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中積極主動的探索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木蘭詩》這一篇文章時,文中的內容畫面感很強且非常押韻,因此在要求學生背誦這篇文章時,我會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來給學生背誦的動力,讓學生進行背誦文章接龍,這樣學生的背誦效率會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也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在背誦《觀滄海》、《次北固山下》等古詩詞時,我有時會讓學生進行競賽,看看誰背誦完文章的用時最短,這樣一來學生的勝負欲被激發,課堂學習也不會變得如此沉悶。通過這樣豐富有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提高了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效率。
二、教學結合生活,提高學生認同感
農村地區與其他地區相比有一個顯著的優勢,有著比城市更加豐富的自然資源,藝術來源于生活,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基于農村背景創作出來的,農村的學生對自然風光和生產勞動過程更為了解,對于課文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更有優勢。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自然教學資源,將理論內容結合實際生活,通過實際鍛煉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感性思維。
例如,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文章時,文中提到了鳴蟬、黃蜂和蟋蟀等昆蟲,蟋蟀在農村里是很常見的昆蟲,很多學生都從小與其作伴,但從來沒有認真觀察過它的特征、形態等。因此在教授這一篇文章之前,我通常會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走進草地,親近自然,再次切身的認識一下這些文章中提到的昆蟲,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特征和形態以及生活習性,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同感。在課堂上正式教授這部分內容時,就能夠充分利用之前的準備進行課堂導入,去體會和學習作者的探索精神。還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自然資源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在課下去嘗試文章中作者所進行的捕雀等活動,通過讓學生親身實踐切身感受,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認同感,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也更能在寫作時流露自己的真情,培養學生的文學思維。
三、課堂加強互動,提高學生開放性
農村地區信息相對閉塞,學生以通過課本內容學習間接經驗為主,信息更新速度慢,眼界不夠開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加強課堂互動,增強師生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以談話式教學的方法,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分享,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與開放性,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幫助。
例如,在教授《背影》這一篇文章時,文章中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思念與愛戴,其中感情真摯,情真意切,讓人讀起來不免有所動容。想到農村地區的孩子大多性格內向靦腆,不善于表達自己,為了鍛煉學生的積極性格,我讓學生在課堂上去講述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感人故事,開始有些學生不好意思,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發言,大家的心扉被打開,開始暢所欲言,盡情地表達著自己對父親的敬佩與感謝,學生的表達能力在這期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通過各種各樣的互動方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學生思維的開放性,鍛煉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發展素質。
總而言之,農村地區不能由于教育資源落后就停滯不前,相反教師更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教學結合生活,形成學生對課本內容的認同感,加強師生間的課堂互動,努力提高農村地區中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李瑞卿.淺析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J].學周刊,2018(04).
[2] 馬德.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瓶頸和突破淺談[J].亞太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