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雄
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融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維修電工》的考核要素,改變原有的課程體系,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將學生的職業能力,方法能力,專業能力,三位一體培養符合新時代新思想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主干課程《簡單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一體化課程教學實施為例,討論了技工院校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一體化課改心得。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技工院校的生源結構的改變,原有的理論與實踐課程分離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社會對電氣專業人才的需求。作為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簡單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已成為必然。伴隨一體化教學在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的深入應用,本人對于技工院校一體化課改的實施過程也有很多的體會和經驗。
1 一體化課程改革的效果
1.1 學生層面
在進行《簡單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一體化教學過程中,首先學生需要從企業典型工作中提取學習任務,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企業調研過程中的主動性明顯提高,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習效率明顯提高,并且工作任務的實施一般都是需要團隊的合作完成,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其次,在工作中完成學習,需要學生自行查找翻閱資料,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體系。再次,在工作任務學習中,學生會碰到理論專業課程無法覆蓋的實際工作問題,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就能極大的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能夠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在一體化教學目標中,學習任務的設計要求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新的知識技能,還要能夠進行情感的溝通與交流,這就能夠讓學生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自我展現和評價的能力,保證學生能夠實現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
1.2 教師層面
《簡單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一體化教學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能夠將典型的工作任務通過教學設計轉化成為學習任務,并且教師能夠進行專業的技術操作,提高了理論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同時,實習指導教師也需要對理論知識很好的掌握才能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指導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也提高了實習指導教師的理論水平。這樣就能夠形成教師團隊的優勢互補,提高學院整體師資水平。另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加了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教師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并且還能夠消除師生間的距離感,更好的實現教學相長。
1.3 教學評價層面
一方面,《簡單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一體化課改后在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教學評價時,不再是以前根據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單一結果評價,而是注重對學生完成學習工作任務的過程進行評價。在學生完成學習工作任務過程中,根據知識點的不同設置不同的考核點,強調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僅能夠讓學生發揮優勢,提高學生日常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避免學生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的現象。另一方面,一體化課程教學評價包括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等方面,增加了評價的客觀性,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自我分析、自我能力提升,更好的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2 一體化教學的經驗與反思
在《簡單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教師教學質量都有明顯提高,在實施一體化教學時,要注意循序漸進的推進學習任務,逐步提高學生層次,使一體化教學效果更好。同樣的一體化教學也遇到了一些阻礙發展的問題,由此可見,一體化教學改革在技工院校電氣專業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一體化教學還缺乏建立完善的教學場所。在一體化現有教學場所中,還存在著沒有明顯的劃分教學功能區域,相關教學設施不完善的問題,使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其次,當前的技工院校班級建制都比較大,進行分組教學會加大教學組織管理難度。最后,現今技工院校的學制設置與教學任務不匹配,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重。學生在校期間不單單是要完成一體化教學的學習任務,還要完成大專自學考試等與其專業技能學習內容相交不多的學習任務,極大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技工院校電氣專業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以往教學模式的缺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專業理論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專業技術操作能力,從而使學生成長為符合工作崗位要求,適應社會實際工作的職業型人才。因此,在當前技工院校電氣專業一體化課改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教學場所,合理進行班級建制并且應當合理安排教學計劃,促進一體化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保證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能夠良好有序發展。
(作者單位:龍巖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