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強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代教育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歷史故事是歷史長河中所積淀下來的重要文化寶庫,它既是歷史知識的組成部分,也在不斷豐富歷史的教學內容。若將其應用到歷史教學中,必然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從利用歷史故事導入新課、把握歷史故事講述時機以及運用歷史故事解讀內容三方面對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 初中歷史? 歷史故事? 導入新課? 講述時機? 解讀內容
眾所周知,初中歷史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初中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從當前的歷史教學現狀來看,大多數教師對歷史故事的應用明顯不足,這不僅浪費了大好的歷史資源,還使得初中生未能盡早地培養出歷史學習興趣。因此,要想對其優化,當代教師就應重視對歷史故事的研究與應用。而以下,便是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一、利用歷史故事導入新課
用歷史故事進行導入追求的自然是“引人入勝”,也就是要吊足學生的胃口,強勢將學生引入到歷史課堂教學中。在歷史故事中,懸念歷史故事以及趣味化歷史故事是最優的選擇,二者皆能應用在導入的階段,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效果。但是,無論利用哪一種歷史故事,都要保證故事的真實性、針對性以及合理性,不能因為過于重視導入結果而進行隨意的歪曲和虛構,否則歷史故事便失去了本意。同時,在利用歷史故事進行導入時,還應符合學生認知,使學生聽懂,如此才能達到導入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紅軍不怕遠征難”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長征的原因、經過和歷史意義,筆者在教學開始之前便為學生準備了諸多長征歷史故事。因此,上課后,筆者首先為學生講述了《大渡河上十七勇士》這一故事,帶學生認識到了長征這一階段先輩們的艱苦奮斗和不屈的精神,從而激發出了學生對這一歷史的學習興趣,順利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課堂中,從而達到了導入的最佳目的。顯然,歷史故事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學生與教學內容聯結到一起,而利用其進行導入更有助于學生盡早進入到教學的情境內容之中。
二、把握歷史故事講述時機
課堂教學包含著不同的環節,而每個環節所要講解的知識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好歷史故事的講述時機,以隨時對學生的情緒和注意力進行調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應用主要是給學生提神,也就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對講述時機的判定需要教師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研究與分析,普遍來講,歷史故事多用于課前導入、課中對難點內容的詮釋,以及課堂結尾處用來承前啟后。總之,對故事的選擇和時機的把握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而定。
例如:在學習“改革開放”時,為了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繁榮昌盛的強國之路,筆者提前為學生準備了諸多與其相關的歷史故事。考慮到教學的重點不是講故事,而是利用故事達到教學目標,所以筆者極為重視故事在教學過程中的講述時機,以保證歷史故事能夠發揮出其最大的優勢。因此,在講述農村和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時,筆者適時地插入了改革開放之前的一些事實故事,帶學生對經濟體制改革產生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從而明白了改革開放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影響力。顯然,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了拉近學生與教學內容關系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運用歷史故事解讀內容
初中階段的學生相對來講較為活潑,且自制力有限,要想使他們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就應該適當地穿插歷史故事來調節課堂教學節奏,并利用歷史故事來解讀教學內容,化解課堂教學中的難點,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文化歷史變得妙趣橫生。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和水平決定了他們的認識偏向于具體性和形象性,而歷史這一學科本身包含著人們的感知、理解、態度等諸多因素,有著不同程度上的抽象性,所以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出現理解困難的現象,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再現”歷史故事來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甲午中日戰爭”時,為了使學生了解戰爭的經過和李鴻章的避戰自保政策,筆者極為重視對歷史故事的運用。考慮到這一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很難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分析感受到李鴻章如此決斷的原因,因此筆者在對這一內容展開教學之前,首先為學生講了李鴻章的故事,通過對其出仕、艱難的抉擇、屈辱的出使三個故事帶學生認識了李鴻章,并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將黃海大戰和《馬關條約》串聯了起來。在故事講完之后,筆者隨即要求學生從故事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這對于學生更快速地解讀歷史內容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歷史故事能夠為歷史教學提供大量的素材,并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所以,當代教師更應該在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中重視對歷史故事的搜集和應用,以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紅英,薛翠玲.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應用探究[J].甘肅教育,2018(16).
[2] 陳常青.聽故事,學歷史——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