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燕
摘 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用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我校推行參與式課堂教學改革,真正體現了《綱要》的精神,在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有其獨特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參與式 英語 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是在課堂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自2012年3月,學校推行“基于學生能力培養的參與式課堂教學改革”,提出“小組合作,先學后導”以來,英語科組從教案的設計編輯,到課堂活動形式到組織管理教學都做了很多的調整。老師們都積極投身到這場改革之中,期待著改革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此,英語科組做了很多嘗試。
加強理論學習,正確認識本次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所有老師從觀念上重新認識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進而深刻理解“先學后教”的精髓,明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唯一出路。
開展備課組內的研討交流課。為了能找到最適合我們學校學生、能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的方法,在集體備課時大家提出了很多好的想法,并在課堂上進行試驗,課后總結經驗,推廣。
及時反思。每星期集體備課,我們都會對上一周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好的繼續堅持,做得不好的,特別是學案設計不夠合理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而經過一個學期的探索,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取得了一些經驗。
組活動要落實。“小組合作,先學后導”,小組合作的效果將決定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注重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想辦法調動小組各成員的學習積極性、做好各小組的小組長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學案指引要清晰。每份學案由:(1)學習目標;(2)課前預習任務(課堂展示所遇到的問題);(3)課堂活動任務(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任務或者鞏固性的反饋練習);(4)檢測與評價;(5)課后作業五個部分組成。力求做到學生一拿到學案,就知道這節課要掌握的重點,最后的學習檢測與評價則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反思自己本節課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與學。
不同課型課堂小組合作活動要多樣化。在不同的課型中,依托小組圍桌合作學習的形式,開展各種有時效性的課堂活動。如:
詞匯課:如在拼讀單詞環節,將單元詞匯表中的單詞拼讀任務分解,每組完成8-10個單詞的拼讀,并發現規律,其他組的成員從他們的發音,音量和態度等方面綜合考慮打分;在發現有用的詞匯表達環節,每組同學必須就學案中的中文提示讀出其中3個左右的英文表達,并說出該表達在書本的出處,保證其他組都能找到。
閱讀課:針對該閱讀課文,教師將文章分成相對均衡的幾個小段至各個小組,小組內成員之間根據學習能力有任務分工:A、B負責找出有用的詞匯句型;C、D負責翻譯該段文字;E、F負責該段內容的問答,即可以向別組提出1-2個問題,也要負責回答別的小組針對該段的提問。
寫作課:學生需提前按照學案提示完成該句型結構或語言現象的搜集整理和將寫作素材中的要點提前翻譯。課堂上學生小組展示各部分的預習成果,老師指導學生整合要點,再由學生自主寫作、當場展示,小組互評、教師給予批改,最后由學生整理當場內容,行之成文。
語言點學習課:教師先在學案上將要學習的知識點用下劃線標注,讓學生體會要學的是什么,并模仿著造句。老師隨時進行點評并對出現的語病進行糾正。之后,在通過小組合作,通過寫小故事等活動來運用語言。
語法課:學案通常是由舊知識入手,通過對相關知識的復習,引出新的語法點。讓通過觀察句子,小組內總結歸納它的特點,再進行檢驗。最后,通過小組任務活動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聽說課:根據每次聽說課內容的不同,先讓學生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來判斷句子等的正確朗讀方式。在學案上,老師們設計不同的活動讓小組進行語言操練。
改革給我們帶來了希望,看到了學生們的進步。與此同時,我們不難發現在自主學習能力和品行習慣較差的班級和學生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又不是通過一兩項舉措就能改變得了的。
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不足。改革之初,學生對圍桌坐、討論、小組加分很有熱情。遺憾的是,持續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的小組合作熱情急劇下降。課堂時間的控制往往由于小組互評時間消耗比較多,把控有一定難度。
在課堂上展示學習成果時,小組只管分配到自己的任務,對其他小組的任務漠不關心。由于圍坐,有一部分學生側對黑板,聽課比較吃力,容易出現開小差現象。
盡管小組內的分工明確,但是也存在很多任務只有其中一兩三個能力強的同學去完成,其他同學則坐視不理。學生基礎差異比較大,好學生課前能完成學案,如何平衡。
今后我們的努力方向:
(1)要盡快形成學科基本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明白該科的自主學習的流程,要達到的目標,使學生能按部就班地學,快樂地學。
(2)進一步改進學案,將任務變成具體的更適合小組合作的問題,由淺入深,環環相扣,最終達成目標。
(3)課前預留學生反思及自主學習的時間。課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不充分,上課效果將大打折扣。
(4)課后作業的布置要考慮更精細,形成學科典型筆記。
課堂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英語教師和學生都在這場改革中改變著。“小組合作,先學后導”“基于學生能力培養的參與式課堂教學改革實驗”令課堂教學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們感受到了“我參與,我快樂!”我們愿意沿著這條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