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 劉磊

【摘 要】 目的:探討可吸收內固定系統(tǒng)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選取在我院接受診治的口腔頜面骨折患者60例作為案例進行對比研究。以隨機數字法方式進行分組處理。兩組患者均應用外科手術治療,常規(guī)組采用堅強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實驗組采取可吸收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偨Y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實驗組與常規(guī)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數據差異顯著,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數據優(yōu)勢突出,組間對比結果有意義(P<0.05)。結論:可吸收內固定系統(tǒng)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固定效果,提高患者康復效益,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 可吸收內固定系統(tǒng);口腔頜面;外科手術;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782.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68-01
伴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持續(xù)性發(fā)展,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在多種疾病中均有應用,例如口腔頜面外傷、口腔頜面感染、唇腭裂以及面部腫瘤等,隨著近些年臨床技術的持續(xù)性發(fā)展,臨床治療效果也在隨之提高??谇活M面骨折屬于面部形態(tài)改變的疾病類型,對于患者的咀嚼功能會形成一定影響,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突出[1]。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臨床康復效益,本文簡要分析內固定系統(tǒng)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改進頜骨骨折臨床治療水平,本文對比研究探討鋼板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頜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選取在我院接受診治的口腔頜面骨折患者60例作為案例進行對比研究。以隨機數字法方式進行分組處理,分組結果為:實驗組30例患者,男性患者19例,年齡中位數43.5歲,墜落傷13例,車禍傷11例,撞擊傷5例,其他1例;常規(guī)組30例患者,男性患者18例,年齡中位數44.0歲,墜落傷12例,車禍傷12例,撞擊傷5例,其他1例。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差異不突出,組間對比結果無意義(P>0.05)。所有患者同意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書。研究通過理論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應用外科手術治療,常規(guī)組采用堅強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實驗組采取可吸收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
手術之前均采用X線片,掌握骨折與復位的狀況,在局部麻醉和鼻腔插管全身麻醉之下實行頜面骨骨折內固定治療,手術入路采用窗口或手術切口促使骨折斷端暴露,充分表現(xiàn)骨折線兩斷端面,除去軟組織后將骨折對位處理,同時保證咬合關系的恢復。
1.3 療效評定 總結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具體判斷標準:顯效:可吸收內固定系統(tǒng)實施后復位、固定效果理想,咬合效果正常,骨折斷端的解剖復位效果理想,傷口愈合;有效:固定系統(tǒng)的復位和固定效果比較理想,傷口愈合延遲傷口發(fā)炎但無化膿癥狀;無效:未達到有效治療標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應用SPSS19.0軟件實現(xiàn)對所有數據的統(tǒng)計、總結以及分析對比。數據在錄入軟件之后通過計數、對比方式進行數據處理,計量數據應用均數方式統(tǒng)計(如19.6±4.4),數據在對比后以P值方式檢驗,以0.05作為標準,在<0.05時代表數據對比差異滿足統(tǒng)計學意義標準,反之則無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與常規(guī)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數據差異顯著,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數據優(yōu)勢突出,組間對比結果有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口腔外科手術類型較多,例如面部感染、腫瘤以及面外傷等,伴隨著醫(yī)療技術與材料生產技術的持續(xù)性發(fā)展,可吸收降解材料在臨床中的應用也在隨之擴大[2]-[3]。內固定系統(tǒng)是近些年普及于口腔頜面骨折患者中的治療方式,其中可用的材料包含堅強內固定材料(金屬)與可吸收內固定材料,雖然兩種材料的價格差異不突出,但是其效果差異比較突出。有研究發(fā)現(xiàn),高分子生物降解骨連接材料的應用可以為患者的口腔頜面外科提供全新技術支持,將逐漸替代傳統(tǒng)金屬植入物的治療模式。
對于堅強內固定材料而言,因為金屬鈦板在人體中并不能降解,所以會長期存在,在人體活動過程中局部張力會遭受影響,從而導致骨質流失,這也是其主要缺陷。對于可吸收內固定材料而言,其能夠有效規(guī)避二次手術所帶來的風險,整體效益突出,再加上材料本身具備一定生物強度,其可以保障骨折愈合的早期穩(wěn)定性。另外,可吸收降解材料屬于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其主要成分在于聚乙交酯和聚丙交酯,其主要特征有三點:1、生物可以降解??晌詹牧系南嗳菪岳硐?,植入身體之后不會發(fā)生不良反應,降解的過程首先是成為乳酸單體,在參與三羥酸循環(huán)之后最終劃分為水與二氧化碳,最終伴隨著呼吸與排泄排出;2、具備較好的內固定穩(wěn)定性。雖然和堅強內固定系統(tǒng)當中的金屬材料差異比較突出,但是可吸收材料本身也具備較強的穩(wěn)定性。有研究發(fā)現(xiàn),可吸收材料的降解首先是以表面與淺層開始,在手術之后3個月逐漸深入到內層當中,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力學強度也會隨之下降,此時骨折會持續(xù)愈合,其具備較高的成效;3、材料本身具備可塑性。在口腔頜面的外科手術當中可以和患者的頜面形態(tài)形成有效的貼合,可以有效保障口腔頜面骨折類型的固定效果,整體療效突出。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常規(guī)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數據差異顯著,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數據優(yōu)勢突出,組間對比結果有意義。本研究結果充分證明口腔頜面骨折中可吸收內固定系統(tǒng)的應用價值較高,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康復效果,是一種安全高效的治療方式,能夠保障患者的口腔頜面的美觀性,不存在任何不良反應或畸形生長的問題,可以作為臨床首選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可吸收內固定系統(tǒng)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固定效果,提高患者康復效益,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保建,董迎春,王新河,etal.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口腔頜面外科麻醉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4):5343-5344.
[2] 扈大為.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麻醉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6,24(S1):119-120.
[3] 歐洪波,王啟晉.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關因素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6,27(8):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