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瑞 王歲花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校美術課堂具體應用的探究,分析了微課教學設計在美術課程中應用的意義和目的。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和豐富教學模式,微課教學設計應當不斷尋求更好更優的教學方法,通過收集資源,了解學生個體需求不斷優化微課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并通過一定程度的評價反思,將美術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成果加以推廣。
關鍵詞:教育教學? ?微課? ?高校? ?美術課程
中圖分類號:J2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6-0133-02
眾所周知,對于美學美術教育研究,微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基于微課的美學教學,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策略研究,具有廣泛的意義。本文為微課走進高校美術課堂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和理論支撐,促進高校美術彰顯微課魅力,演繹出更加精彩的美術課堂的發展。
一、微課教學設計的意義
微課教學在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提高學習效率
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微課教育是一種廣泛應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需要進行高強度的應試教育,因此在美術學習上的投入較少,也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于美術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但是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他們不得不減少在美術學習上投入的時間以及精力。然而,微課視頻的推廣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其通過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工具進行美術學習,利用碎片時間將知識的表現形式更加直觀清晰,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學習時間的安排[1]。有效的利用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不耽誤正常的學習和考試任務。在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較為匱乏的應試教育時代,這種教學手段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豐富教學方式
在高校的教育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開發不同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對美術課程的欣賞興趣,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美術素養。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以單一的講授制為主,教學方式較為呆板,取得的教學效果往往不夠理想,因此,教學模式的運用過程中,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的開發新型教學模式。能夠讓文字、圖像和色彩等因素很好地融合到學生的思維當中,與學生的個性進行相互呼應。微課視頻資源豐富,可以從教學內容中進行選擇,學生自主選擇的方式更加貼合學生的個體實際情況。
二、微課教學設計的教學方法
(一)利用多渠道收集資源
應當合理地應用多媒體平臺收集資源[2]。由于微課視頻能夠涵蓋大量的美術教學資源,因此的資源收集過程中,應當合理地利用系統資源庫和網絡平臺,保證教學的質量,給學生提供廣泛的選擇。例如在欣賞中國古代工藝品的過程中,就可以廣泛地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等資源,收集陶器、青銅器的歷史以及各類圖片,進入到圖書館、博物館對珍藏品進行實拍等,這種多元化的方式可以保證微課教學的質量。對于資源的篩選,首先應當從高校的教材內容入手,著重選擇與教學重點相關的資源,同時可以進行一部分的拓展和延伸,在相關知識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擴充。還可以收集很多對比資料,加深學生對于原有知識點的了解。
(二)充分了解學生個體需求
在微課資源用于教學過程中,首先就應當進行問卷調查。基于微課的高校美術教學模式中,對學生需求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在教學之前,應當通過網絡應用平臺、問卷調查、走訪問談、論壇等形式,了解學生對微課教學的真實看法。可以通過私下交談、開展講座等方式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個性化特點。這樣一方面可以對微課視頻的內容加以改進,也對高校教學的知識點和側重點不斷的進行優化和改進;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到微課教學,加大與學生之間線下的交流和互動,也能夠讓微課教學更好的深入人心,加深學生對于微課教學這一門技術的了解[3]。另外,學生對于微課教學了解熟悉之后,在每堂美術課堂開課之前,能夠按照老師所規劃的重難點進行預習。通過預習,更加熟知教學內容和知識點,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問題所在,以便授在課過程中能夠有針對性的去聽講和思考。學生針對不懂的知識和重點難點,可以進行反復觀看,仔細琢磨,甚至可以對老師留言提問,讓老師針對不同問題具體解答。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另外,在微課資源運用的過程之中,基于微課的高校美術教學應尤其注意教學的開放性。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某高校在微課視頻中對《奔馬圖》作品做藝術賞析[4],關于美術圖畫的藝術鑒賞,一般傳統的授課模式都是由老師逐一講解徐悲鴻作品的藝術價值所在及畫龍點睛之處。但是為了更好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微課應該利用多媒體資源平臺,引導學生自主查閱相關資料,從徐悲鴻的生平、個人簡介、歷史故事等延伸到徐悲鴻作此副作品的歷史背景。再讓學生體會畫家的人文精神,最后對作品做出賞析。可以讓學生先自主說出《奔馬圖》作品的吸引人之處,應當讓學生充分討論回答。例如徐悲鴻的奔馬圖中的留白藝術要讓學生重點欣賞,讓學生自主探究馬的頸部、肩部、腹部、背部的藝術平衡效果。如此,以學生為主體,尊重課堂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關注教學重點,激發學生美術興趣,是教學的一種升華。通過微課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也能夠使他們的自學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來不斷地進行創新。將自己的想法與傳統教學中的模式進行有效的結合,甚至引導學生去自主查閱相關資料,能夠利用多媒體平臺,使自己的答案和想法更加具有個性。
三、微課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堂導入
由于高校學生有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易分散、學習被動性強、主動性弱等弊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新性,也為了更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應當進行良好的課堂導入。課堂導入對于微課教學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在微課教育過程中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打好基礎。例如通過繪畫小故事、歷史故事、傳說等進行導入,可以讓學生對本科的內容充滿期待,引人入勝。
(二)美術微課內容
課堂導入完成之后,進行的是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微課的教學過程需要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有效地利用每分每秒進行高效教學,微課的主要設計內容需要短小精悍、開門見山、突出重點,并且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引出話題之后,就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舉例子、列數據、做表格等方法,快速地引導學生想象出畫面,鼓勵學生展開交流,說出心中感受。針對教學的內容和主題進行每一個知識點的詳細解釋,讓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和吸收老師課堂教學的內容。
(三)針對性錄制
進行教學主題的時候微課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錄制,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教學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例如,當教師要講述色彩搭配這個內容時,由于學生對色彩的意識性沒有想象的那么好,教師需要結合美術教材與生活實際,以生活實際決定主觀感知,引導學生將把不同的色彩搭配加以展示,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自我搭配,建立良好的審美,突出色彩的主題和實用性,發揮微課教學的優勢。在視頻錄制的過程中,盡量多收集和整合,并且微課教學有其優勢,就是內容含量可以更加廣泛。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單一的講授為主,大多都是填鴨式教育,能夠展示的作品和講解內容都是有限的,而微課教育更加高效率,只要教師在課前做足準備,就可以收集到更多課前、課內、課后的相關知識。利用知識的傳遞,發揮出積極的作用,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資源尋找大量的本節重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營造充實的美術知識學習氛圍,全面提升教學效率,為美術課堂的高質量添磚加瓦。
四、結語
有效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對美術的積極性和趣味性。通過積極主動的探究課堂和教師充分的引導,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從根本上有效應用在實際教學之中。豐富微課的類型,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自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使得學生在藝術的氛圍里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廖華清.讓“微課”走進高中美術課堂[J].黑河教育,2016,(06):25-26.
[2]林志明.彰顯微課魅力,演繹精彩課堂:微課在高中美術課堂的應用思考[J].新課程,2015,(09):92.
[3]陳麗潔.識微見大——微課在小學美術探究性學習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61.
[4]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