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華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傳統文化的萎縮,如何將傳統文化與旅游業有機結合這一課題擺在了我們面前。本文從商洛道情歷史淵源和商洛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入手,并對商洛道情的文化價值進行了分析,旨在探尋商洛道情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有效策略,以帶動地方經濟和傳承商洛道情。
關鍵詞:商洛道情? ?文化旅游? ?資源開發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7-0177-02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洛道情的歷史淵源
商洛道情,據史料記載,起源于唐代道教說唱的曲調,自唐代以來商洛道情開始廣為流傳,千余年來,商洛道情扎根民間,與廣大勞動人民生存發展密切聯系,是人民群眾一種主要娛樂形式。自古至今,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伴隨著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發展至今,經過長期優化,慢慢形成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劇種。
清同治七年,張天泰創辦的皮影班,傳人經歷四代,1882年,徐明啟創辦成順班,從父輩起傳世五代。建國后,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政策指引下,這個民間小戲種類才真正煥發了新的生機,被專業劇團搬上了戲劇舞臺,經過挖掘整理,繼承改良,變化發展三個不同階段的努力,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1958年西北五省區舉行大型會演,商洛劇團改編了劇目《一文錢》,由劉浩智老師首次運用商洛道情將該戲譜寫成功,參加會演后,影響很大,贊聲連連,西安電影制片廠專程來商洛洽談拍攝電影事宜,導演孫敬先生以此片名聲大噪,后來才相繼拍攝了秦腔《三滴血》、古裝片《桃花扇》等在國內外影響很大的電影。商洛道情《一文錢》電影戲曲片發行后,在國內外都產生了極好的效果,當時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音樂專家還親自來商洛采風,收集研究商洛道情音樂與國內其他道情劇種的區別,與隴東道情、陜北道情、關中道情一一比較,認為商洛道情音樂在秦楚交匯、豫陜毗鄰的這一地域有其獨特的個性。民間藝人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將道情音樂與商洛語音完美的結合,與商洛民俗巧妙融通,使其在表現人物復雜的情感中顯現出獨特的魅力。1960年陜西省青年演員會演,商洛劇團又以道情戲《水潑大紅袍》參演并獲獎。歌劇《洪湖赤衛隊》還沒有拍成電影,我們就用商洛道情排演了《洪湖赤衛隊》,接著又有《隔門賢》《雙下山》《女審》《梁山伯與祝英臺》《囊哉》《山花姑娘》《追報表》《龍江頌》等三十多臺道情戲。新時期以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商洛道情《農家媳婦》。1990年參加陜西省會演,獲得編劇、導演、演員、音樂、演出五項大獎,使商洛道情這一地方小劇種又一次以它獨有的風采展現在全省觀眾面前,商洛道情音樂又一次受到觀眾和專家學者的青睞。
二、商洛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近年來,商洛市各級政府相繼開發本土特色旅游項目,打造旅游品牌,以旅游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如商州區的丹江燈光秀和江山風景區,洛南縣的音樂小鎮和玫瑰小鎮,丹鳳縣的棣花古鎮等。商洛本土特色旅游項目的興起將成為商洛傳統戲劇傳承與發展的新契機,這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也需要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關注和探求如何將商洛傳統戲劇的傳承與發展融入到商洛地方旅游業的發展中去,尋求商洛傳統戲劇與商洛地方旅游業共同發展的良好機制,結合商洛本土的文化旅游資源對商洛傳統戲劇進行宣傳與推廣,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能讓本地和外地游客在旅游中欣賞、了解到商洛傳統戲劇,也讓商洛的旅游業更具文化內涵,更有賣點,進而提升商洛旅游業的知名度以及經濟效益。
三、商洛道情的文化價值分析
商洛道情于2009年獲批陜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洛道情聚集了我們祖輩的思想、智慧和汗水,承載了我們民族的記憶和發展歷程,是先輩流傳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商洛道情作為一種優秀先進的文化,能夠使人們的精神世界得到極大地豐富,道德情操得到促進和提升,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一)商洛道情的歷史文化價值
商洛道情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其在歷史上廣泛流行存在于商洛市轄七縣(區),是唐代道院道士說唱情理之曲調與民間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商洛道情被公認為陜西道情的始祖,它的產生和演變發展均反映了我們民族在不同時期老百姓的生存狀況,是當時的經濟、政治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真實寫照,展示了我們民族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信息。
(二)商洛道情的音樂文化價值
商洛道情具有很好的音樂價值。商洛道情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音樂結構,旋律以四、五度大跳的音調與級進式音調靈活組合為旋法特點,加之以商州方言演唱,構成其質樸明朗細膩的藝術風格。唱詞以齊言七字句、十字句為多,間有長短句散文句式,富于韻律,生活氣息濃郁。商洛道情易學易唱,不同藝人善歌者又隨時編填一定的故事內容來演唱,因而劇目內容極為豐富,內容多以反映勞動人民日常生活的故事,深刻反映著他們的喜怒哀樂。民國時期,其手抄本和口傳本多達數百余本,如廣泛流行的《一文錢》《山花姑娘》《雙下山》《農家媳婦》等。
(三)商洛道情的道德文化價值
商洛道情反映了先輩們的生存狀況,同時也反映了他們的倫理道德觀念,寄托了先輩們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美好愿望,對人們的言行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和引導性。時至今日,對當代人的道德也起著一定的約束作用,并對我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有著積極影響作用。
在當前,我國綜合國力日益提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必將發揮作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我國民眾道德文化素養,將推動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進而形成我們的文化優勢和文化自信。
四、商洛道情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分析
對商洛道情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能夠讓人們在旅游中感受到商洛的優美自然風光和優秀人文的雙重魅力,在促進商洛旅游業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能使商洛道情得到較好地傳承與發展。商洛道情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策略具體如下:
(一)加大投資,開發旅游項目
商洛道情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導向下,可采取政府出資和招商引資相結合的方案,加大對商洛道情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資金投入。在資金得到保障的基礎上,政府組織專家對商洛旅游資源進行考擦和分析,并根據商洛道情的藝術特色,與商洛旅游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形成具有商洛地方特色的旅游項目,使商洛的旅游景點更具觀賞性和文化內涵。
(二)舉辦主題文化節,打造文化旅游紀念品
依托文化演藝公司,定期舉辦商洛道情主題文化節,形式可包括商洛道情講解、展覽、演出等,讓游客全方位的融入到特定的文化氛圍中,感受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同時,可圍繞商洛道情制作成宣傳冊、CD、VCD以及小裝飾品,對游客進行銷售和限量免費發放。通過以上措施,能使商洛文化旅游得到很好地宣傳,并帶來經濟效益。
(三)借助媒體,加大宣傳力度
隨著科技的不斷提高,各種新媒體盛行,這為商洛道情文化旅游的宣傳提供了便利。除了常規的電視和報紙媒體,可制作商洛道情文化旅游的系列專題報道,配以文字、圖片和視頻,利用網絡和微信等受眾面更大、滲透力更強的媒介進行定期的、不間斷的宣傳,不斷加強商洛道情文化旅游的影響力。
(四)推出新劇目,創新藝術形式
商洛道情誕生至今已千余年,期間隨著社會的發展,商洛道情經歷了不斷發展演變。然而,當前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各類文化藝術形式日趨豐富多樣,商洛道情也應跟上時代,在保留基本特色的前提下進行創新。比如:創作更具現代氣息的劇本,逐漸改變以往劇本一味地表現“窮、苦、冤”的現象,使劇本內容更貼近當前的社會生活狀況。此外,在具體的表演動作和舞臺布景上,可嘗試打破以往固有的套路,使其更具時尚性,這樣將使商洛道情更具生命力,得到更好地推廣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紅,彭躍峰.論泗州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策略[J].戲劇文學,2018,(11).
[2]魏敏.簡析甘肅省民族民間音樂作為文化旅游的策略與思考[J].北方音樂,2018,(02).
[3]焦娟美.旅游資源視角下的山西民間戲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J].北方音樂,2018,(06).
[4]魚訊.陜西省戲劇志·商洛地區卷[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5]賀劍武,高艷玲.廣西戲曲文化資源的保護性旅游開發研究——以桂劇為例[J].中國商貿,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