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如今我國人民的經濟收入大幅提升,很多人開始追求生活的品質,對藝術的追求也開始在人民群眾當中流行起來。目前在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傳播的背景下,我國高職舞蹈教學模式也開始了相應的改進,力求讓舞蹈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既要跟現代的藝術思想融合,又要發揚傳統優秀文化,豐富舞蹈藝術的時代色彩,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舞蹈的意義,將舞蹈帶進人民群眾當中。
關鍵詞:舞蹈教學? ?傳統文化? ?藝術思想? ?時代色彩
中圖分類號:J7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0-0127-02
我國歷史悠久,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涵,在目前我國開始走向全世界的關鍵時期,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職舞蹈教學當中,豐富舞蹈藝術的內容,讓舞蹈表演把傳統文化中的光彩一面充分發揚光大,不僅僅讓舞蹈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而且引導舞蹈學生將舞蹈藝術中的中國色彩帶向全世界,為世界的藝術殿堂添加一份瑰寶。
一、高職舞蹈教學和傳統文化融合的現實需要
藝術向來是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高校開設舞蹈專業課程也是為了培養更多有舞蹈天賦的人才,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娛樂,帶給欣賞者更好的視覺體驗,但是在現階段我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引起普通大眾重視的時候,需要相關的舞蹈教學者順應時代的潮流,在舞蹈的教學當中融入我國的傳統文化,弘揚我國仁愛的文化內涵,認真研究優秀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將我國歷史長河中的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改編成舞蹈劇目和教學內容,讓舞蹈劇目和人民群眾中口口相傳的故事情節相融合,讓舞蹈藝術在新時代下能夠贏得人民群眾的心,也通過舞蹈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光彩。在藝術文化界有一句俗語: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樣的,有著深厚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舞蹈就是世界性的舞蹈,也就擁有了獨特的魅力和光彩,在世界上的流行藝術無一例外都帶有一些地方或者民族的烙印,正因為這些藝術來自真實的現實生活,所以才能夠引起觀眾的目光,獲得觀眾的共鳴。正因為如此,要想讓中國的舞蹈在全世界流行開來,就必須讓中國的舞蹈藝術承載著中國的優秀文化內涵,在將我國的優秀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發揚光大的時候,也讓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包含的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向全世界宣揚,讓舞蹈藝術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載體。
二、高職舞蹈教學和傳統文化融合的具體方式
(一)選擇優秀的傳統文化
每一種文化都有值得發揚的優秀內容和需要堅決摒棄的內容,所以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應該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內容,積極宣傳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仁愛和平的價值觀,向世界宣傳真實的中國形象。同時教師應該鼓勵舞蹈專業的學生從我國各地的民族舞蹈中去尋找靈感,從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尋找表達傳統文化的最佳方式,通過對傳統民族舞蹈進行科學合理的改編,讓我國的舞蹈藝術提到更高的水平,讓我國的舞蹈藝術能有更深的內涵。在高效開展的各種舞蹈教學當中,應該以訓練學生身體的舞蹈技能為基礎,在這之上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于舞蹈文化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力求學生在舞蹈專業的課程中除了打好舞蹈的基礎之外,能夠擁有更多思想上的深度和思維方式的獨特,讓學生對舞蹈中包含的藝術思想有更深的理解,使舞蹈藝術在表演上有更加深層次的含義,力求幫助學生在舞蹈藝術上建立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人文思想體系。
(二)改變舞蹈專業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偏見
未來的中國一定會有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但是自從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我國的傳統文化一直受到西方文化的壓制,很多舞蹈專業的教師一味地對西方舞蹈文化采取一種仰視的態度,過分追求舞蹈中的西方文化,而對在眼前的優秀傳統文化視而不見,在我國傳統文化日益被國人重視的時候,舞蹈專業仍然在人民群眾對舞蹈的要求上不理不睬,忽視本國的文化,導致我國很多高校的舞蹈專業對于如何在舞蹈表演中加入傳統文化元素的工作處于停滯的狀態,一些高校的領導甚至認為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課程無足輕重,甚至請一些輔導員去進行相關課程的講課,導致舞蹈專業的學生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舞蹈學生大都認為現代的舞蹈來自于西方,所以應該重視對西方文化的學習,造成了很多舞蹈專業的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基本認知都產生了錯誤,這種現象的蔓延嚴重影響了傳統文化和舞蹈表演的融合,抑制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也讓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學在時代潮流中處于一種落后的處境中。所以在高校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相關的領導層應該重視對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開辦,加強傳統文化和舞蹈教學的聯系,注重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豐富教學的相關內容,采取培養舞蹈專業學生對傳統文化興趣的教學模式,切忌對舞蹈專業的學生用一種灌輸學習或者強制學習的方式,同時注意聘請一些高素質的傳統文化老師,重視對傳統文化教師團隊的建設,追求讓高校舞蹈專業中傳統文化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建立健全舞蹈專業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
(一)幫助學生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藝術都是伴隨著文化的興起而流行。換句話說,藝術與文化同為一體,興衰同體,例如在我國的唐宋時期,正因為有了文化的興盛才有了藝術的繁榮,所以唐代不僅僅有飄散洋溢的李白,更有崔九堂前的李延年,不僅僅有了春江花月夜的悲情表白,更有霓裳羽衣舞的柔美魅惑,宋代不僅僅有蘇東坡赤壁懷古的豪邁詩篇,更有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的盛世圖景。而且更為明顯的是,從古至今藝術的人才多半都有著很深的文化背景,如果舞蹈專業的學生在舞蹈的教學中只是進行舞蹈技能的訓練,則只能是跟舞蹈人才的培養規律背道而馳,所以在課余的時候,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接受音樂、影視藝術等的熏陶,讓學生的藝術天賦能夠在文化的浸泡中得到培養,實現藝術的全面性發展,這是高校舞蹈專業教學的弱項環節,也是目前舞蹈專業的學生值得重視的課程內容。在具體的舞蹈教學制度制定中,應該制定對學生的綜合藝術教學方針,在舞蹈的專業課程上,把舞蹈的專業技能培訓和舞蹈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區分,將舞蹈的藝術欣賞價值和舞蹈的文化思想進行區分,在舞蹈的姿勢動作中尋找現代舞蹈和傳統文化中的舞蹈的不同,在現代舞蹈上進行創新,把自己的交流心得與同學朋友進行恰當的交流溝通,用科學合理的價值觀念來看待不同文化下的舞蹈特點,分析傳統文化下的舞蹈優勢,以此來激發舞蹈專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能力,加深對傳統文化舞蹈的理解和認知,提升學生的舞蹈專業能力和對藝術的欣賞理解能力。
(二)提高舞蹈教師的綜合素質
高校的舞蹈老師是學生舞蹈生涯的明燈,不僅僅要求有著扎實的舞蹈技能基礎,而且能夠具備廣泛的舞蹈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懷,這樣才能夠指導學生在舞蹈表演中不僅僅有著曼妙的舞姿,而且在舞蹈中帶有很深的人文情懷,讓舞蹈專業的學生能夠深入感受到舞蹈中帶有的情感表達,讓學生的舞蹈表演更具有情感渲染的能力,幫助他們在舞蹈表演的時候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進以前的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和親身示范的教學方式,而是應該一步步地分解舞蹈的姿勢,講解每一部分姿勢的含義和美感,加深學生對于舞蹈動作的認知程度,在確認學生掌握了相關的舞蹈姿勢之后再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講學,特別應該注重對學生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將傳統文化中的情感表達方式滲透進去,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加地深刻,對舞蹈中透露的文化內涵理解更加深刻,與此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去查相關的舞蹈資料,緊密結合每個舞蹈學生的身體狀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舞蹈類型,讓學生找到符合自己的舞蹈風格,提高學生在舞臺上的張力,讓優秀傳統文化在舞蹈表演中呈現不一樣的風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在人民群眾中的流行程度越來越高了,所以在舞蹈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對于舞蹈藝術的發展是大有益處的,所以高校應該改進舞蹈教學的方式,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力求創造出一種更有生命力的傳統文化色彩的舞蹈,為我國藝術文化的繁榮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田原.傳統文化在舞蹈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8,(14):67-68.
[2]劉天熳.淺析舞蹈教學中傳統文化的發揚[J].才智,2018,(17):84+86.
[3]佟小龍.傳統文化滲透在舞蹈教學中的思考[J].北方音樂,2017,(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