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冰蓮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不斷豐富,安全教育課題也在不斷完善,這對于強化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安全知識匱乏,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又太過強烈,當遇到不良誘騙或其他安全問題時很難識別風險。因此,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安全教育
兒童的特點是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是由于其自身缺乏一些安全知識,加之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安全教育不夠深入,導致兒童安全事故頻發。通過分析這些事故可以看出,關鍵問題在于兒童安全意識和相關安全知識的匱乏。為了增強兒童安全意識,增加其相關自我保護的知識,教育部在2016年將一些關于安全教育的內容融入道德與法治課程中,以此來增強兒童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做到自我保護。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安全教育內容
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安全和權利,讓學生明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才會減少受到傷害。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正確的法律意識。現階段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具體通過一些兒童常見的生活案例或者實際場景來引導學生認識一些安全隱患并學會自我保護。比如兒童在上學和回家路上的安全問題,具體的有交通安全常識、交通信號燈的識別以及一些常見的交通安全標志的辨識等。另外就是針對兒童在家中的一些安全問題,比如如何避免墜樓事件的發生等。
二、強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安全教育的具體策略
1.強化師生交流,普及安全教育。
小學生生長發育特點表現為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并想通過親自探索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由于自身年齡的限制,他們對于新鮮事物背后隱藏的安全隱患全然不知,而且缺乏相關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正確的法律意識,因此,往往導致諸如溺水事件、墜樓事件、觸電事件以及猥褻事件頻發。教師作為兒童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必須承擔起保護兒童安全的責任,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多和兒童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兒童的心理動態,并給予他們合適的關心和愛護。同時,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要給學生講授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幫助學生及早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讓他們能夠及早認識到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安全。此外,教師要理解小學生想要探索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同時要引導他們探索新鮮事物的正確方式,使之懂得如何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教師在和兒童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逐漸爭取他們對教師的信任,使他們懂得在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尋求教師的幫助。
2.通過情景教學,驗證安全教育。
情景教學模式的特點在于通過情景再現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一些特殊活動的危害性和給自己的生命安全所造成的惡劣后果,從而更深刻地意識到自我保護的重要性。例如,關于交通法規的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室里模擬一種過馬路的情景,讓學生實際參與到各種路口的過馬路體驗中,在實際的參與過程中學習如何識別交通信號燈等過馬路的基本安全常識。在關于火災安全隱患的教學中,模擬火災現場,鍛煉兒童火災現場的逃生技能。另外,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播放一些錯誤行為所引發的火災視頻,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哪些是會產生火災隱患的行為,使他們意識到火災所帶來的危害。還可以開展關于兒童防拐意識的訓練,教師可以模擬一些陌生人利用各種方法引誘兒童的場景,觀察孩子們在接觸陌生人的過程中是否會被陌生人拐騙,根據兒童的表現來具體教授兒童一些防拐技巧以及遇到真正被拐騙時能夠自救的技能。除運用模擬情景訓練以外,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關于安全教育的短視頻,使他們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
3.創新教學,強化安全教育。
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注意力等限制,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相關方面的課程教學時,需創新教學,多采用一些有趣的能夠引起小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有助于他們理解的方式來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對學生進行信息化的監督和管理。法律意識的樹立以及兒童安全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學校范圍之內,家庭也是兒童事故高發的地點,因此家長也應該深入了解和學習關于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充分認識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以及保護兒童安全的重要性。學校與家庭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構建“家校合一”的學習模式,建立便于家長和教師之間方便快捷有效溝通的渠道;同時,構建一套較為完善的安全管理監督體系,使得孩子們的安全能夠時刻處在家長和教師的雙重監督下,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能夠給兒童構建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通過互聯網,學生也可以知曉更多關于安全知識的介紹,開闊視野,對安全有更高程度的理解,意識到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潛在眾多的安全隱患,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懂得自我保護。
4.定期開展安全教育知識講座,拓展安全教育內容。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內容是有限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高科技犯罪手段不斷變換。為了進一步保護學生安全,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要求學校要不定期開展安全教育知識講座。對于影響重大,情節惡劣的安全事故,學校要以此為實例,普及相關安全知識,并邀請家長共同參與。
三、結語
樹立兒童的安全意識以及提高兒童自我保護的能力是小學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根本目標,相關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應該加強對安全教育的重視,不斷豐富安全教育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設計,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安全事故的危險性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賈艷俠.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探究[J].考試周刊,2017 (52):113.
[2]孟凡芬.新課程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上),2017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