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艷春
摘 要:現階段網絡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理念與方式以更好的適應現代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本文闡述了互聯網給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與面臨的挑戰,詳細分析了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與新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學生管理;新思路
在互聯網時代中高職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與質量必須要創新管理模式,轉變管理理念,在互聯網+的視角下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但是網絡中充斥著大量的負面信息,導致學生出現價值觀偏差的問題,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需要高職院校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信息化的學生管理,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互聯網時代給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基于互聯網時代給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
1.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應用互聯網平臺開展學生管理工作能夠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有效的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由于學生管理工作必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因此與學生進行互動性強的溝通可以及時的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與問題,教師可以針對具體的問題調整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有效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2.豐富學生管理內容與形式
由于在互聯網中蘊含著大量的教育信息資源,教師可以正確、合理的應用互聯網上的資源豐富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盡量選擇時事熱點與當下的政策法律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使學生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生管理工作有效的結合,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1]。
3.推進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進程
人們應用互聯網可以隨時隨地的接收或發送信息,高職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需要科學的應用互聯網平臺把有關學生管理工作的各項信息傳遞到教師及學生手中,讓教師與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促推進信息化學生管理的進程。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
1.學生易受網絡中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所影響
互聯網中充斥著大量的信息資源,其中也存在著許多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負面信息。高職學生由于自身的閱歷較少,思想道德意識易被負面信息影響。現階段高職學生受互聯網全球意識的影響導致自身的民族意識與愛國主義情感逐漸減弱,需要高職院校加強學生管理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上網意識與習慣,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
2.高職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現階段學生更習慣于通過互聯網平臺了解各種資訊,導致學生的時間過多的用于互聯網媒體,閱讀書籍或進行自我反思的時間較少,導致學生普遍出現急躁、虛榮、急功近利等負面情緒與思想。甚至一些學生已經無法準確的書寫漢字,自身應用文字的水平逐漸降低,無法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因此高職院校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
二、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將學生作為管理工作的核心,更好的滿足學生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明確學生管理工作的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并為社會培養所需的復合型人才[2]。高職院校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與理念在充分了解學生思想問題或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學生管理工作計劃。高職院校不僅承擔著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責任,還需要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氣質與正確積極的思想。因此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學生管理工作,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入手,幫助學生做好長遠的職業規劃,進而使學生意識到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多親近學生,應用互聯網平臺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做到耐心的指導。并充分尊重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差異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開展多層次的學生管理工作。因此高職院校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并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有效的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加強校園網絡輿情管理
由于高職院校的校園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任何學生均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對事件的見解,在此過程中一些負面信息易被大量傳播,易出現校園輿情危機,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健康并損傷了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因此高職學校必須要加強對校園網絡輿情的管理。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微信或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在班級的微信中或學校的官方微博中傳播積極、正能量的信息,例如學校發生的好人好事或國家的政策方針等內容,努力為學生創造健康的網絡環境。同時及時處理校園網絡中的負面信息,對影響較大的負面信息作出官方、正面的解釋,及時糾正學生的負面思想,對校園信息采取正面的引導。此外教師可以開放微信及微博的評論功能,及時收集學生在生活中出現的思想問題或學生提出的各種疑問與訴求,促使學生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時效性。
(三)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
高職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的思想狀態呈多元化、多樣化的特點,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創新工作模式與方法,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生管理工作應是逐漸朝著個性化與雙向溝通的方向發展。在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多以灌輸理論知識點或舉辦道德宣講會等方式開展學生管理活動,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無法有效的落實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現階段教師要合理的應用互聯網平臺,在線上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動交流模式。例如為了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上網習慣與意識,教師可以在班級群中發布有關不健康的上網習慣導致的一些真實事例,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等方式直觀的了解到樹立正確上網意識的重要性,并及時的反思自身是否存在類似問題,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方式開展學生管理工作,進而提高學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建立健全規范、科學的學生管理體系
高職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必須健全學生管理體系,在健全學生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首先要以學生為核心,以依法治校的理念開展學生管理工作[3]。在健全的管理體系的支持下可以保障學生管理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也是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將相應的法律法規融入到學生管理工作的體系中,有效的規范并約束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行為。此外高校要明確學生并不僅是被管理的對象,為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學校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學生管理的工作中。高職院校可以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與教學目標制定個性化的學生管理工作方案,同時讓學生代表闡述學生近期的思想訴求,教師再適當的調整學生工作計劃。例如面對護士專業的學生,高職院校可以針對該專業的學生開展職業規劃講座,并為學生講解護士專業對患者的重要價值,使學生增加對自己專業的認同感,促使學生在將來用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面對自己的工作任務。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代表向教師闡述自己對職業規劃的訴求或者在同學們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不知道如何更好的處理醫患關系等問題,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具體訴求后可以針對問題開展專題講座,切實為學生解答疑惑。
(五)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高職院校為了使學生管理工作更好的適應互聯網時代對教育的要求,需要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合理的應用互聯網平臺。例如,學校可以利用校園網絡開展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活動,類似“分享身邊正能量”的活動,鼓勵學生將身邊的正能量事件用文字、圖片或視頻等形式上傳至校園網絡中,學生通過學習在自己身邊中的好人好事可以有效的激發自身的優良美德,共同創建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此外學校還可以在網上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并設置豐厚的獎勵,鼓勵學生積極的了解的法律常識。通過積極的校園網絡活動稀釋網上的負面信息,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三、總結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豐富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形式與內容,有效的拉近了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但是一部分高職學生易受網絡中負面信息的影響,導致自身的思想出現問題。為了確保學生健康成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高職院校加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力度,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對校園網絡輿情的管理,同時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建立健全學生管理體系與制度,實現信息化與智能化的學生管理,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高敏.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分析[J].才智,2018(33):36.
[2]嚴藝函.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研究[J].智庫時代,2018(29):89-90.
[3]蔡海喬,劉世偉.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赤子(上中旬),2017(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