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生物學中的很多概念和結論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尤為重要。生物課堂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提升學生學科素養,而實驗教學是實現這一教學目的的有效手段。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注重實驗教學提高生物教學效率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教學效率;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4-0066-01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想學、能學、會學的有效方法,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實驗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開展得也越來越普遍。實驗教學要教會學生利用相關儀器觀察和探究事物的本質,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學生結合實驗感知事物本質,積極進行思維活動,在具有趣味性的實驗中增長知識。因此,加強生物實驗教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培養學生良好科學素養的有效手段是實驗教學。實驗教學具有直觀性、新穎性和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關注生物實驗教學,利用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科的趣味性,有利于素質教育在生物教學中的實施。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創設相關的生物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生物素養的不斷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是超乎想象的,然而有的學生厭學、叛逆,這除了他們自身的原因外,就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采用較為新穎和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前,應該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創設相應的實驗情境,促使學生對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欲望。
例如,在“膝跳反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人體進行展示,還可以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講解,以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中來,并且能夠認真觀察實驗,掌握實驗步驟。此外,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以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生物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其中有很多內容比較抽象,如果平鋪直敘地進行講解,學生只會感覺枯燥無味,容易失去學習興趣。生物教學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學生生物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興趣的培養。因此,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實驗過程,積極開展互動,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生物知識,提升生物素養。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這也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開發學生學習潛能,讓學生在一個較為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例如,在“動物細胞模型”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細致觀察,深入分析,互動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非常愿意參加這樣的實驗活動,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準確把握互動問題的難易程度,以促進師生之間進行良好互動。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意識。
生物實驗教學離不開學生的團結協作,離不開教師及時正確的指導,這是保障生物實驗有效進行的基礎。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在開展小組合作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尋找到真正的原因,盡快予以解決。如有的學生參與意識較弱,有的學生團隊精神較差,還有的學生不敢發言。為此,教師應找準“病根”,對癥下藥。教師要針對學生產生的不同問題進行分類指導,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合作探究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在“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教師可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及時指導和啟發,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實驗。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團隊精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學中的很多概念和結論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尤為重要。教師要提升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所占的比例,提高生物實驗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要重視對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創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驗能力,提升學生學科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游玲.淺談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9(02).
[2]張悅.以實驗教學為抓手,提高生物學科素養[J].中學生物教學,2018(23).
[3]胡召洪.注重生物實驗教學提高生物課堂效率探研[J].成才之路,2018(25).
[4]吳加玲.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