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形勢下,電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存在缺陷,主要表現為對政治不關心、三觀不正確等,所以,為了更好的進行指導,電大專業輔導員應通過正確的教育方式進行學生思想行為的糾正,轉變以往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整體工作效果,利用合理的方式進行電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引領,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新形勢 ?電大專業輔導員 ?學生思想行為管理 ?教育措施
【中圖分類號】G7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87-02
對于電大專業輔導員而言,在新形勢發展的背景之下,應重視學生思想行為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指導觀念,通過科學化的引導,全面提升電大學生思想行為健康性,轉變以往的教育手段,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一、新形勢下電大專業輔導員對學生思想行為管理的現狀分析
(一)學生政治觀念不足,輔導員管理停滯在傳統模式上,與學生缺乏足夠的溝通
從政治思想方面來講,目前很多電大學生都表現出對政治不關心的狀況,缺少政治熱情,自我感很強,過于追求實際以及實惠。經過調查可以發現,電大學生并非完全不關心政治,而是表達方式與以往的大學生存在差異。由于未能形成成熟的世界觀,沒有深入的理解事物,導致社會精髓的深入研究能力難以提升。電大的學生都是在職成年人,師生之間的見面機會很少,缺乏溝通的機會,輔導員還是采用完全放養的方式,對學生的思想動態不能及時掌握,在管理過程中發現學生有問題,常常從學生身上找問題,不是根據客觀找根源,長此以往,造成學生對學校的政策和管理模式不理解,對輔導員逐漸失去信任。[1]
(二)學生三觀不正確,輔導員思想認知不夠到位,服務意識不強
在新形勢的社會背景下,電大學生的三觀發生了變化。(1)在價值觀方面,過于重視對自我的設計以及包裝,存在塑造性的觀念。在個體意識逐漸提升的情況下,缺乏群體意識,難以發揮出團隊合作的效應。(2)在人生觀方面也發生了改變。很多學生沒有將自身學習與國家發展有機聯系,坐享其成的觀念嚴重,且這類學生會一味的向社會亦或是他人索取,不愿意付出。(3)電大學生的道德觀也出現了一定的改變,從重視道義轉變成為實惠,過于重視物質利益,將個人的利益作為思想行為導向。作為直接與學生聯系的輔導員重管理輕教育,在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各種制度的建立,約束學生的各種行為,過分強調有序、服從與奉獻,而忽視電大學生的主體差異性,仍習慣用統一標準和目標要求學生,注重的是步調一致,漠視學生在思想品質、個性、生理和心理的不同需求,工作意識上仍傾向“管人”,缺乏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即使有了一定的服務意識,卻也是那種居高臨下的“服務”,很難在學生內心產生共鳴,并且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管理學生的瑣碎事務中,忽略了學生的思想教育,并沒有做到真正的教育[2]。
二、新形勢下電大專業輔導員對學生思想行為教育策略
在新形勢背景下,電大專業輔導員應遵循科學化以及合理化教育原則,篩選最佳的措施開展相關工作,對電大學生進行思想行為的教育,全面提升電大學生思想行為準確性,培養正確三觀。具體措施為:
(一)引導電大學生產生政治關注度
專業輔導員在教育工作中,應重視電大學生的政治關注情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首先可以在校園或是班級中設置關于政治事實的內容,潛移默化的影響電大學生,使其在學習與生活中關注政治改革情況,形成良好的政治感。其次,應做好教育工作,為學生講解關于政治事實的內容,使得學生全面了解政治改變情況。與此同時,在教育工作中,應全面的凸顯社會經濟發展必然性,使得電大學生意識到中國向著繁榮富強發展必然性,又不與西方市場經濟等同,由共產黨領導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還需開展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教育工作,使得電大學生可以杜絕腐朽思想的沖擊,形成愛國主義思想,重視集體的榮譽,不再只關注個人利益。
(二)加大思想教育力度
目前很多電大學生存在理想信念迷茫、價值觀念扭曲,缺乏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心理素質。所以,在輔導員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要準確把握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和成長規律,創新與理想信念、價值信仰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以增強主題教育活動的時效性,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此工作中重視電大學生心理素養、自尊自愛品格的培養,使其勇敢的面對困難與挫折。
(三)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教育工作
為了更好的引導電大學生端正態度,樹立正確的三觀,輔導員可以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以此形成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的改善,促進電大學生良好發展。目前很多電大學生的活動范圍受到限制,社會實踐的機會很少,所以,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應根據電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年齡特點,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例如:引導電大學生在節假日的時候到農村區域、市場中進行社會調查,使得學生全面的了解國情與市場發展狀況,正確認知在改革開放之后經濟建設巨大成就,感受到黨的方針以及相關政策重要性,除了可以拓寬視野之外,還能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勞動思想情感,意識到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改正人生觀。
(四)建設高素質的教育隊伍
為了更好的在新形勢背景下開展電大學生思想行為教育工作,學校應建設高素質的教育隊伍,培養輔導員人才,正確引領學生端正思想改善行為,提升整體教育效果。首先,學校在聘用輔導員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其多媒體知識、開放性教育能力的培養,還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之下,擁有正確觀念,在教育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楷模作用。其次,應對輔導員進行階段性專業知識以及思想政治的培訓,使其端正自身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教育體系。為了更好的進行學生思想行為教育,還需要輔導員積極學習黨的規章制度知識,結合新時期背景下黨的思想觀念進行教育工作[3]。
結語
目前電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存在嚴重不足,未能樹立正確的觀念,嚴重影響其長遠發展。所以,輔導員在教育工作中需重視學生思想行為的引領,使其樹立正確三觀,并形成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不再重視自身利益,而是關注集體利益,形成正確的思想行為理念。
參考文獻:
[1]馬春蕾.關于輔導員如何做好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林區教學),2015(4):74-78.
[2]陸紅梅,姜曙光,李潔.淺談管理職能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73-75.
[3]劉杭.非線性學習視角下混合式學習平臺設計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江婷婷(1982.11.08-),女,漢族,福建寧德古田人,實習研究員,學士學位,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