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敬彤 赫榮華 潘赫 王放
【摘要】教學質量的提高是一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尤其是實驗教學,它直接關系到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它關系到整個教學質量的高低和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抓住實驗教學這一環節,對傳統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積極采用啟發式教學。除改革實驗內容外,還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上積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著重談談我們近年來在實驗教學中實施啟發式教學的體會和感受。
【關鍵詞】學習主動性 ?醫學 ?寄生蟲學 ?教學 ?作用
【中圖分類號】R3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79-02
伽利略曾經說:你不會教會別人任何知識,除非是他自己愿意學習。任何刻板的講解或灌輸都不會有好的效果,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實踐的內在驅動力。要調動和挖掘學生的內在求知欲,教師就要善于發現、誘導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1.分析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習熱情,培養思辨能力
有的問題看似簡單,如果我們老師忽略了,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這就喪失了大好的教育機會。譬如剛上實驗課時,很多同學不熟悉顯微鏡反光系統的調節,觀察標本時光線過強或太弱,導致看不清標本結構。如果老師僅僅是幫忙調節一下。學生自己沒有懂得如何操作,下次可能又會問同樣的問題,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的處理是:首先問學生,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這時學生開始思考了,他可能會說,覺得光線太強了,老師在一旁引導說:難道不可以把光線調節弱一點嗎?學生會撓著腦說:我不會。老師可以繼續引導:那你看看光線是從哪里來的,這是學生會探下腦袋,看反光鏡,并試著調周圍的旋鈕,反復的調幾下,最后明白了如何調節光線的強弱;類似的問題還很多。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我們老師始終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位置,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分析和思考學習過程中的遇到的困難和困惑;而在教學方式上更多采用平等友好的“鼓勵”、“幫助”和“引導”。在教學理念上,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滿意不滿意、喜歡不喜歡、得益與否作為教學效果的主要標準。
2.創造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目前我國許多高等院校實驗教學的現狀是學生接觸儀器設備的機會和時間較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國情、和傳統等方面的因素,對實驗、實踐性教學重視不夠,實驗環節投入不足,實驗教學所用儀器設備數量相對學生人數來說較少,實驗環節總量偏少;導致實驗環節較為薄弱。而對于醫學生來說,除了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需要熟練的技能,而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方面無疑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教師應多創造機會,對學生進行實踐訓練,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要留意學生的操作,對于操作中出現的錯誤也不能只是簡單的指正,而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分析,找出錯誤的原因。
3.結合學科最新前沿和進展,充實實驗內容,啟發學生思維
本科階段的實驗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決定了這一階段的實驗應該以驗證性的實驗為主,但驗證性實驗一般都有前人做過的,專門為教學而設計的實驗,實驗者遇到的情況簡單,沒有次要的,甚至毫無關系的現象的干擾,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適當的開設少量綜合性的實驗和設計性的實驗的確可以為我們的教學增色不少。為此我們對實驗內容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研究,將驗證性的實驗進行提煉和壓縮,保留經典的內容,在內容的排布上更多的考慮知識的前后聯系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聯。增開了一些綜合性和設計性的實驗。譬如我們的在實驗時單獨的學習每一個蟲體的形態,以及蟲卵的形態雖然可以提高實驗的效果和效率。但其缺點是不同蟲體之間形態的知識的彼此聯系少,學生的辨別能力達不到應有的提高,為此我們專門開設了兩次實驗將所有我們學習過的線蟲和其蟲卵,吸蟲和其蟲卵集中進行學習和鑒別,學習之后多數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實驗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對理論知識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結語
以上是我們在實驗教學工作實踐中,實施啟發式實驗教學的粗淺體會,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在目前我國的教育模式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過程中,我們的這些有益的實踐,無論是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調動,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還是對我們老師教學思想,教學的方式和內容的改進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邴玉艷,許士奇,杜孌英.《醫學寄生蟲學》實驗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6(2):172-173.
[2]車萍,郭英慧,韓濤.中醫院校醫學寄生蟲學實驗教學的改革[J].現代醫藥衛生,2017(17):2703-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