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劇影視表演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多高校開設專業,以便于通過專業的戲劇影視表演的學習,提高高校學生的藝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由于各高校實際情況不同,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完善和改進。本文將對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多元思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 戲劇影視表演 多元思維 表演教學
近年來,戲劇影視行業蓬勃發展,對戲劇影視演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將多元思維應用于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結合各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給學生創造一個多元化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養成多元化的學習思維方式,從而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和思維模式的不足,進而提高學生的影視表演能力和綜合藝術素養,為戲劇影視行業輸送大量人才。
一、創造多元化的戲劇影視表演訓練方法
教師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必須考慮到學生如何能夠在表演中對所飾演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與體驗,如何能夠通過對角色的把握結合自身的表演營造一個真實的環境。
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能力有所不同,單一的訓練方法固然不利于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并且可能會造成學生由于廣泛的學習從而缺乏針對性的訓練。例如有的學生善于形體表達,那么可以從形體作為突破口進行表演教學;有的學生在音樂配合下更容易進入相應的角色,那么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音樂背景,從而進行教學。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情況,選擇進行不同的多元化訓練模式。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要利用好豐富的多媒體資源,通過龐大的視聽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演案例和表演素材,讓學生通過模仿和創新來獲得更多的表演經驗。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學生的表演錄制下來,并在課下反復觀看,以便找出不足,從而不斷進步。多元化的戲劇影視表演訓練方法對表演教學十分重要。
二、創造多元化的戲劇影視表演教學內容
傳統的藝術類院校在表演教學中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但是對實踐表演性教學并不重視。同時,學校招生多以高考藝術生為主,高中生對于表演實踐不足,并且沒有經驗,而表演是一門實踐類的學科,學校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機會以及廣闊的表演平臺,學生才能夠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獲得成長。并且在戲劇影視表演中對于鏡頭感和舞臺感的把握沒辦法通過理論來講授,教師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舞臺的感覺以及在鍛煉中展示自己,這些都需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所以我們可以創辦各類晚會、音樂會等為學生提供表演舞臺,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增加舞臺經驗,尋找舞臺感覺。
創造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可以增加實踐表演在表演教學中的分量,不能僅僅局限于表演專業。表演一般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演員所飾演的角色來源于各行各業,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和表現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一些人物的共同特性和表演技巧進行講授,例如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以便學生對劇本有很好的理解,要讓學生在學會表演的基礎上學會鑒賞。表演源于模仿,更需要進行再創造。杰出的表演者會跳出角色的局限性,通過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演繹出有自己個人風格特色的角色形象。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鑒賞能力有助于學生將藝術形象進行評判并吸收轉化為自己的內容,進而創造出良好的角色形象。
三、創造多元化的戲劇影視表演教學目標
戲劇影視表演的教學目標不應該局限于培養優秀的演員,任何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表演空間,要創造多元化的戲劇影視表演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表演行為,從而培養學生多項表演技術的全面發展。例如有的學生擅長聲樂,可以培養學生的聲樂以及表演,再將兩者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競爭實力;可以在有雜技基礎的學生身上教會學生如何將雜技融入表演中,既可以吸引觀眾又可以增強自身實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此外,在培養學生表演能力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德育教學在表演教學中也尤為重要。演員是公眾人物,要以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終極教學目標,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作為教師,要從日常的教學抓起,同時培養學生多角度的人物分析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通過社會背景人物性格特點等等來對人物進行把握,從而完美地塑造人物形象。
四、結語
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影響著人們對藝術文化的需求,戲劇影視教學中多元思維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多元化的表演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的培養,這有利于促進學生表演能力的發展及提升,為今后的表演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并積累足夠的經驗。在戲劇影視教學中培養多元思維還能有效解決傳統教學的不足,更科學地進行表演教學,從而培養出更專業的表演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詩琪.多元思維在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大眾文藝,2016(02).
[2]李博.多元思維探討戲劇影視表演中的教學方式[J].藝術研究,2016(04).
(作者簡介:王睿,女,碩士研究生,南陽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