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誠 單麗麗
摘 ?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出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教育者開始運用微課模式,便于學生快速掌握學習重點。合理地將微課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可以進一步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 初中語文 ? ?微課 ? ?實踐教學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初中階段正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注重這個階段的教學。尤其隨著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語文課堂逐漸使用微課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初中語文課堂實踐的現狀
1.教學模式傳統,缺乏吸引力。
語文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重點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讓學生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需要良好的課堂氛圍支撐,如果教學氛圍沉悶,將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但是在現實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有些教師只是為了追求教學效率,就會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自己滔滔不絕地給學生講課,學生一動不動地聽講,這種方法使教師變成課堂的主角,學生很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使課堂變得缺乏吸引力,自然會讓學生在課堂中缺乏主動學習欲望,課堂參與性較低。
2.學生自主學習性不強,創新意識淺薄。
學生的自主學習非常重要,良好語文課堂的打造,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當中不斷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意識。但是由于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在學習語文時,表現不出較高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缺乏獨立思考的時間,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創新意識淺薄,學習效率低下。
3.重難點不明確,忽視學生個體差異。
在教學過程中,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指導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效率低下的原因一方面來自自身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受教師影響,有些教師在講解過程中不注重因材施教,忽略學生的個體發展差異,對所有學生統一要求,使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速度,不能及時理解和消化相關問題,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影響班級整體成績。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具體課堂學習中非常重要,教師如果重難點不突出,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就不能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微課的具體實踐方法
1.設立簡短精練,重難點突出。
在當前教學方式不斷更新和改進的過程中,在具體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出現各種各樣的方法,有的教師讓學生自主思考,這種方法在具體課堂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喜歡。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下,需要教師在此過程當中給學生積極的指導,指導幫助學生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過程,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所要學習課文的重難點。在課堂中合理地運用微課,將所要學習的重難點和具體的知識點以微課形式展現,讓學生更清晰地明白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給學生設立簡短精練的重難點。在設計之前,教師可以先與學生交流討論,一起探討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法,將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應用于微課設計當中。比如《春》這篇課文,老師在微課設計時可以先在微課的開始給學生播放一段短小的描述春天景色的視頻或者相關音樂和圖片,通過色彩鮮明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用感官更直接地感受春天的氣息,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根據微課設計步驟一步一步地學習,這樣學生有明確的思路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等。還應當注重重難點突出,讓學生有所側重地學習,不會導致眉毛胡子一把抓現象發生,讓學生聽完課以后對所要學習的方法、思想主旨有大致的了解,做到語言精練、環節完整,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2.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
每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學習方法和學習特點,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可能不適用于每位學生,如果教師設計的微課內容較難,就會導致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跟不上講課速度,難以很好地理解課文主旨,從而產生煩躁情緒,進而失去對本科目的興趣。如果教師設計的內容過于簡單,那么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不費吹灰之力解決問題根本起不到發展思維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對微課進行課堂實踐時,必須充分考慮班級里各個學生的發展特點,選擇難度適中的內容,以此保證整體課堂效率。例如學習《愛蓮說》時,老師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確本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主旨思想,將學習目標分為三點:一是在知識與能力上讓學生熟讀課文,借助注釋和相關資料了解文章大意;二是在過程和方法上利用激趣設疑的方法讓學生體會文章中所描繪的形象;三是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讓學生將“蓮”這一形象與古人形象做對比,思索它所代表的品質。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實現第一個目標,第二、三個兩個學習目標讓學生自行思考,這樣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個體差異所帶來的差異問題,在兼顧每位學生情況的同時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加深學生的理解。因此,在具體微課設計中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既可以保證教學任務,又可以加強其他學生的思維判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設計形式豐富,拓展教學內容。
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被一些方式新穎、生動幽默的教學方式吸引,也能夠提高繼續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微課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這種原因,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興趣發展,給學生設計出不同形式的微課內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因此,豐富的微課設計可以通過音樂、圖片、思考問題等進行,例如對《敬畏自然》進行微課設計時,可以先通過圖片展示的方法,讓學生先利用感官直接了解一些關于大自然形形色色的圖片,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有基本的認識,了解本文是與什么內容相關的。還可以在中間增加一些提問環節,比如向學生提問:“在生活中是如何敬畏自然的?”讓學生開始自主回答和討論,并且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做法。這樣他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會懷著愛護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很好地拓寬知識面,了解各方面的知識,體現微課設計的良好效果。
4.注重課堂教學,聯系社會人文。
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中,即使教師運用具體形象的語言描述某一事物時也比不上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官直接感受。微課把視頻影像帶入課堂之中,可以讓學生輕松理解一些晦澀難懂的內容。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微課挖掘課程內容,讓課堂和社會人文緊密聯系。例如當學生學習《巍巍中山陵》這一篇說明文時,雖然文本中對中山陵的巍峨描寫得很詳細具體,但是學生受思維方式、社會經驗等影響理解起來仍有困難。文本提供的中山陵插圖又不能滿足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應用微課幫助教學,利用圖片及視頻的展示讓學生全方位地欣賞中山陵的美及周圍建筑和景色的美,從而讓學生深刻理解孫中山先生及其倡導的精神。另外,還可以搜集相關古代帝王大臣等陵墓進行對比,讓學生自主學習比較。
5.激發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若對學習感興趣,便會對學習感興趣,投入學習之中,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生學習《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時,可以通過微課利用短視頻或相關圖片展示冬天的美景,幫助學生進入作者創設的情境之中,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這樣的美景用了寫作方法,最終想表達什么思想情感。當然,教師在利用微課激發學生興趣的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寫作,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達到鍛煉學生的目的。
6.借助媒介,利用空余時間。
隨著互聯網科學技術的發展,運用微課這種教學手段已成為教育教學的一大趨勢。胡鐵生先生認為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由此可以判斷微課教學使學生學習有很強的靈活性,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可以借助一些媒介,如:手機、電腦等將微課下載下來,利用空余時間隨時學習。例如當學生學習《皇帝的新裝》時可以把微課相關內容下載到手機上隨時隨地地觀看這個童話故事,及時溫習鞏固童話的文學常識及其他內容等。
7.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課余知識。
初中語文的學習和小學階段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單單依靠文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微課進行課外拓展延伸及時給學生補充相關課外知識,這樣學生把課內課外知識結合起來可以豐富知識儲備,開闊眼界。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教師可以進行相關背景知識的補充讓學生理解本文蘊含的濃濃父子情。課外延伸到描寫親情的相關古詩詞及故事,進一步延伸到學生自己,結合實際情況,談談對“親情”的感受。
總之,在新型教學形勢下,微課以獨特的教學方法,給教師的工作提供方便,也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學習重難點,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課文,培養良好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樹立學習自信,體驗學習樂趣,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彥生.探究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發現,2018(8):41.
[2]雷玉芳.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討[J].速讀(下旬),2018(8):165.
[3]田占偉.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1):110.
[4]顧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