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連洪 眭姍姍
摘 ? ?要: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活動,具有文化軟實力功能,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的建設作用。為在文化軟實力視角下探究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筆者從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建議。
關鍵詞: 文化軟實力 ? ?高職院校 ? ?思想政治教育 ? ?路徑
一、文化軟實力視角下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物質生活已經相對富足的今天,豐富人們的精神文明生活非常重要。文化軟實力是彰顯一個國家文化底蘊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國家內在發展的不竭動力。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未來,他們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決定國家興旺發達的程度,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加強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非常重要。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向社會很多行業輸送大批學生,有的人已經成為企業中流砥柱般的人物。隨著經濟的發展,學生可以選擇的放松身心的方式越來越多,但是有些地方并不適合他們頻繁出入,比如夜店。這就要求學校通過其他方式豐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軟實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實現人生價值。
在文化軟實力視角下,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讓他們認清現實,在享受學習權利的同時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也可以給他們一定的壓力,讓他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學習環節。促進高職院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實現素質教育,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實現這些目標。
二、一些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狀況
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是讓他們能夠在社會環境中堅守本心、艱苦奮斗的有效途徑。當前,很多優秀的大型企業在招聘學生的過程中,都會讓他們填一些表,表的考察內容并不是針對他們的專業知識,而是考察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所以單純地憑借優異的專業成績并不能保證他們在職場上占據絕對優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對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不僅是社會企業用人單位對教育的需求,而且是學生應該堅持不懈努力的方向。這些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不斷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表現。然而,雖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但是一些高職院校在開展實際工作時存在一些問題。
(一)思政教育地位不高
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認為自己在學校的任務是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與本科生的優勢是實踐能力強,對某個方面比較精通,就錯誤地認為,除了專業知識重要以外,其他文化課、思政課程等科目,并不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掌握。一些教師、學校領導認為應該把更多的學習資源投入到學生專業課程上,而應該減少分配到思政教育工作上的教學資源。可以看出,這些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并不高,不能與專業課程相對比,導致一些學生的道德素養、思想政治修養與專業技能水平不匹配。從當前的就業趨勢看,用人單位最需要的人才類型是綜合型、創新型及高素質型,只是掌握一些專業技能而思想政治素養卻不高的學生,其發展空間將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這種人才培養理念與教育的初衷相悖,應該被淘汰。
(二)師資力量有待提高
衡量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教學水平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師資力量是反映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實際上,師資力量的強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這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強弱。在很多人的眼中,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與本科院校相比,略有差距,培養出的學生質量沒有本科生質量高。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師資力量影響了這項工作所能取得的效果。由于在一些高職院校中,思政教育地位不高,因此學校所招聘的思政教師資歷相對較低,教學能力有限。一些教師的教學能力較弱,教學質量不易有效提高,不易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思政教育,這就影響了學生聽課的興趣。教師是開展教學工作的主體,有些教師把思政教育形式化,每天按部就班讀課件,忽略學生對知識吸收情況的檢測。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但是不少時候會被教師喧賓奪主,被動接受知識,不能主動選擇教學內容。所以,必須嚴格要求教師,重視對他們教授內容的考察,安排專業教師聽課,并根據教師講課效果及學生的聽課狀態給教師打分,實行百分制考核,促使這些教師正確對待思政教育,提高教學能力。從而,為學生提供一支師資力量雄厚的教師隊伍,優化教學結構。
三、文化軟實力視角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經濟實力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硬實力”,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彰顯這個國家文化軟實力。雖然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他們有上進心,就不再需要為養家糊口擔心。但是,一些人的道德修養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高職院校在我國教育領域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全面發展,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為社會各行各業提供高素質、高技能、高水準的綜合型人才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構建文化自信的今天,提升高職院校文化軟實力可以從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入手,思想政治與專業知識教育同步進行,讓他們始終不忘使命,懷有精忠報國之心,努力學習、勇于創新,在張揚個性的同時提高道德修養,做有涵養、有思想、有抱負、有理想的青年志士。
(一)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監督管理
為了更好地督促各個高職院校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國家相關部門應該有所作為,定期檢查這些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情況,并且在學生中開展抽查工作,實實在在地考查學生對基本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查,比如對一些重要會議的主題、內容及意義作為考察內容,檢查學生對國家大事關注的情況,切實保障每個學生都能養成關心國家大事、學習黨的方針等習慣。信息時代,學生能夠獲取資訊的方式越來越多,一部連接上網絡的智能手機可以隨時學習思想政治內容,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提供便利的條件。
(二)組建專業化的思政教師隊伍
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力度,吸引專業思政教育人才投身教育行列,給學生創造更好的教育條件、教育環境。專業的思政教師隊伍能夠為學生選擇更科學、更實用的教學內容,還會有意識地把一些新的思政理論知識添加到課件中,改進學生的知識體系,給他們及時補充精神營養。而且,專業的思政教師對一些知識往往有獨到的見解,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聽課體驗,讓他們的思想變得更活躍,對課堂知識理解得更為透徹。所以,學校應該充分意識到專業化教師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效率的影響,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加強對人才的引進,另一方面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讓他們熟練應用一些新的教學模式,比如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激發學生聽課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段輝琴,陸俊.從文化軟實力視角探尋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路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4(11):103-106.
[2]靳旭光,白雷.淺論思想政治教育對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推動作用[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8(06):26-27.
[3]張瑞敏,牛余鳳,蘇琳.契合與共生:文化軟實力語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5,28(03):108-111.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基于文化軟實力視角”(編號:SZZX184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