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莉華
摘要:本文主要以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方法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小學作文教學現狀為依據,從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小學作文教學優化方法兩方面進行探究,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問題;優化方法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教育教學,并將素質教育作為各所學校教育課程開設的目標。在小學階段,語文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始時期,對小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一方面,作文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可以有效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促進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與提升;另一方面,現階段的小學作文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所以找到優化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尤為必要。
一、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結合小學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存在的問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也就是教師教學的問題與學生學習的問題。
第一,教師教學的問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諸多教師仍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觀念,出現了作文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結合越來越不緊密的現象;在作文的指導方面,教師不能從根本上對學生的寫作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無法真正的吸引學生注意力,導致學生盲目的寫作[1]。同時教師指導作文沒有控制好“度”,指導的過于詳細,從選材到寫法,千人一面的思維導圖,甚至到段落層次、修辭手法以及詞語的運用,都給予細致入微的指導,這樣,很大程度上約束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降低學生寫作的新穎性,指導過于全面,會降低學生寫作積極性與創新性,寫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大大降低了寫作教學質量。
第二,學生學習問題:學生缺少生活經驗,沒有豐富的寫作儲備量,導致作文呈現出枯燥單調的特點;沒有樹立寫作意識,缺少對寫作學習的認知,抑制了自己內心思想的表達。過于注重細節,小學生在寫作訓練時,往往都是更多地考慮如果使用好詞好句,如何使用恰當的修辭方法和名言警句,如何運用中心句、過渡句等,讓文章更加“出彩”,但是忽略了從大處謀篇,缺乏整體意識,在視角獨特,選題新穎、巧妙構思,有序寫作等方面嚴重缺位。
二、小學作文教學優化方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鼓勵學生親身實踐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指引者,若學生缺少寫作的興趣,就會降低寫作效率。只要學生具有寫作興趣,寫作便會由一項任務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追求,所以小語文教師應樹立學生寫作自信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寫作經驗。首先,教師應與學生之間建立友好關系,切身與學生進行交流,耐心地向學生講述寫作的內容以及引導學生自主創建寫作思路[2]。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生活,選取學生熟知的事物,對命題作文采用靈活、開放的思想,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大寫作的樂趣,進而真正的喜歡習作,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最后,以良好的體驗,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優秀的作文,賦予學生寫作靈感,對學生的表現情況給予認可,提高寫作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授小學語文人教版《風箏》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提前自己制作一個風箏,將做風箏的過程記錄下來,使學生加強對事物的認知,積累生活經驗。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創設出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自主將做風箏相關的事情進行描寫,強化學生寫作技能。
(二)善于觀察,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美
作文可以反映出某種生活狀態,與生活緊密相關,缺少了實際生活特征的作文便失去了自身的創作意義。加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許多,重要的是缺少發現美的亮眼”,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寫作教學活動時,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勤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美妙,比如人文景觀與自然事物,這些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物,皆可以作為學生寫作的素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學生滲透一些美好的事物,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現生活美,進而抒發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大自然的贊美。
例如在教授小學語文人教版《秋天的雨》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憶生活中的雨,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加以表述,促使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意見,幫助學生全方位的了解秋天的雨。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含有的其他美好事物,引導學生思考:哪些事物是我們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這些事物有哪些特點?由此,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美,為學生的創作提供資料。
(三)加強閱讀,讀寫結合
有學者認為,閱讀與寫作,如弓與箭之關系。閱讀有助于學生語感的形成,擴展學生語文學習視野。要想有效提高語文作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日常的學習中向學生滲透寫作的內容,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積累文章的好詞好句,調動學生思維的靈活轉變,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對已經掌握的語文知識加以擴展,為學生寫作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3]。
例如在教授小學語文人教版《七顆鉆石》時,教師為了豐富學生文學素養,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掌握文章中的優美詞語,加強學生對寫作的喜愛。提前利用網絡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在課堂中播放出來,對學生視覺造成一定沖擊,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教師要求學生反復閱讀文章,找到文章中描寫鉆石的詞語和句子,并與其他學生分享。在此期間,學生便會被文章中“清澈的水、銀的、金的、七顆星星”等詞語吸引,引發學生對文章的思考,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經歷記錄下來,加強學生對文章的了解與掌握,陶冶學生情操。由此,讀寫結合擴展學生的寫作視野。
三、結束語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要提高小學作文的教學質量,首先要明確當前作文教學的主要問題之所在,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針對這些問題和困難,認真學習新課標精神,采取合理有效之對策,依據寫作提升規律,逐漸走出小學作文教學之困境,提升作文教學質量。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寫作教學環節時,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將寫作思想滲透在語文學習中的各個方面,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親身實踐,積累寫作素材,增加學生寫作儲備量,不管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俊. 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8(3):25-26.
[2]鄒曉玲. 試論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及對策[J]. 學周刊, 2018(9):118-119.
[3]秦霞. 當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討[J]. 西部素質教育, 2018(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