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青 李梅玲
【摘要】以我院機電工程系高等數學教學為例,通過對2017級新生調查問卷的結果有感而發,以此分析當前高職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為實現高職教育的教學目標,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高職數學 ?機電 ?現狀分析 ?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SZ17128)。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24-01
1.引言
在高職數學的課堂上,經常會有同學問“我們學數學有什么用?”。幾乎沒有人懷疑數學科學的價值所在,但數學課程的價值卻深受質疑。作者認為,學數學的用途無非有兩個:一是內在的,二是外在的。內在的用途是指促進心智和思維能力發展的作用,這種作用不一定在短期內顯現。外在的用途主要體現在數學知識對專業的實際應用,即工具性的作用。2018年1月3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突出強調數學等基礎學科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這句話在暗示我們,進行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2017年10月,作者對我院機電工程系17級新生進行了統計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圍繞著學生數學基礎、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等展開,此次調查顯示,我院機電專業學生數學基礎較其他專業薄弱,但求知欲望較強,動手能力普遍較好。同時,對本系六位專業課教師做了訪談,通過訪談了解到機電專業課程所必需的高等數學知識和開課時間。根據調查學生的特點和訪談結果,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對目前我院高等數學課程的現狀進行剖析,并給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措施,以供其他高職院校參考。
2.我院高職機電類專業數學課程的現狀分析
2.1教學內容僵化,教材選取針對性不強。近幾年我院選取的教材都是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此類國家級優秀教材是針對所有高職高專院校編寫的,具有普遍性,針對性不強,基本上還是本科高等數學的壓縮版。給本來數學基礎就薄弱的高職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形成“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惡性循環。而且教材內容缺乏應用性,導致學生無法將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聯系起來,造成“學而無用”的假象。
2.2教學方法單調,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院大部分數學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存在著不足,缺乏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技巧,與學生的互動環節較少,一味講解高等數學的概念、習題的求解,缺乏對學生分析問題、應用問題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數學只是為了會做題,應付考試,不會利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解決專業課中的實際問題,導致上課睡覺、玩手機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2.3考核方式傳統化。長期以來,高等數學作為公共基礎課,學習內容基本一樣,考試內容一樣,考核方式也是以“平時成績30%+試卷成績70%”的形式一刀切,不分等次,不結合專業特點,導致學生不會就抄。顯然這種方式未能考查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職業特色無法體現。
2.4生源質量下降。近幾年來高職教育的規模迅速擴大,高職教育的生源呈現多樣化,既有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畢業生,文理兼收,也有中職畢業的預科生。尤其是機電專業的學生,有些學生的高考成績還不到200分,導致了他們的基礎素質和學習能力總體偏低,數學基礎參差不齊,給教師的教帶來了很大障礙。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教師只有進行教學改革,找出適應機電類專業高等數學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改變目前的現狀,保證高質量的教學。
3.高職機電類專業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措施
3.1整合教學資源,合理取舍教學內容,將其融入專業改革。根據省教育廳對高職院校專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我們對機電類專業基礎課程要進行大膽地改革。將高等數學知識與專業課程進行優化整合,新編教材,新出版教材要具有針對性,并堅持兩個原則:一要符合機電專業學生的認知規律;二要體現數學知識在專業課中的應用。這樣既減輕了專業課教師的負擔,又增加了高等數學的實用性,真正實現了高等數學與專業課的銜接。
3.2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入專業案例。教師要不斷更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多與兄弟院校交流教學經驗。要學會恰當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即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過程,常見的信息化手段有多媒體演示、微課視頻、在線課堂、翻轉課堂、慕課等,比如在講解導數、積分計算時,一方面是講解人工計算的方法,另一方面借助數學軟件求解,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同時為了改變高等數學枯燥乏味的局面,根據不同的專業,將專業背景滲透到高等數學的授課過程中,穿插與實際結合的案例。比如,對于常微分方程,以動態電路分析作為專業背景,從中選取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為專業案例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輕松學到高等數學知識,還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接觸到相關專業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3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打破傳統的考核方式。對我院機電專業學生的調查顯示,機電專業學生的數學基礎表現尤差,從每年的期末考試成績分析中也能看出這一點。要改變這種現象,就要改變以往的考試方式,適當降低難度,增加應用部分。把高等數學的考試分為基礎和應用兩部分,基礎部分包括平時作業、考勤、課堂表現、基礎試卷成績等,應用部分結合專業知識進行考核,體現學生的應用能力??己朔绞讲扇 盎A部分50%+應用部分50%”的方式,改變學生成績單上一片紅燈的現象,使學生整體成績服從正態分布趨勢。
3.4嘗試模塊化教學?!澳K化”從某種意義上是“壓縮型”課程中數學知識的重組,高等數學課程模塊化要具有針對性,充分了解專業知識對數學課程的需求。改革中我們將高等數學課程分為基礎模塊和專業模塊兩部分?;A模塊是機電工程系各專業的必學內容,主要包括函數與極限、一元函數微分學、一元函數積分學等。專業模塊中對電氣電子機電類專業開設復數、常微分方程、拉式變換、傅里葉級數等,對機械制造類專業講授空間向量、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函數微積分等內容。
綜上,機電專業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是必須的,改革過程中要重視基礎,突出應用,彈性考核,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高職教師應積極創新,讓學生既能學到這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又能準確地為專業課服務,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在高職機電類專業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游安軍,高職數學課程類別化的思考與實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年第11期,64-69
[2]王云青,李梅玲,Wxmaxima在微積分中的應用,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年第1期,93
作者簡介:
王云青(1982-),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微分方程、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