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翼


【摘要】目的:探討某高中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模式,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可行的參考方法和具體的實施措施。方法:采取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共抽取811名調查對象,使用根據結核病八條核心信息統一定制的調查問卷調查。結果:被調查者結核病防治8條核心信息的總知曉率為74.2%。其中,“國家免費為傳染性肺結核病人提供抗結核病藥品和主要的檢查”的知曉率最低,為49.2%;其次是“應該關心結核病人,不應該歧視結核病人”的知曉率,為63.8%。結論:學生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較低,學校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強。
【關鍵詞】結核病 ?健康教育 ?健康促進 ?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255-01
為提高學生群體的結核病防治知識,同時探索健康干預措施的有效方法,本研究調查了學生有關結核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對學生結核病防治方面的信念和行為情況、獲取結核病防治知識信息的渠道,以及對宣傳形式的喜好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從而掌握高中生人群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的基線水平,探討學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模式,為提高我校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可行的參考方法和具體的實施措施。
一、資料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與抽樣方法
本研究為現況調查研究,調查總體為某高中所有學生,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學生作為樣本進行調查,采用分層與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抽樣方法,以三個年級進行分層,以班級為群單位,分別在每層中抽取2個班,抽中班級的所有學生納入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11份,收回調查問卷787份,其中有效問卷784份。
(二)調查內容與調查方法
內容包括某高中學生的基本情況、結核病防治基本知識知曉情況、對免費政策和結核病防治機構的了解情況、信念持有情況、信息獲取渠道、活動形式或知識載體的喜好情況。使用統一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線上發至各班式調查,問卷設計參考《2006年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調查問卷》[1]。調查前對所有的調查人員進行培訓,統一調查方法和調查標準。
(三)統計學分析
將填好的問卷采用EpiData3.1進行雙錄入,建立數據庫,使用知曉率、態度持有率、行為持有率、媒介覆蓋率進行統計描述,采用χ2檢驗進行各率差異的統計學檢驗,用Excel2016進行整理,用SPSS22軟件進行分析,以0.05為檢驗水準。
二、結果
(一)總知曉率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學生8條核心信息總知曉率為74.2%,見表2。
(二)各條目知曉率分布情況調查結果
8條核心信息各條目知曉率情況如表1所示:
8條核心信息知曉條目數情況分布如表2所示,8條核心信息全部知曉者占16.7%,正確回答2條以上者占98.1%,正確回答3條以上者占95.5%,正確回答對4條以上者占91.8%。0.4%的調查對象8條核心信息全部回答錯誤。
“國家免費為傳染性肺結核病人提供抗結核病藥品和主要的檢查”和“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血痰癥狀者,應懷疑得了肺結核病”兩條核心信息與患者的發現與治療最為相關,2條核心信息的全部知曉率僅為47.6%。由此可知,被調查對象對于八條核心信息了解的過于片面。
三、討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高中生人群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的基線水平。最主要的發現是學生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較低,學校結核病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強。
(一)新媒體宣傳應成為學校高中生結核病防治知識宣傳的主要形式
本研究發現高中生獲取結核病防治知識的主要渠道是“廣播、電視及錄像”(52.4%)和“報刊雜志”(50.3%),他們喜愛的宣傳形式是“看電視”(40.3%)和“墻體廣告、宣傳欄、標語”(38.3%),他們喜愛的宣傳材料是“帶有宣傳內容的小禮品”(34.1%)。由此可見,制作關于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宣傳片和公益廣告、在墻體繪制新穎的宣傳畫、制作一些宣傳性的標語、宣傳單發放活動以及與專業人員的交流對話并發放帶有宣傳內容的小禮品等人際傳播活動是高中生結核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傳播形式。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宣傳方式已備受高中生推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因此,借助新媒體開展高中生結核病健康教育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宣傳形式。
(二)學校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宣傳工作要抓住重點,突出關鍵
在被調查的784名高中生中,正確回答7條及以上核心信息的僅占46.6%,正確回答與患者發現和治療最為相關的2條核心信息的僅占47.6%,提示我們在今后開展學校高中生結核病健康教育活動時,核心信息的宣傳要做到簡明扼要和重點突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信念行為調查報告[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