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濤
摘 要:企業共青團是企業聯系青年員工的橋梁和紐帶,對團結和凝聚青年積極投身到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動引領作用,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青年智力支持和保障。而建筑企業具有自身的行業特殊性,面對新時期特點,建筑企業共青團工作也面臨更大的挑戰。本文對新時期建筑企業共青團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根據工作實踐經驗提出創新共青團工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時期;建筑企業共青團;有效途徑
企業共青團是企業聯系青年員工的橋梁和紐帶,對團結和凝聚青年積極投身到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動引領作用,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青年智力支持和保障。優秀的企業團組織應該是企業發展的興奮劑、催化劑和粘合劑,在服務企業、服務青年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通過加強企業共青團組織的紐帶作用,引領企業團員青年與企業同發展、共成長,成為新時期企業共青團工作應積極探索的問題。本文將以湖南建工集團共青團工作為例,分析建筑企業共青團工作現狀,探討加強新時期建筑企業共青團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建筑企業共青團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建筑行業特殊性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大型建筑企業需要不斷向外開拓市場,業務不僅涉及全國,甚至海外,這就意味著很多青年員工需要跟隨項目到外地工作,造成了建筑行業點多線長面廣、人員分散多地的特點。一般由集團或分子公司總部開展的共青團工作主要以所在城市為主,身在外地的團員青年很難實際參與到活動中來,容易造成工作覆蓋不到位的現象。而且一般項目工期通常在1-3年之間,各個項目部的團員青年之間也很難產生過多的交集,大家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保證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上,特別是遇到工期緊張的重點項目,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員工無暇顧及團工作,團活動的影響面和成效性受到了局限。
(二)團干部現實狀況
團干部是開展共青團工作的主要力量。在企業中,絕大部分團干部以兼職為主,其他方面的工作已占據了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共青團工作上的精力和團務工作水平有限,這就導致真正投入團組織活動顯得力不從心,且難以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效果不佳。在現實情況下,絕大部分的兼職團干無法獲得額外的津貼收入,在積極性調動方面存在影響,團組織無法真正發揮出更佳的作用。
(三)青年思想新變化
新常態背景下,企業團員青年的思想相較于以往有了很多新變化。他們大多為80、90后,成長在信息爆炸時代,有更多機會接受新事物,常被多元化的價值觀念所裹挾。他們個性明顯、思想活躍、調查研究能力、理性思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交際應變能力明顯提高。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他們多為獨生子女,存在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團隊意識、集體榮譽感較弱,吃苦耐勞精神不足、心理敏感性較強,面對枯燥無味或者繁重復雜的工作,容易產生厭煩、無為、退縮等情緒。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團員青年參與共青團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傳統老套的活動已缺乏吸引力。
二、新時期加強建筑企業共青團工作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湖南建工集團團委緊密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服務大局、服務青年,在企業的改革發展中有聲音、有行動、有作為、有影響、有貢獻,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筆者以湖南建工集團共青團工作為例,延伸至建筑企業,為解決共青團工作推進中的困難提供參考。
(一)堅持青年為本,引領青年成長提升更加堅定
要持續深化建筑企業青年思想引領工作,延伸青年素質提升工程,搭建青年交流展示平臺,彰顯青工典型示范作用。始終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團員青年,以開展“我的中國夢”“學習總書記系列講話,做合格共青團員”“青年大學習”等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團員青年思想理論武裝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團員青年聽黨話、跟黨走。通過開展“我為集團建言獻策青年代表座談會”“青年大講堂”,擴寬知識領域,助推青年成才。同時,開展“最美青年評選”“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宣講會”,以可親可信可學的榜樣力量,弘揚青春正能量,真正達到“一花引來百花開”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多開展思想性、趣味性并重的活動,增強團員青年參加團組織活動的熱情,如集團青年才藝展示大賽、青年主題辯論賽、趣味運動會、微電影DV大賽、青年聯誼等,不僅打造集團團青活動品牌,挖掘了一大批愛好廣泛、技能突出的全面型青年人才,而且提升了團組織活力和凝聚力。
(二)堅持服務大局,助力企業改革發展更加有為
建筑企業共青團工作要聚焦主責主業,既要“頂天”,又要“立地”。“頂天”即服務企業生產經營中心,“立地”即服務青年員工成長成才。湖南建工集團團委以“青春建功中國夢,安全生產青年當先”為主題,大力推動“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通過出臺專項管理辦法,落實創建標準和要求,切實把“青”字號品牌創建工作作為團的重點工作來抓。三年來共創建集團“青字號”集體200余個,范圍不僅擴展到全國,還延伸到了海外,特別是在助力集團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攻堅戰中發揮了青年先鋒力量。同時,大力發揚國企黨團政治優勢,積極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愛心助學行動等志愿服務活動,在抗冰救災、抗洪搶險中,集團青年志愿者們奮勇拼搏、沖鋒在前,充分展現了國企青年的責任和擔當。
(三)堅持從嚴治團,團組織生命力更加旺盛
一要聚焦“固根本”,加強團的基礎建設。把團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黨建帶團建,加強項目團建、聯合團建工作,不斷思考和創新工作模式,提升集團團建工作魅力。各級團組織按期換屆,選齊配強團干部班子。做好基層團組織團員的統計與團費收繳工作,全面落實“智慧團建”“三會兩制一課”“1+100”等制度,切實做到團員青年有依靠、有組織、有訴求、有解決;二要聚焦“上臺階”,推動團的隊伍建設。一方面,著力加強團干部教育管理,連續七年舉辦團干紅色主題教育培訓,通過舉辦精品團課大賽,召開“團干部如何健康成長大討論交流會”等,進一步堅定集團廣大共青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團干部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另一方面,著力提升團員先進性教育。利用團課課堂、廉政課堂、道德課堂、“青年之聲”微講堂、“青年大講堂”等“五個課堂”,深入開展團情宣傳教育。注重對團員的儀式教育,如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融入“共話青春、共進成長”教育,實現團員先進性教育從校園到企業的無縫對接;舉辦老團員“重溫入團誓詞”儀式,增強企業團員對組織的歸屬感和作為團員的光榮感。三要聚焦“新格局”,構建團的陣地建設。在青年集中的項目部、廠區、機關建立“青年之家”,打造青年交流學習的活動陣地。建立“網上共青團”,充分發揮QQ、微信公眾號、青年之聲等新媒體平臺優勢,及時搜羅、發布團青活動新聞,開展豐富的線上主題活動,打造內容新穎的新媒體作品,力爭做到活動全方位、全覆蓋,讓新媒體已逐漸成為團員青年線上思想引導和教育的重要平臺。
只有牢記團組織的職能和宗旨,不忘初心、積極探索、全心投入,才能真正讓共青團組織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催化劑、興奮劑和粘合劑作用,成為團結和凝聚青年員工的紐帶。
參考文獻:
[1]劉新寧.淺談新常態下建筑企業共青團工作之新思路[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6,(12):80-83.
[2]巫偉杰.新常態背景下建筑企業共青團工作的創新途徑[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