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翔 薛沖 段士江
【摘要】如今,由開發單位總部聘請“第三方”,對項目參建單位進行檢查已經成為潮流和趨勢。此類檢查以專業、全面、客觀、真實等特點受到開發單位的青睞,其中安全施工工作因易受到社會關注,成為“第三方”檢查中的重點。本文將從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者的角度對“第三方”安全迎檢工作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安全檢查;迎檢;第三方
1、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一環,現場實際操作中,由于人員素質、工期、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并不存在理想的無隱患環境,施工現場安全工作其實是維持安全和不安全之間的動態平衡,只要遵循安全生產原則,及時預防、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就可避免危險,維持項目施工過程安全。但是“第三方”飛行檢查具有絕對性和即時性的特點:當場發現的隱患即納入扣分項,也就是默認發現的隱患必然產生危險,這與客觀事實相背離,導致施工現場安全工作從維持現場安全平衡轉變為杜絕一切隱患,所以對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組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第三方”飛檢環境下的安全管理分析
根據海因里希法則,事故的直接原因追根溯源都離不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理論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即可不產生安全隱患,進而避免安全事故。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參建人員、機械及材料的品質必然參差不齊,不可能存在理想的安全狀態杜絕安全隱患,如按照常規安全管理思路管理現場安全,即便能杜絕安全事故,也難以通過“第三方”的飛行檢查。由此,打破常規安全管理思路的桎梏,全面消除安全隱患,謀求施工現場理想的安全狀態就成為安全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探索的目標。
3、“第三方”飛檢環境下的施工安全管理
“第三方”會根據規范要求、項目類型、客戶需求等因素確認檢查內容優先級,并制定對應的檢查方案。作為安全管理人員,需要研究檢查方案,細化檢查內容,根據檢查方案制定迎檢策略,盡量消除安全隱患,主要內容有:安全信息的搜集、隱患分類與應對、人員安排和組織、管理方法和手段等。
3.1安全信息搜集和展現方式
管理者對一線現場信息的掌握程度決定了管理效果的好壞。施工現場的安全信息包含現場的安全狀況、安全人員配置、物資儲備、場地平面布置情況等。只有搜集盡可能詳盡的安全相關信息,才便于針對性的消除安全隱患,布置安全預防措施。
根據信息的展現方式,信息搜集和展現主要有:文字表述法、表格法、平面分布法、模型法。其中文字表述法主要用于工作匯報,表格法用于大型住宅項目和銷項工作,模型法是平面分布法的立體展現。這里僅介紹平面分布法:平面分布法主要適用于層數不多的商業建筑,涉及多類平面圖,均以樓層平面圖為基本底圖,主要有羅列每層風險源的“風險源分布圖”、展現消防設備布置情況的“消防分布圖”和展現臨電配備情況的“臨電分布圖”等,這里如“風險源分布圖”可細化“機械設備圖”和“臨邊洞口圖”等,也可詳盡的把一切風險源統一標注在一張分布圖上;如“消防分布圖”標識每層的滅火器配備位置和數量,消防栓、增壓閥等消防設備的位置及運轉情況等;如“臨電分布圖”則是標識三級配電線路中各級配電箱及電纜鋪設的情況等。
本項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安全管理人員提供盡可能詳細和準確的現場安全信息,以便應對各類風險及隱患;通過各類直觀的信息展示方式,減少信息傳遞損失,盡量避免管理真空。
3.2隱患分類及應對流程
安全隱患的分類主要采用列舉法和表格法,首先應根據國家規范要求以及檢查文件要求對國家強條及“紅線”強制要求類風險隱患和一般風險進行區分,優先確定此類風險隱患的數量和對應區域,再依照隱患類型統計現場存在的隱患,形成表格即可。進一步可使用依照高空作業、消防配備、臨電工程等類型進行統計的編碼法,該方法可根據需要體現風險項、風險區域和風險內容:如1高空作業-2電梯井臨邊-3漏設/4損壞,即123或124,再如2臨電工程-1總配電房-3無擋鼠板,即213;諸如此類。統計完成后即可將各類風險和隱患形成表格,并填入對應的分布圖內,該項工作也是安全信息搜集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隱患的應對方法主要來源于國家規范和“第三方”檢查文件,依據規范要求和相關檢查文件,將風險及隱患應對方法和要求填入對應風險的表格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工作繁瑣細致,統計后總項能達到數百甚至上千項,項目管理人員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工程常見隱患類型進行優化,以減少繁瑣工作并便于指導現場施工,最終應形成不同區域的常見風險和應對手冊類文件。
3.3人員安排與組織
迎檢的安全工作從分類開始就應責任到人,做到人人有責任,人人有落實,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抓好施工安全生產;也應發揮更多相關職能部門的力量,落實各自應負的安全職責。人員分工以迎檢時間劃分,迎檢階段主要工作為安全信息搜集分類及應對等,專業性較強,應以安全管理人員為主,以專業分項分工,如甲負責消防類信息搜集和隱患分類及指導現場施工,根據現場情況對隱患進行銷項。臨檢階段主要工作為依照隱患應對方法消除隨機產生的安全隱患,需要全項目部管理人員配合,按區域分工到個人,如:乙負責監管鋼筋加工區;丙負責監管3#樓1~4層等。區域負責人就可按照已整理好的應對手冊檢查和處理安全隱患。
3.4管理方法和手段
傳統的宣傳與教育能有效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但難以強制性約束工人的不安全行為。針對“第三方”飛檢進行的全面現場隱患行動就需要建立強而有效的監察和反饋機制,以“安全員-安全主任-項目經理”這三級為監察反饋主體,安全員當天解決不了的問題就需上報安全主任,三天解決不了的問題安全主任就需上報項目經理約談相關負責人。在此前提下才可進一步使用銷項法消除安全隱患:對于匯總到安全主任處的隱患需建立安全隱患檔案,對照處理手冊調配物資,投入人力進行針對性整改,整改情況匯總召開日例會進行銷項處理。還有如流動吸煙、亂扔垃圾等頑疾,除設置固定吸煙點、垃圾站外,還可采用“手拉手”掃地法,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工長、清掃人員對施工現場周期性清理而不是僅針對檢查應急“搶救式”清理等。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雖然是從如何有效應對“第三方”飛檢的角度對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探索和分析,但也可直接用于現場安全管理工作,作為施工項目安全管理人員,維持和確保施工現場的安全是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第三方”飛檢對現場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是對施工現場安全加上的一道保險鎖,安全管理人員應積極予以配合,加強落實現場安全工作,確保建設項目的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李宸宇.建筑施工安全現狀及事故預防對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年第12期.
[2]林勝克.淺析施工現場安全現狀及應對措施[J].中華建設科技,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