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碧強
摘要:本文以提升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策略為研究對象,首先簡單分析了提升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的意義,隨后
闡述了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提升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028-02
前言
隨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對于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障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落實,提升單位內部控制的實效性,已是當下基層水利事業單位普遍面臨的問題,因此對提升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策略進行探討分析,對于提高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實現我國水利事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提升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的意義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基層水利工程在農業灌溉、抗洪防旱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效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而基層水利事業單位作為基層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主體,加強單位內部控制,能夠充分發揮水利工程事業單位職能作用,有效提升基層水利工程管理質量水平。同時對于保障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資產安全性、完整性,優化水利事業單位內部工作流程,保障各項工作內容得到規范落實,提升水利事業單位抵御外部風險能力等也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意義。尤其是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施行的大背景下,需要水利事業單位管理者深刻認識當下到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和質量,充分發揮水利事業單位職能作用,促進我國水利事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預算控制存在一定缺陷
基層水利事業單位缺乏完善的預算控制體系,導致實際預算控制效果低下。部分單位在一些專項經費預算編制過程中存在編制隨意性大、不夠全面規范問題,缺乏計劃性和科學性,造成單位資產嚴重浪費。一些基層水利單位在實際預算編制過程中,片面認為預算越多越保險,盲目加大對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投資力度,導致資金嚴重超支,加劇了單位財務風險。還有一些基層水利單位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所批復的預算執行,嚴重影響了預算編制作用發揮,導致單位資金使用充滿不確定性,很容易造成資金浪費。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主要是由于基層水利事業單位缺乏完善的預算管理考評機制,難以對預算編制實施進行有效的評價,忽略了對預算管理的績效評價,缺乏反饋機制,當出現問題時,無法及時問責,導致基層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流于形式,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制度建設不完善
加強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主要目的是將單位制度、工作流程結合在一起,將內控方法嵌入其中,最終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良好局面,然而在實際落實過程中,部分單位往往只強調財務內部控制,忽略了單位其他部門業務與業務內部控制及流程控制,缺乏完善的制度體系支撐,崗位牽制力度不足,沒有落實好不相容崗位分離管理,致使內部控制無法深入到單位運行的各個環節,無法貫穿于不同業務活動領域,嚴重制約了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作用價值發揮,缺乏完善制度引導,導致基層水利事業單位陷入“有內控,無執行”的尷尬局面。
3.財務收支控制力度薄弱
基層水利事業單位財務收支控制力度薄弱,難以對財務活動實現良好的管理,以達到在最小支出下獲得最大效益的目的。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缺乏獨立的內部審計,財務管理職責劃分不明確,在實際進行結算時,沒有完全實行公務卡結算。在專項資金使用方面,通常是按照負責人個人意愿執行,缺乏集體討論與分析,財務支出審批流于形式,甚至少數單位還存在等事后再補齊手續的現象。
三、提升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策略
1.建立完善的預算控制體系
水利事業單位有著非常多的水利工程項目,并且這些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資金往來較為頻繁復雜,為促進資金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需要水利事業單位構建完善的預算控制體系,加強對資金流動的控制力度,保障資金得到有效利用。在構建預算控制體系方面,首先要從預算編制入手,在實際開展預算編制前,需要水利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項目全面分析掌握項目需求,通過實地調查,充分考慮相關專家與工程技術人員意見,并結合單位實際,保障預算控制方案制定的合理性,進一步明確資金預計支出數額、使用項目、時間結點,進一步加強資金使用審核,規范資金批準流程,落實責任到位,在項目建設后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資金流動的把控力度,建立對應的資金審批監督機制,全面落實資金使用追蹤、反饋和問責等,有效降低財務風險,保障資金流動安全性,充分發揮預算控制體系的作用價值。
2.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建設
基層水利事業單位作為管理地方農業水利的“第一主體”,在推動國家整體水利事業建設發展,滿足農業生產水利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的職能作用,水利事業單位在實際執行水利管理職能時,應從內部控制入手,立足于水利事業單位機構業務實際要求,做好單位部門機構設計,明確崗位職責分工,根據基層水利事業單位的部門職能要求,單位需要設置專門的水利業務部門,從而為當地農民進行農業灌溉提供專業的社會服務,與此同時,為確保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得以日常運轉,順利開展各項管理業務活動,還要設置一系列具體落實內部控制制度的部門,例如財務部門、紀檢部門、審計部門等。在具體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應進一步明確不同的職能分工,做好組織與業務層級分級,其中組織層級應注意落實好不相容崗位的分離,確定單位領導和分管領導,并明確劃分好內設部門和下屬單位的管理職能,業務層級則以各內設部門和二級單位的職能為依據,做好科學合理劃分,有效保障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得當充分的落實。
3.強化審計監督職能
為保障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水利事業單位可以借鑒一些大型優秀企業內部控制策略,將審計部門從財務部門中獨立出來,并賦予審計部門一定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實現對內部控制制度落實的審計監督,提高單位資金管理效率,也對財務部門的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功能。情況,進而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讓管理人員積極應對物資價格波動問題,這一方面顯著降低了采購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夠加強施工進度計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再次,集中采購供應中,供應商之間競爭十分激烈,因此企業要提高供應商管理的綜合水平,進而確保采購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降低采購成本的同時也為企業提供優質的社會資源。另外,在健康的供應商資源環境當中,選擇社會信譽度較好且綜合能力較強的供應商,能夠以互惠互利的方式推動采購方與供應方的協調發展,從而促進項目采購工作的順利進行。
六、結語
綜上,建筑企業物資集中采購管理的質量對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物資集中管理能夠增強企業采購風險管理的能力,全面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經濟效益。而且企業采購成本也會顯著降低,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到加強,最終全面推動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宗平.談建筑施工企業的大宗材料物資集中采購管理[J].山西建筑,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