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世奇
摘 要:中蒙俄經濟走廊是在經濟新常態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空間延展、內涵與創造性的豐富完善。中蒙俄三國地緣優勢突出,政治互信程度逐步加深,經貿往來不斷擴大。通過分析構建中蒙俄經濟走廊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即加強貿易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港口基礎設施,明確其功能定位;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助力企業跨境合作。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11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7-0181-01
一、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基礎優勢
首先,在地緣優勢方面,三國有著總里程超過9 000公里的邊境線。其次,在政治關系方面,俄蒙雙方已由“睦鄰傳統伙伴關系”升至“戰略伙伴關系”;中俄兩國將“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轉為“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中蒙兩國的“戰略伙伴關系”也轉變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經貿往來方面,三國經貿合作范圍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深化。中俄貿易額從1992年的58.6億美元攀升至2015年的890多億美元。中蒙貿易額于1992—2014年間由1.3億美元增加到70多億美元。
二、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存在的問題
1.貿易服務體系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首先,三國沒有完善的配套機構來為跨境企業提供服務;其次,邊境口岸聯合檢查機制不健全,貨物通關效率較低;再次,物流企業的服務能力不足,不能充分發揮陸海聯運的優勢。同時,在跨境合作方面的法規不健全,協調性有待提高。另外,企業的不法行為對三國經貿合作造成不良影響。
2.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關鍵節點的輻射功能較弱。“一帶一路”倡議下,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俄蒙雙方的基礎設施較中國存在較大的差距。其中以俄羅斯為例,其遠東地區基礎設施嚴重滯后,開發難度較大、開發意愿較低,一方面是由于地廣人稀,經濟政治中心在歐洲;另一方面是缺乏足夠的資金。另外也受到自然條件影響。
3.政策引導力度不夠,政策環境穩定性不高。“一帶一路”倡議下,三國頒布的政策更多地聚焦宏觀層面,較少涉及具體合作。因此,需要完善現有政策來引導企業跨境合作。此外,蒙古國政局穩定性較差,政黨輪流執政不可避免地出現分歧,一旦遭遇蒙古國單方面政策變更,會阻礙三國經貿合作的正常開展,成為干擾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主要因素。
三、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對策建議
1.加強貿易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首先,設置專業機構為跨境企業提供服務;其次,完善邊境口岸聯合檢查機制,強化與邊境口岸有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再次,增強物流企業的服務能力,加強對產品的宣傳力度;最后,著重健全在跨境合作方面的法規,整治跨境企業的不法投資行為。
2.健全港口基礎設施,明確其功能定位。首先,搭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提高貨物通關效率;其次,利用地方自籌與企業出資建設;最后,增強運輸系統的協作,提高運輸能力。第一,通過擴大過貨量等方式解決貨物積壓問題;第二,明確口岸關鍵節點的功能,積極引領產業集聚升級;建立高效便捷的客物流中心,帶動周邊城市發展。
3.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助力企業跨境合作。“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是推進走廊建設的一個重點思路。“政府搭臺”是指在市場準入、政策保障等多個方面為中國企業投資經營保駕護航。因此,政府對內要秉承“引導、指導但不主導”的原則;對外要做到協調協助、不直接干預,進一步完善政府對走出去企業的服務與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何茂春,田斌.“一帶一路”的先行先試:加快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J].國際貿易,2016,(12):59-63.
[2] ?李艷華,郭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經濟效應分析[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94-100.
[3] ?溫焜,張旭萌.“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蒙俄經濟走廊貿易潛力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7,(6):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