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放管服”改革和國地稅合并后的新要求、新形勢,進一步優化和改進納稅服務還存在很大空間。本文以互聯網+納稅服務為核心,從國地稅合并的背景出發,分析了當前納稅服務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我國納稅服務結合互聯網發展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納稅服務;國地稅合并
基金項目:中山大學新華學院2017年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公共管理”項目子課題政府債務危機應急與管理(編號:F2017STSZD01)
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的合并,對強化稅務系統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效率質量、節約稅收征管成本、統一稅收征管體系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納稅服務旨在為納稅人提供規范、全面、便捷、經濟的各項服務措施,在稅收體制改革后也面臨著完善升級。
一、“互聯網+納稅服務”的概念
納稅服務,是指稅務機關在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下,對納稅人在稅收征收、管理、檢查和實施稅收法律救濟過程中提供的服務事項和措施。“互聯網+納稅服務”的建設旨在利用大數據統計及信息技術,為納稅人提供更優質更有效率的納稅服務。利用互聯網門戶網站及12366服務熱線等作為重要渠道,辦理及宣傳涉稅事項,提高稅收征納資源利用率,實現信息共享,打造功能相對完善、項目較為全面的納稅服務平臺,實現對納稅人、辦稅服務廳、辦稅服務業務的全覆蓋,滿足納稅人多方面多層次的服務需求。
二、現行“互聯網+納稅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稅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互聯網+納稅服務”對稅務機關辦稅人員素質要求極高。在政策不斷更新及互聯網技術需求的增加下,現階段的辦稅人員不能僅依靠原有的知識和理論作為支撐,理論知識和互聯網技術都有待提高。同時部分辦稅人員對納稅服務的深度認識不足,重形式、輕行動依然普遍,對于執法和服務的區別認識不到位。
(二)納稅服務供需不對稱
現行的納稅服務存在供需信息斷層的現象。一方面,稅務機關為納稅人提供的納稅服務不能恰好地對應納稅人的實質性需要,納稅人很難從稅務部門獲取直接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納稅人的需求呈現多樣化,納稅人被動接受的服務不能與其自身需求準確對接。同時,納稅服務缺乏良好的分析能力和主動性,未將地區差異、行業差異、個體差異等因素納入考量,無法呈現各項差異之間的邏輯關系,缺乏對個性化需求的深入關注。
(三)服務系統難以整合,數據產生鴻溝
各地稅務局在使用省內統一的稅源管控平臺和數據情報平臺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地區的適用需求自行開發或外包開發了一系列不同的業務操作系統,但這些操作系統存在數據結構差異大、數據接口不一致、數據口徑不統一、系統兼容性不佳、存儲分類界限不一和信息不能共享等諸多問題,操作系統的分散和標準不一使得數據整合舉步維艱。
(四)監督反饋機制滯后,信息數據不回流
稅務機關原有的納稅服務反饋機制跟不上納稅服務的優化進度。納稅服務在整體流程上缺乏成熟的監督評價系統,未能將納稅服務考核指標量化、細化,未能降低懲戒機制的操作難度。
三、國地稅合并背景下“互聯網+納稅服務”發展的優化路徑
(一)加強稅務人員素質培養,轉變納稅服務理念
“互聯網+納稅服務”的建設離不開現代化隊伍的運用,需要建設一支既熟悉稅收業務、又精通互聯網技術的復合型服務人才隊伍。這要求稅務機關在錄取稅務人員時,設立相應的門檻和要求。并定期開展全面的知識、技術更新培訓并嚴格考核,設立獎懲機制,提升稅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互聯網操作水平。同時樹立對納稅人“服務”而非“管理”理念,高度重視納稅人的主體地位,為納稅人提供法律保障。
(二)建立納稅人信息分析體系,供給對稱
稅務機關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例如互聯網門戶網站、12366納稅服務熱線、微信公眾號、APP等,及時有效地采集納稅人的滿意度及納稅人服務需求等信息,對納稅人不同需求及特點進行采集及分析,在共性化服務的基礎上為納稅人提供個性化服務。
(三)整合服務系統,推進納稅服務信息化
國地稅合并后,傳統納稅服務存在的信息鴻溝被打破。稅務機關應建立統一完整的納稅服務信息系統。先以省級為基本單位統一開發稅務人員業務操作系統,合理劃分數據結構、統一數據口徑、提升系統兼容性,在此基礎上傳遞及共享涉稅數據,從而使省內跨區域稅務部門在納稅服務的質量效益得到保證。通過納稅服務數據集成和整合管理,實現對納稅服務不同結構不同業務種類的多維度集中管理和動態監控,為納稅服務提供強大的信息數據支撐。
(四)建立納稅服務考評機制,實現涉稅信息數據回流
通過在辦稅服務大廳窗口設置評價器、設立納稅人權益保障中心、提供投訴熱線等方式,為納稅人提供解決問題的訴求途徑。通過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開展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主動掌握納稅人評價情況,針對當前納稅服務的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提出解決策略。在高度重視納稅人的滿意度的基礎上加強與納稅人的溝通,了解納稅人的需求,實現納稅服務相關信息數據的回流。
(五)強化涉稅信息安全風險防范
“互聯網+納稅服務”對網絡安全保障的要求極高。稅務機關需要成立網絡安全部門,系統化地對數據進行安全分級,備份隱蔽系統數據,以此來防止黑客攻擊導致信息丟失。在內部制定嚴格的安全細則,要求工作人員提高對涉稅信息的保密性以及警惕性;對外提高對納稅人的身份認證采集度,防止納稅人泄露信息。網絡安全是互聯網發展的不足,需要稅務機關給予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王夢婷,徐婧儀,管永昊.大數據背景下的納稅服務優化[J].財會月刊,2018.
[2]張霄,姚鳳民.智能化實體辦稅服務廳的構建[J].稅務研究,2018.
作者簡介:
鈕佳佳(1989- ?),女,漢族,江蘇省連云港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稅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