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經濟社會發展的復雜性催生出對法商融合的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強烈需求,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開展了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培養效果評價成為學界關注的重要問題。基于此,文章采用層次分析法及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高校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效果進行了研究,在深入調研及廣泛閱讀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構建了由職業素養、職業期望、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及身體素質指標組成的評價體系,并選擇西南政法大學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作為評價對象,根據專家打分等進行量化分析,最后結合研究結果,提出開展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建議。
【關鍵詞】? ?層次分析法;復合型;法務會計;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 F23;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10-0121-03
【摘要】? 經濟社會發展的復雜性催生出對法商融合的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強烈需求,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開展了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培養效果評價成為學界關注的重要問題。基于此,文章采用層次分析法及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高校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效果進行了研究,在深入調研及廣泛閱讀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構建了由職業素養、職業期望、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及身體素質指標組成的評價體系,并選擇西南政法大學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作為評價對象,根據專家打分等進行量化分析,最后結合研究結果,提出開展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建議。
【關鍵詞】? ?層次分析法;復合型;法務會計;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 F23;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10-0121-03
一、引言
近年來,許多新型經濟犯罪活動在我國頻繁發生,如渤海集團及寶嘉實業民事侵權案、銀河科技及海信科隆虛假陳述案、東盛科技虛假陳述民事侵權案等,這些案件呈現出了一些共同特征:都涉及到冗繁復雜的會計資料。眾所周知,會計資料是經濟主體對經濟活動原始憑證的分類、歸納及概括,專業技術性較強,涉及到的財務會計專業知識較多,對于這類案件的有效快速處理不僅需要用到會審知識,還需要用到法律知識,這就要求高校對會計人才的培養要突破固有模式及局限,使會計人才在掌握財務知識和培養會計專業技能的同時,精通法律知識和理論,這是社會的現實需要,也是高校踐行服務社會需求宗旨的具體體現。然而,法商融合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在我國嚴重短缺,尚無法滿足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
有調查顯示,法務會計人才短缺已對我國新型經濟犯罪案件的訴訟進程產生了明顯影響,司法實踐的客觀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滿足,基于此,大力培養法務會計人才儼然已經成為我國推進法制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我國高校已經意識到培養法商融合的復合型會計人才的重要性,并開始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向社會輸送了一批法務會計人才,但培養效果如何,現有研究鮮有針對這一問題的探討。鑒于此,本文以已開展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高校為例,在深入分析其培養目標、方案、模式、技能、知識等方面內容的基礎上,提煉出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評價指標,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評價。最后,依據模型評價結果,針對重要的要素提出有效的完善舉措,以化解高校在法務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及時糾正培養模式的偏差,提高培養效率和質量,滿足新時代的司法實踐需求,助力我國法制化宏偉戰略目標的快速實現。
二、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為精確刻畫和提煉法務會計人才培養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在收集和閱讀大量相關文獻和資料的基礎上,設計了可以有效獲取相關信息的調查問卷,并就問卷向資深專家進行咨詢,以修繕問卷內容,確保問卷內容的有效性,然后向相關高校、企業、法院等單位發放問卷,對收回的問卷進行整理和數據分析,據此提煉出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的五項評價指標:職業素養、職業期望、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及身體素質。
職業素養是指在未來的職業中應在敬業精神、團隊合作、職業定位、人格特征、職業法律法規遵守等方面呈現出來的綜合形象,這是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基礎。為準確刻畫這一指標,可以從職業期望、職業操守及人格特征三個方面進行反映。職業期望是指個人在衡量目標規劃、志向、能力、興趣、學識、就業機會、社會需求等因素后對未來職業的主動向往。人格特征主要體現為個人在自我管理、團隊合作、溝通協作及創新等方面的綜合呈現。
專業知識是指在所涉及學科領域的知識熟練程度及交叉融合掌握等方面的表現情況。法務會計人才的專業知識主要涉及會計學(會計、財務管理、審計、成本管理等)和法學(經濟法、稅法、訴訟法等)兩大學科領域,這兩個領域的相關知識是該指標的重要體現。但僅僅獨立充分掌握兩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還不能滿足法商融合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更為重要的是對這兩個學科領域知識的融合掌握情況。因此,該指標由對會計學及法學兩學科相關知識的熟悉情況及融合程度進行刻畫。
專業技能可以理解為應用所掌握的相關知識去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法務會計人才的專業技能主要體現在會計核算、規劃設計、法規應用、案例訴訟分析等方面,是在深入理解掌握兩大領域知識架構、理論體系的基礎上,融會貫通并應用于實踐案例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處理以上事務時體現出來的處理效率越高、效果越好,則表明專業技能越強。
身體素質是指從事某項工作所應具備的基本體能及精力。體育課成績較好的學生,說明平時進行該項目的鍛煉較多,身體得到鍛煉的時間較多,身體素質就越好,此外,課余進行的其他體育項目及時間也可以作為刻畫身體素質指標的另一項具體指標。一般情況下,身體素質和參與鍛煉的項目數量及時間呈正相關,項目越多、時間越多,則身體素質會越好。
基于上文分析,構建法商融合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評價
(一)層次分析法的應用
1.一級層指標權重的確定。在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完成后,下一步是確定各層指標對上級指標的權重。對于各層次各因素間的權重確定問題,本文采用Santy等人提出的一致矩陣法,以避免定性評價結果難以令人信服的局限性。一致矩陣法是指同一層級的因素兩兩相互比較,而非所有指標一起比較,這樣可以減少性質不同因素間比較困難的問題,進而提高評價的準確度。
根據上述思路和理念,使用A1、A2、A3及A4分別表示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身體素質四個指標,并對其進行兩兩比較,得出一級層指標成對比較矩陣,通過特征根及特征向量的求解給出相應的權重大小。如表2所示。
經過對矩陣進行處理和求解,得到四個一級層指標對目標層指標的權重為:
W=(0.130,0.289,0.496,0.086)
2.二級層指標權重的確定。在確定一級層指標權重后,求解二級層指標對所屬一級層指標的權重大小。以一級層指標職業素養為例,其涵蓋的六個二級層指標分別為職業期望、職業操守、溝通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創新能力。將六個二級層指標兩兩間相互比較,構造成對比較矩陣,并求出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然后檢驗結果的一致性,得出六個指標對職業素養的權重。同理,可以求出其他三個一級層指標所屬二級層指標的權重大小。對于二級層指標對一級層指標權重的求解過程,因篇幅所限,不再贅述,求解的結果為:
(二)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模糊綜合評價分析
1.確定評價等級。在給定評價指標和確定指標權重的情況下,為對培養效果進行評價,需要明確評價等級和評價標準。為方便評價,可將評價等級分為優、良、中、差、很差,評價等級集為Z=(e1,e2,e3,e4,e5)=(很差、差、中、良、優)。至于不同評價等級所涉及的標準,因篇幅限制,不再贅述。
2.構造模糊評價矩陣。本文以西南政法大學為例進行論述。該校位于直轄市重慶,是我國最早設立的高等政法學府。學校現已形成以法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格局。該校具備濃厚的法學氛圍和基礎,在該校開展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嘗試具有優越的條件。
為保障評價結果的可靠有效,對給定的評價指標,邀請25名專家進行打分,專家構成情況如下:高校會計領域知名學者、經濟法學知名學者(10人)、金融機構主管(6人)、企業財務部門負責人、法務部門負責人(5人)及其他機構組織管理者(4人)。25位專家結合學校整體運作情況、學習氛圍、知名度、資源稟賦等因素及該校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其他相關信息、評價標準,對15項二級指標進行打分,打分完成后,對各指標評分進行整理和歸一化處理,整理結果見下頁表3。
對專家打分進行處理后,可得到如下模糊矩陣:R=(RA1,RA2,RA3,RA4,RA5)。
3.單項指標風險評價。針對一級層四個指標——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及身體素質,根據其權重大小及上述專家評分得到的模糊評價矩陣,兩者相乘分別得出量化結果并給予評價。
職業素養指標的量化結果為ΦA1=WA1×RA1=(0.172,0.181,0.348,0.392,0.185)。根據計算結果判斷,職業素養這一指標的最大隸屬度值為0.392,對應于“良好”等級,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該校法務會計人才在職業素養方面的培養效果為良好。
專業知識指標的量化結果為ΦA2=WA2×RA2=(0.128,0.195,0.255,0.248,0.114)。根據計算結果判斷,專業知識這一指標的最大隸屬度值為0.255,對應于“中等”等級,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該校法務會計人才在專業知識方面的培養效果為中等。
專業技能指標的量化結果為ΦA3=WA3×RA3=(0.156,0.233,0.314,0.363,0.095)。根據計算結果判斷,專業技能這一指標的最大隸屬度值為0.363,對應于“良好”等級,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該校法務會計人才在專業技能方面的培養效果為良好。
身體素質指標的量化結果為ΦA4=WA4×RA4=(0.150,0.223,0.332,0.200,0.115)。根據計算結果判斷,身體素質這一指標的最大隸屬度值為0.332,對應于“中等”等級,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該校法務會計人才在身體素質方面的培養效果為中等。
4.綜合風險評價。根據上文一級層指標的量化結果,構造總體評價矩陣如下:
結合總體評價矩陣及一級層指標權重的大小,可以得到該校法商融合的法務會計人才的總體培養效果評價的量化結果為:
根據計算結果判斷,綜合培養效果評價的最大隸屬度值為0.320,對應于“良好”等級,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西南政法大學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的總體評價為“良好”。
四、結論
法務會計是法商融合背景下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的新趨勢,也是經濟新常態下催生的社會對會計人才的新需求,為高校傳統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提供了契機,也是法、商兩大學科領域進一步融合的切入點。在此背景下,國內很多高校開展了法務會計人才培養,但針對培養效果問題,鮮有學者進行系統研究。鑒于此,本文以西南政法大學為例,應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其培養效果進行了評價研究,研究發現,該校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總體效果為“良好”。本文的研究可以為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效果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決策借鑒。S
【主要參考文獻】
[1] 朱慶林.法務會計及其在中國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J].經濟師,2011,(06):21-25.
[2] 張奕.構建基于實踐層次的法務會計發展模式[J].中國農業會計,2011,(09):30-33.
[3] 楊愛群,朱霞.基于產學研用合作培養的應用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研究——以蘇州理工學院為例[J].科技廣場,2013,(07):209-214.
[4] 梁淑美.關于我國法務會計培養體系的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09,(10):53-55.
[5] 呂敏蓉.會計與法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1,(06):40-41.
[6] 胡明霞.后安然時代法務會計關鍵因素分析及建議[J].財會月刊,2011,(08):71-74.
[7] 畢克如.法務會計舞弊調查淺析[J].財會月刊,2012,(12):60-61
[8] 史倩倩.國際法務會計應用現狀研究[J].商業會計,2016,(15):39-41.
【作者簡介】
徐鵬,西南政法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務會計。【基金項目】重慶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產學研用合作培養法務會計復合型人才的模式及效果評價研究”(項目編號:173037);重慶市教委教學改革重點項目“會計學專業戰略性多維實踐教學研究”(項目編號:32710211001);西南政法大學校級教改項目“構建校企合作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5C06)。